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雷竹引种试验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雷竹引种试验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揭西县引种雷竹的试验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对雷竹培育推广的经验,实践证明:在揭西县特别是上中片的地方适宜推广雷竹的生产种植。

关键词:雷竹;引种;人工林发展

1引言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 C.D.chu.et C.S.chao),又名“雷公竹”,是近年来从早竹群体中选育出的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原产地为浙江临安、余杭、德清等地,它具有出笋早、笋期长、笋味美、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开展雷竹引种试验,其目的是探讨雷竹在揭西县生长发育规律和栽植技术措施,为该县合理经营雷竹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地概况

(1)位置:试验区设揭西县上砂新岭、河婆北坑、坪上四和、南山天宝堂试验基地,属中低山丘陵地貌,位于东经115°36′20″~116°11′2″,北纬23°18′40″~23°41′1″。

(2)气候:试验区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21.1℃,极端低温~2.4℃,霜期短,年活动积温7705.9℃,平均年雨量2061.5mm,相对湿度81%。

(3)土壤:发育于花岗的厚土层壤质山地黄壤和赤红壤,山地土壤属酸性,pH值在4.2~5.5左右,肥力中等。

(4)植被:开垦前为竹、马尾松,树下植被主要为五节芒、芒箕、蕨类、鹧鸪草等,复盖度为90%。

3种植与管理

(1)种植:2002年底全面除杂后进行测量和规划,全垦深翻,亩挖穴密度80个,穴规格60cm×40cm×40cm,调苗采用兜移法,每兜直径30~40cm,留4~5盘枝,斜砍其梢,搬运时注意保护杆柄和缩土。2003年1月19~30日种植前先用沾黄泥浆并根据竹兜形状扩穴,回表土打实,植后浇水。

(2)管理:①由于种植前母竹鞭根受到损伤,吸水能力减弱,因此,造林后的第一年水分管理尤为重要,必须根据气候进行浇水。②结合除草,1~2年内每年施2~3次肥料及培土。③间种,1~2年内在不与母竹争夺水分、养分前提下,可套种其他农作物。这样既可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对林地达到以耕代抚,又可促进竹林生长和发育。

4试验方法

选择立地条件相近的2个样地小区,每个小区25株作为固定样地,进行母竹成活率、生长发育、发笋行鞭等情况调查。

(1)成活率调查:以全园为基础,样地为重点,对母竹生长变化,按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进行调查,统计成活率。

(2)笋期调查:笋期的长短、出笋量的多少,反映出鞭芽发笋能力和对环境气候条件的适应力,以5d为一观察单元,对样地单株以笋尖露出地面为标准,统计母竹出笋数。

(3)行鞭调查:竹鞭生长能力高低,关系到竹林成园的速度,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调查植株的行鞭的长度、行鞭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定期测量。

5结果和分析

雷竹引种在揭西县是成功的。目前,以新岭为例,全园2.67hm.2,立竹总数17040株,平均每亩立竹426株,已基本满园。其中,2004年出笋成竹622株,2005年4230株,2006年46736株,2007年17040株。新竹最粗地径3.5cm。从2006年起已有50%雷竹笋产出竹笋,见表1。通过几年来的试验,初步掌握了雷竹在本地的生长习性和生长发育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