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震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震救援军人创伤后应激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地震救援军人创伤应激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一线救援官兵执行抗震救灾任务并接受专业心理保障6周后,随机抽取206人(军龄2年者152人),用创伤后应激症状问卷(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heck-List,PCL)、简易应付方式问卷(Simple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SCSQ)和简式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hort Scale,EPQ-R)进行调查。结果:PCL得分高于分界值的有4人,占1.94%;PCL得分与消极应付方式、EPQ的N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48、0.67,P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自然灾害;地震;人格;应付方式;军队援救人员;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7-0484-04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7.009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常态急性创伤症状的一种延续[1],经历了重大创伤后,许多人会出现与创伤相关的症状,但只有少数发展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表明,经过创伤暴露后PTSD症状程度与人格、应付方式,总体健康状况等相关[2-4]。灾难救援人员是创伤的二级受害者,关于这部分人创伤后应激反应状况多集中在职业、社会支持、总体健康状况等方面[5-6],对军人救援者的PTSD症状反应与人格、应付方式,以及职业特点的关系研究较少。汶川地震后参加救援的部队是救援中心力量,本研究对执行救援任务6周后的一线官兵进行调查,探讨PTSD症状的发生情况及与人格和应付方式的关系,为官兵进行危机干预提供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

在参与地震救援的某部队中采用按连建制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20人,收回有效问卷206份。所属部队在汶川地震后立即赴震区开展救援工作,所有受试均全程参与现场搜救、清理废墟、帮助灾区重建家园等任务。救灾初期,部队所属心理咨询师即开始对官兵进行伴随心理服务保障。部队救灾地点是著名旅游景区。该区市区人口密度大,地震中造成群死群伤,建筑倒塌,场面惨烈,其间共发生余震6万余次。所有受试均为男性;年龄18~33岁(平均23±3岁),其中,18~23岁者占59.2%;军龄2年者152人(其中士官120人,军官32人);军官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士官和士兵受教育程度大部分为高中,极少部分为初中和大学;川籍军人为64人,非川籍142人。

1.2工具

1.2.1 创伤后应激症状问卷(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heck-List,PCL)[7]

共17个项目,列出了人们在对灾难经历的反应中有时会有的症状和主诉,要求调查对象根据自己最近一周内受这些问题困扰的程度,按“从来没有”、“轻度”、“中度”、“偏重”、“严重”选出1个最适合于自己的答案,分别记1~5分,总分越高表明心理应激总体水平越高。量表分分为闯入性症状、回避症状和高警觉状态3个纬度,分别对应PCL的临床表现的3个症状群。总分≥50分表明PTSD的可能性大。50分的分界有较好的诊断灵敏性(0.82)和特异性(0.83),Kappa系数为0.6[7]。

1.2.2简明应付方法问卷(Simple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SCSQ)[8]

共20个条目,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每个条目从“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分别记0~3分。

1.2.3简式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hort Scale,EPQ-R)[9]

该问卷共48个条目,分为4个分量表:精神质(P量表)、外向-内向(E量表)、神经质(N量表)、掩饰性(L量表)。每个条目以“是”“否” 回答,分别记1、0分。

执行震后救援任务满6周时,进行问卷调查。

1.3 统计方法

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创伤后应激症状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中有4人PCL总分≥50,创伤后应激症状呈阳性,占总人数的1.94%,其中17个条目均小于2分者96人,占46.60%,说明各项症状完全无影响,其余人至少有1项症状有影响。其中反应较多的条目及阳性作答比例为:有关这种经历令人烦恼的回忆、想法或意象一遍又一遍的出现(18.45%);突然产生好像紧张性军事经历又在眼前的行为或感觉(就像再次经历一遍)(18.45%);感到急躁或者想发火(32.04%);难以集中注意力(26.21%)。

2.2创伤后应激症状问卷与应付方法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相关分析结果

应付方法问卷积极应付和消极应付得分分别为(18.5±7.1)和(9.7±4.9),艾森克人格问卷P、E、N、L分量表的得分分别为(10.6±2.8)、(7.5±2.9)、(3.5±3.0)、(5.3±3.0),PCL总分及闯入、回避、高警觉性分量表得分与消极应对正相关(均P

2.3 不同军龄、地区、职务救援官兵创伤后应激症状问卷评分比较

军龄2年以下组PCL总分及闯入性症状、回避症状得分均高于军龄2年以上组。川籍官兵PCL总分和闯入性症状得分高于非川籍官兵(表2)。

2.4 创伤后应激症状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以PCL总分为因变量,以EPQ 4个分量表得分、积极和消极应付方式得分,以及军龄、职务和籍贯为自变量,采用多变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量表得分、消极应付、军龄、E量表分和P量表分为入选变量,入选变量可以解释PCL得分变异量的53.3%(表3)。

