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年糕”宝宝独立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年糕”宝宝独立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请问,你家有“年糕宝宝吗?这里的我们说的“年糕”宝宝可不是吃的年糕,而是家中那个,让全人一会儿笑得合不拢嘴,一会儿又头疼不已的小宝宝。瞧!他现在又变身成一个小“年糕”,这黏乎劲儿让妈妈既享受,又大呼“受不了”。

宝宝9个月黏人等级:

妞妞9个月,休完产假的妈妈已上班一段时间,可妞妞似乎越来越黏妈妈。这几天,晚上谁抱都不行,就要妈妈。看不见妈妈就哭得泪流满面。

“黏人”并不都是缺点

在婴幼儿发展测验中,孩子看到生人会害羞是从5个月大开始,到10个月大左右,90%的孩子都会有认生的情绪反应。9个月的妞妞正是认生的时候,妈妈此时产假结束开始上班,原本每天朝夕相处的模式被打乱了,更加重了妞妞的分离焦虑。

■理解宝宝的恐慌

孩子不知道妈妈去上班只是暂时离开,他心里想的是:妈妈不见了,我好怕。在妈妈抱怨早上离家前被孩子黏得脱不开身时,孩子却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再也见不到妈妈了。特别有些妈妈因不舍与孩子分离,出门时和孩子一起眼泪汪汪,更是加重孩子的恐惧。

■正视上班这回事

妈妈要调整好上班的心态,否则离家时面对孩子的哭闹,会心生烦恼。妈妈的心情也会影响孩子的心情,坏情绪会让孩子更没有安全感,也更黏人。

■交代妈妈的行踪

告诉孩子,自己去干什么,需要多长时间,即使开始孩子听不懂。妈妈在离开时,要面带微笑,坚持和孩子说:“妈妈一下班就回来,现在先再见。”回来后告诉孩子,“妈妈回来了,现在可以陪宝宝玩了。”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使孩子建立一种意识:妈妈和宝宝分开一段时间是很自然的事。为了帮助孩子习惯这种分离,妈妈可以经常和孩子玩“躲猫猫”游戏。让孩子知道,妈妈离开,不会消失不见,一会儿就会出来。

专家提示:对于低龄儿童,“黏人”不仅不是坏习惯,适度“黏人”还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妈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引导孩子平稳度过第一次分离焦虑。

宝宝19个月黏人等级:

嘟嘟以前胆子挺大,虽然不要外人抱,但愿意跟熟人玩,能主动跟人打招呼。从19个月开始,妈妈发现他没有以前那么勇敢了。看见熟人,他就往妈妈身后躲,等人走远了才喊人。想玩什么玩具也要妈妈陪着一起,陪在身边的人不是妈妈就会哭鼻子。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精神学临床教授阿兰・斯格尔曾指出,1~2岁是孩子出现黏人现象的一个明显阶段。这一阶段孩子正处于快速发育期,学习独自走路,学习说话,开始萌发强烈的自我意识。孩子在努力应付这些复杂的新知识时,更需要一个爱的“安全基地”作为心理支持。这时孩子就把母亲或看护人看作这样的“安全基地”。他开始伸出小手、迈开小脚来探索世界,可是一但感觉到不安,就会立刻返回“安全基地”寻求保护。

■宝宝黏人分三类

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把孩子的黏人行为分成回避型、安全型和反抗型等三种依恋类型。不同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宝宝在其它方面的行为。例如:安全型宝宝倾向于和父母有良好关系,他们常遵守规则,也愿意学习新的东西,这类宝宝比较容易适应新环境。反抗型宝宝则经常用焦虑和反抗来对待父母的帮助,母亲刚刚回来时,他可能会用尽所有时间在同母亲生气和亲呢之间交替,而不是同母亲玩。回避型宝宝似乎没有特殊问题,但是因为他们的被动性,常使父母在某些方面对他们丧失信心。

因此,家长,尤其是妈妈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及时并恰当地对孩子发出的各种信号做出反应。别以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懂,从而随意欺骗孩子,孩子对谎言的分辨力可比大人想象中要高。

■多一点耐心

周岁以后,孩子开始萌发独立意识,如不愿意被人抱着走,不愿意被人喂饭等。在孩子初次尝试独立时,他反而更加害怕,更加需要妈妈的关注。妈妈这时需要对孩子更加耐心,对孩子的各种初次探索及时给予鼓励,如用话语、表情、动作来表现对孩子的赞许。不要因为怕孩子弄脏衣服或跌跟头,就对孩子不耐烦或肆意打断孩子的探索和尝试。

■妈妈以外的世界

不要把育儿当成妈妈一个人的事。爸爸和其他家庭成员也应积极参与,每天抽空陪孩子玩游戏,带孩子出去走走。如果爸爸实在太忙,那就睡前拿起图画书给孩子讲一个睡前故事,这可是培养亲子依恋的大好时机。周末全家人一起带孩子走出去,见识“外面的世界”。眼界开阔了,孩子的胆量也会一点点大起来。

专家提示:这一时期的孩子既向往独立,又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建立起良性亲子依恋,黏人的现象自然会好转。

宝宝29个月 黏人等级:

宁宁入园三周了。从初入园起,她都很讨厌幼儿园,也变得特别黏人。在家总要抱,稍不顺心就大哭不止。老师反映:她在幼儿园也不跟别的小朋友玩,就是缠着老师要抱。

让孩子快乐入园

大部分初入园的孩子会面临分离焦虑(全职妈妈带的孩子则是经历第一次分离焦虑)的情况。在这段时间,孩子变得黏人、爱哭闹、甚至易生病,都属于常见现象。孩子需要时间来探索和调整心态,建立新的安全感,适应新环境。这时,家长要给予孩子各方面的支持,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波分离焦虑。

■提前培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面对新环境会更为恐慌。家长可提前教孩子一些基本生活技能,如自己独立上厕所,会穿脱简单的衣裤(给孩子准备的裤子要便于穿脱),会自己吃饭等。最好提前两周按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孩子午休,尽量让孩子的作息习惯和幼儿园保持一致。

■给幼儿园加加印象分

为孩子选择的幼儿园最好离家近,方便接送。平日路过幼儿园时,指给孩子看,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熟悉感和亲切感。方便的话,常带孩子观看幼儿园里小朋友玩游戏,让孩子意识到:上幼儿园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新鲜有趣的玩具。另外,关于快乐入园的图画书、入园的趣味故事,都能使孩子对幼儿园的印象加分,增强幼儿园对孩子的吸引力。

■挺住入园第一个月

孩子初入园,无论对孩子还是家长都是个极大的考验,家长要坚定信心,不要因为心软让孩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以和孩子约定好接园时间,务必准时来接孩子。另外,不要使用恐吓性的语言,如“你在幼儿园一定要听话,不然妈妈不来接你了”,“你再不好好吃饭,就住在幼儿园吧”等。也不要给孩子传递负面情绪,如孩子一回家就问“在幼儿园有没有被人欺负?有没有哭?有没有饿肚子”等。尽量给孩子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觉得入园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专家提示:孩子初入园的分离焦虑程度有深有浅,有些孩子很容易度过,有些孩子比较困难。但孩子迟早要过这一关,家长要有心理准备,提前帮孩子做好各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