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互动不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遵循数学学科内在发展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经过实验与探索,可以初步建构课堂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提供环境——个人探究——碰撞激发——教师引导——反思延伸。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高职;数学教学;有效互动;专业结合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思维、心理、情感、人格精神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学生的自我价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格魅力得到充分展示。

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互动不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随处可见教师在课堂中讲得多,学生说话的机会少,有的甚至是“满堂灌”,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向活动”,忽略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探索,从而使学生逐步失去对数学的一种体验和兴趣的培养。因此研究有效的课堂互动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探索出一套适合高职校的教学模式,就可以把教师、学生从单一的教学、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也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为此,笔者进行了课题研究,在遵循数学学科内在发展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经过实验与探索,初步建构课堂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提供环境——个人探究——碰撞激发——教师引导——反思延伸。

一、提供环境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并结合高职特色,加入专业情景,使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和生动活泼的环境下,通过自己动手探索、阅读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等多种方法与途径,抽象出数学问题。

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对于每节课或每节教学内容中数学问题的产生一般设计两个层次:其一,是教师根据相关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这是比较普遍的常用方法,因为每一个数学问题都让学生去发现,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其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这是最高层次的,这是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难度更大,更有价值。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勇于探索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发现问题的。比如在讲授《椭圆的定义》中,手工操作演示椭圆的形成:取一条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端固定在画图板上的两点,当绳长大于两点间的距离时,用铅笔把绳子拉近,使笔尖在图板上慢慢移动,就可以画出一个椭圆。当我演示完后,我设计了两种不同的问题供不同的学生思考:(1)在这个运动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2)你能给椭圆下一个定义吗?通过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思考。

二、个人探究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活动,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而思维又始于问题。(1)教师应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或自学看书、或动手操作、或观察思考等等,给于个体独立探索的时间。(2)让学生明确探索应达到的目标与要求。在探索过程中,学生应对自己以为已学懂得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准备在小组中发言交流,同时将尚未理解的问题逐项列出以待与他人合作解决。学生探索的结果应以能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为标准。(3)对于高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思考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专业问题。

三、碰撞激发

让学生有时间与空间“做”数学,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做”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师生互动,进行主动、多向、有的放矢的数学课堂交流

为师者的工作,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促进者。教师并非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解答问题的机器,但是,这样并不否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教学的积极主动性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验提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以“和学生同学”的态度,降低“教者、长者”的威严,增加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提高数学交流意识,和学生互动合作,进行有的放矢的数学交流。

(2)合作互助,提高学生与他人的数学交流能力

课堂交流是一种合作学习,因此,学生必须学会与他人交往,从而才能更好地进行数学交流。学生在和他人交往中,不断地比较和更新自己的思想,对他人的意见提出看法。这种交往使得学生不断社会化,帮助他们逐步成熟。因此,合作互助对于学生无论是数学课堂交流,还是社会化都非常重要。

四、教师引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目标的所在。课堂的时间由教师主要占用变为学生主要使用,学生只有拥有充分的时间,才有可能充分阅读、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猜测、探索、并动手操作,让教室成为学生实践探究的空间。然而课堂教学是“精彩”于课内,“收获”于课外,所以学生的实践探究也在于课堂教学的延伸中,即在课外组织学生编辑数学小报,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参加数学实地测量调查活动,参观与专业有关的工厂车间,与工厂技术人员交流,学习与专业有关数学的重要性,这些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方法,既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探索新事物的有效措施。

五、反思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性研究、实践活动、巩固练习等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学生已成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的运用范围扩大到课外、校外。

(1)进行专题研究,再次提供切合新知内容的练习题,由学生独立练习,小组间进行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充分开发学习伙伴间的素质差异与思维差异的互补性,帮助学生达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2)师生共同解决互议、互评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3)采用全班座谈的形式,探讨新授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4)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和课本学习中形成的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自我结构。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多项的、全方位的一个信息互动过程。应把教学各要素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有各种信息源发生互动,达到互惠。教学的过程,既要有利于学生个体独立探索,更要有助于学生互动合作探索,用集体的智慧,燃起创新的火花,这也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沈龙明.中学数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3]周军著.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侯政(1976—),男,江苏无锡人,教育学硕士,讲师,现供职于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高职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