3 讨 论

本研究关于PCL调查的结果表明,部队官兵在参与地震救援满6 周后,创伤后应激症状呈阳性4例,占总人数的1.94%,远低于国内相关报道[10],但高于王焕林的和平时期军队PTSD横断面调查的0.486 %结果[11]。本次调查的官兵全部为参加抗震救灾的一线官兵,部队驻地位于震区附近,于5月12日下午至13日凌晨陆续投入抗震救灾,当时为雨天,饮食供应差,住宿无保障,余震不断且强烈,所负责救援的地区为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场面惨烈,所有的救援官兵均接触过伤员和遗体,所受到的心理冲击很大。但是从抗震救灾开始后,部队自己的和支援的心理咨询师即对部队开展了伴随心理保障,整个危机干预工作内容专业、方式灵活、覆盖面广,这可能是部队此次救援任务中创伤后应激症状阳性率较低的原因。同时此次抗震救灾,官兵的士气极为高涨,部队是以一个整体在应对这种冲击,同时家人和社会提供了心理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个体应对心理冲击的能力。阳性作答条目即得分大于3分的条目比例较高的有2个属于闯入性症状,2项属于高警觉性症状,这是部队心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影响PTSD发生的相关因素很多,本研究对创伤暴露者性格及应付方法两方面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地震救援人员中,在性格方面,神经质性格创伤后症状反应明显,相关系数在0.5以上,这与Hyer研究结果相似[12]。外向-内向性格维度和PCL得分呈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0.17~0.31),提示外向性格的人比内向性格的人有可能容易产生创伤后应激症状,需要进一步研究。PCL总体反应及各项症状强弱均与消极应付方式相关,与积极的应付方式不相关,与国内关于SARS的相关受创伤人员结果一致[13]。国外的应付方式与PTSD的关系研究所采用的量表虽然不同,但也可分为积极倾向和消极倾向的应付策略,认为采用积极应付策略的人比采用消极应付策略的人PTSD症状严重[14]。本研究中未发现积极的应付方式与PTSD症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多元回归方程中积极应付方式不是入选变量。本研究说明采用消极应付方式并且具有神经质性格的军人虽然经过同样的创伤和危机干预,但是其心理反应仍然明显,是部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

本研究针对此次参与救援部队官兵的特点,进行了内部分组比较。士兵以青年为主体,其中义务兵的年龄多为20岁以下,军龄在1.5年内,其中列兵刚结束新兵生活,下连队3个月内。这部分士兵基本为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较好,社会经验不丰富,感情比较稚嫩,其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比士官和军官为主体的2年以上军龄组军人明显。军官在军队中有管理、组织士兵和士官的责任,职务上分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心理创伤与工作的性质关系不明显。由于震区位于四川,四川籍的官兵很多家庭有不同程度的灾情,而且由于地域上的临近,对灾区亲近感更强烈,因此考察了川籍和非川籍军人的症状反应,在闯入性症状上川籍军人多于非川籍军人,其余症状组间比较P值接近0.05,有待于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但是总体说明感情因素在心理创伤的冲击中具有中介作用。义务兵或者与创伤事件情感联系较近的人员也应是心理工作重点。

PCL是一种创伤后应激症状初步的筛查工具,只是确定了创伤后的症状反应,有可能会低估或者高估了受试的心理病理状况,不能够作为临床诊断的标准[15]。量表采用5级评分,回答“从来没有”、“轻度”的分别记1分和2分,认为症状对个体没有影响,因此本研究虽然发现各组之间的创伤后症状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由于整体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呈阳性率很低,症状反应不明显,因此,各组间的差异不大,不会明显影响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DSM- IV)(4th ed),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

[2]Iris ME,Marcel AH.Preexisting Neuroticism,Subjective Stressor Severity,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in Soldiers Deployed to Iraq[J].Can JPsychiatry,2007,52(8),505-509.

[3]Miller MW.Personality and the etiology and expression of PTSD:a three-factor model perspective[J].Clin Psychol,2003,10:373-393.

[4]Man CC,Ian D,Yvette E,et al.A Multiple-Indicator Multiple-Cause Model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s:Personality,Coping,and Maladjustment[J].Psychosomat Med,2005,67:251-259.

[5]Smith RP,Katz CL,Herbert R,et al.Mental Health Status of World Trade Center Rescue and RecoveryWorkers and Volunteers -New York City,July 2002-August 2004[J].MMWR 2004,53(35):812-815.

[6]Perrin MA,DiGrande L,Wheeler K,et al.Differences in PTSD 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among word trade center disaster rescue and recovery workers[J].Am J Psychiatry,2007,164(9):1385-1394.

[7]Weathers FW,Litz BT,Herman DS,et al.The PTSD Checklist:Reliability,Validity,and Diagnostic Utility[C].San Antonio: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raumatic Stress Studies,1993.

[8]解亚宁.应付方式问卷[J].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999,(增刊):122-124.

[9]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32(3):317-323.

[10]惠武利,施旺红,徐德忠,等.烟台海难救援军人PTSD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48-149.

[11]王焕林,崔庶,陈继军,等.中国军人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69 -72.

[12]Hyer L,Braswell L,Albrecht W,et al.Relationship of NEO-PI to personality styles and severity of trauma in chronic PTSD victims[J].J Clin Psychol,1994,50:699 -707.

[13]张克让,徐勇,杨红,等.SARS患者、医务人员及疫区公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4):358-360.

[14]Solomon Z,Ginzburg K,Neria Y,et al.Coping with war captivity:the role of sensation seeking[J].Euro J Personality,1995,9:57-70.

[15]Kessler RC,Sonnega A,Bromet E,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J].Arch Gen Psychiatry,1995,52:1048-1060.

2008-08-19收稿,2009-04-14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