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专职护士对冠心病焦虑抑郁患者针对性干预的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专职护士对冠心病焦虑抑郁患者针对性干预的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单位:471009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

通讯作者:郭惠娟

【摘要】 目的 探讨专职护士针对性干预对冠心病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18例冠心病抑郁焦虑患者进行问卷。对照组59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有专职护理进行一对一的综合干预,2周后再进行复查。结果 经过2周的干预,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有(51.5±7.98)和(46.5± 5.8)降为(42.2±6.21)和(28.4±9.1),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由(52.3±8.26)和(48.3±5.6)降为(35.2±5.3)和(18.6±7.8),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 抑郁; 专职护士; 针对性干预

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1]。冠心病患者常出现复杂的负性心理情绪,尤以焦虑为最常见,其次是抑郁[2]。焦虑、抑郁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转归和生存质量[3]。因此,通过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4月,选取心内科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冠心病住院患者118例。心绞痛78例,心肌梗死24例,心力衰竭或(和)心律失常16例。其中行冠脉造影介入及PTCA+支架植入术4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59例)和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针对性一对一心理干预59例)两组。对照组59例,男30例,女29例;年龄45~78岁,平均55.3岁;病程1 d~22年;均行冠脉造影介入造影,其中PTCA+支架植入术22例。干预组59例,男37例,女22例;年龄47~79岁,平均58.1岁;病程7 d~28年;均行冠脉造影介入造影,其中PTCA+支架植入术2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专职护士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 科室建立舒心港,为患者提供交谈和减压的舒适环境,由科室有经验的专科护师经过培训考核,选拔2人负责实施,每次进行心理治疗30 min,每周5~7次,共2周。内容包括:(1)掌握患者基本情况,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关心、体贴患者,从感情上贴近患者,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收集患者资料,了解疾病的经过,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生活习惯、心理状况及对疾病的认识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问题并寻找问题形成的原因。(2)进行多种新式的冠心病知识健康宣教。利用模型、图片、录像、讲课、小册子等进行集体和个别健康心理宣教。(3)一对一心理指导。谈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并实施冠心病的临床路径护理患者,将病友篇悬挂于患者床头,使患者对每天的治疗护理和需要配合的内容明明白白,心中有数,可有效减低患者的心理应激。向患者讲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病情的不良影响,采取疏导、支持和帮助等措施,减轻乃至消除其负性情绪。对患者的焦虑、恐惧和抑郁表示理解、关注和同情,并予以安慰,引导其将负性情绪发泄出来。(4)分享成功经验。邀请有经验的患者现身说教,充分发挥患者的角色榜样作用,提高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5)采用减轻冠心病患者心理压力和缓解情绪的训练疗法,主要包括,①支持疗法,如心理支持疗法,信息支持疗法,家庭社会支持疗法;②行为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暗示疗法;③轻音乐疗法。让患者对多欣赏旋律优美的轻音乐可达到心理放松的目的[4,5]。(6)介入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全程心理指导,使患者减轻焦虑、抑郁,最大程度地配合医务人员,保证介入的顺利和成功。

1.2.2 评价工具 采用国际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进行负性情绪评分[6]。SDS、SAS首次评分于住院3 d内完成,2周后做第2次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情况比较见表1。首次评定SAS和SD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焦虑与抑郁程度有可比性。护理干预2周后的再次评定结果显示,两组SAS、SDS评分均下降,SAS、SDS评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程度比较(x±s)

3 讨论

专职护士针对性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作用明显。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专职护士针对性心理干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整体护理,专管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心理生理和社会状态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全面、全程、全方位的护理。(2)掌握心理干预护理技巧,做好心理沟通工作,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指导,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鼓励和诱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以乐观豁达的胸怀解决问题,努力使自己适应环境,树立正确认识,解除思想上的疑虑。(3)促进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充分调动患者社会支持的源泉(如婚姻、家庭、朋友、单位等),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医疗护理活动,认真分析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7],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4)一对一的针对性加强护理,做到对患者的问题早发现,解决及时到位,建立护患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5)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有利于患者适应环境和治疗环境的人际关系,减小心理压力,做到良好的压力应对,从而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江一清,刘朝中,朱国英.现代冠心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45-571.

[2] 唐爱华.焦虑抑郁患者心电图改变36例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9):65.

[3] 李方江,张凡,岳秉宏,等.老年冠心病抑郁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2):1485-1486.

[4] 张玉清.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全科护理,2009,8(7):2053.

[5] 向伟,陆光华,丁宇杰.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研究进展.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10(6):617-619.

[6]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0.

[7] 李晓红.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0,5 (7):88.

(收稿日期: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