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提升文化副刊的传播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提升文化副刊的传播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

在网络时代,报纸副刊不仅没有“被边缘”,反而“被重新关注”,成为纸媒彰显软实力的重要领地。与此同时,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跨越式发展,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重要文化阵地的报纸副刊“如何提升文化副刊传播力” 及“副刊的必读性与核心价值”呢?就这些问题,本刊选编了《新闻业务》周刊“圆桌会议”的部分内容让文化领域专家、认同度较高的多种媒介副刊掌门人现身说法。

主持人

田朝晖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副刊文摘部主任

嘉宾

陈凯星 新华每日电讯副总编辑

肖春飞 新华社上海分社副总编辑

杜涌涛 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

李劳 搜狐文化・搜狐艺术主编

田朝晖:如何评价一份文化副刊的影响力?看引导舆论能力?发行量?口碑和可读性?权威性?记者知名度?网络转载?还是其它?有没有明确的标准?

陈凯星: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就是干预生活的能力。对副刊而言,我更看中两个字――陪伴,看它是否能发现一种文化现象,是否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所处时代的心灵标记,伴随读者走过那个年代。举个不太妥当的例子,提起美国童星秀兰・邓波儿,美国人往往会说,她陪伴人们度过了大萧条年代,她让无数美国人的生活有了些许亮色。再比如,北京交通台的那几位主持人和他们的“一路同行”,让我们堵在路上的日子变得没那么不可忍受了,同时,他们在一天一个新媒体的时代,让古老的广播业态“绝地反击”。任何时代,人都不可能只有欢笑,没有苦恼。于是,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会想起,我们的“草地”曾陪伴我们走过那“沸腾的年代”。难吗,是的,但广播做到了。

肖春飞:网络转载率是最恰当的标准。它是未来社会舆论的标尺。

颜晓华:一份文化副刊是否成功当然看其社会影响力,也就是俗称的口碑。发行量不是绝对指标,就像现在流行的微博,粉丝数当然重要,但不是影响力最重要的标准。关键在于被你所关注的人的构成和品质,在于他们是否具备扇面的再传播性。所以考量一个媒体的影响力,不在于发行数字,在于有效抵达率和受众区隔。相对来说,文化副刊的受众理应更高端。

李劳:发行量/访问量、读者来信/留言是影响力的基础,影响力可以透过社会舆论引导力、同行美誉度来衡量。

田朝晖:对于一份初创的文化副刊来说,应当如何提升影响力?副刊编辑应该着重加强哪些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副刊记者最应重视的是哪方面技能?如何对副刊记者进行培训?

陈凯星:副刊编辑应具备哪些素养,这是说不尽的。但也可以说是一种素养――人生素养。所有的科学,最后的归宿都是哲学。这家那家,最后大家殊途同归,都是哲学家。新闻学、文学,最后都是人学。见识即素质,阅历即素质,最终大家比的是人生素养。

当了这么多年报纸编辑,这个活儿难吗?来个实习生,一个星期下来就会画版了。但一个标题的提炼,一个标点的取舍,都凝聚了全部的学识修养和人生阅历。从这一点来说,当个好编辑,用一辈子去学习也许还不够。

肖春飞:可设置议题,围绕同一个社会热点,不同的人以不同视角来解读,观点交锋,自然形成影响力。副刊编辑的人文素养较之其他版面编辑要求更高,他们应该保持对社会心态的敏锐判断与捕捉能力。当然,在当今竞争激烈而《电讯》又缺乏稿酬优势的态势下,副刊编辑的约稿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

颜晓华:对于一份初创的文化副刊,短期内提升影响力的最有效办法是:①制造公众话题;②利用名人效应。副刊记者和编辑的最重要能力有两个,一是新闻敏感性,这也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但副刊的记者和编辑更应重视寻找新闻第二落点的能力;二是与人沟通的能力,这不仅仅是打电话或面对面采访的能力,而是编辑的知识结构能有效连接报道对象、作者和读者的能力。

李劳:大事件报道可作为一个突破口。

田朝晖:文化副刊如何在“理想”和“媚俗”中取得平衡?如何实现文化副刊思想性与可读性、可传播性的统一?

陈凯星:大俗入雅,大雅必俗,大俗即大雅。

颜晓华:媚俗和媚雅本质上都是媚俗,实现思想性和可读性的统一,最好的办法是坚持自我,定位明确,根据定位去做选择,只有需要与不需要,没有雅和俗,当下的文化构成中,雅和俗的区分已经越来越模糊。

肖春飞:还是要根据报纸读者的定位作取舍。相对一般市场化媒体,新华每日电讯的读者年纪偏大,他们有更丰富的人生,有更稳定的收入,更多的人文情怀,自然对阅读物也有更高的要求,他们更需要近乎宗教一类能够让他们平静下来的文字。

杜涌涛:“思想性”和“可读性”的统一,用不着在“理想”和“媚俗”之间取舍。

李劳:在“理想”和“媚俗”之间,大众媒体可以和受众建立更融洽的关系,在形式上更贴近受众,思想性可以隐藏得更深,时评的操作方式值得借鉴。思想性大部分可以通过作者来达到,可读性可以由编辑的介入达到。

田朝晖:与新闻和时评相比,副刊在网络传播等方面有天生的弱势,如何提高副刊稿件网络传播力?哪些副刊内容更适合网络阅读喜好?

杜涌涛:不要把新闻和副刊的东西那么尖锐地对立起来。好作品其实只有两个衡量标准:直击头脑或直抵人心。新闻版面上有这种作品,副刊版面上同样有这种作品。

颜晓华:寻找热点是不变的原则,文化热点是社会热点的一部分,从可传播性上讲未必弱于时政新闻,“故宫事件”“茅盾文学奖争议”“高考作文题”等等都是鲜明的例子,对于周期性较长的文化副刊,抓寻这样的热点不难。相反这些事情更容易被有多层传播效应的读者关注。

陈凯星:我们做的是报纸副刊,何必老跟着网络跑。

肖春飞:可考虑开设本报副刊的官方微博,将精华文章浓缩为140字的微博体。更重要的是,副刊能够透过新闻热点(对新闻热点的报道并非副刊的事)敏锐捕捉能够触及当代人灵魂的微妙之处,将其用个人化的表达方式予以揭示、铺陈,如此,才能真正打动人心。有冲击力的话题,永远是网络阅读与网络转载的主力。

李劳:新闻性强,贴近时下热点,与读者当下物质与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会比较受欢迎。

田朝晖:文化副刊如何与读者有效互动?互动的终极目的和价值各是什么?

李劳:可以通过BBS、Blog或SNS网络与读者互动,但要注意谁是真正的读者,防止噪音干扰。也可以通过小型论坛、沙龙、读者会等与核心读者进行细致沟通,透过样本研究了解读者。互动,可以接触核心读者,了解受众,也可以借助活动维护作者,还可以进行媒体品牌传播。

陈凯星:终极目的和价值就是两个字――有趣。足矣。

肖春飞:发展读者成为副刊作者,真正的在民间。互动的最高境界, 是形成一个有高度凝聚力与价值认同的“圈子”,各行各业 ,但一谈起“草地”来,便会会心一笑。

杜涌涛:我只是模糊地意识到,编辑在办刊中是否有诚意,读者能够感觉得到。

颜晓华:互动的终极目的当然是建立和读者的贴近性。怎么有效互动,多利用网络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