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族地区能源、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评价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族地区能源、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评价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对经济的制约越来越强,能 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矛盾凸显。本文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建立民族地 区3E系统协调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并结合实证数据,分析研究民族地区3E系统存在的主要 问题,提出促进民族地区3E系统协调性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3E];协调评价;生态危机

【作 者】史锦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中央民族大学经济 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4-454X(2009)03-0178-006

Study of Energ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SystemCoordinative Evaluation in Ethnic Regions

Shi Jinhua

Abstract:In china ethnic regions, with the more economy devel opment, the more e conomy restricted by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hen the conflicts of 3E are emerg i ng coinstantaneou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the art icle is to set up 3E evaluated measurement and indicators of the ethnic regions , a nd further use the substantial evidence data, it analyzes the main open problem s of 3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ncrease the coordination of 3E

Keywords:Ethnic Regions; Energy-Economy-Environment system[3 E]; Coordinative Evaluation; Ecological Crisis

一、系统协调评价的目的:树立科学发展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发展经济学的核 心内容。从发展观的过程考察,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人类对自身发展不断认知和探索的结果 。工业革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对追求物质财富抱有极大“兴趣”,强调“经济利益 ”为首要目标,把发展视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以GDP作为衡量发展的惟一标准,以至于带 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到70~80年代,人们对以前的“经济发展观”进行 思考,其中最具代表的观点是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一书,该书通过反思过去发 展观,分析了人类面临的发展前景,提出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进行下去,用不了多长时 间,人类就会达到一个“危机水平”。为此,引发了人们极大关注和对自身发展前途的思考 ,为可持续发展观理论的形成做了社会舆论和理论研究的铺垫。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可 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并不断完善,人们改变了单纯经济增长观,强调不应该再以资源的大量投 入和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总量的增加,发展应该不仅能保证当代人经济福利的增加, 而且不会对后代人追求经济福利的增加造成损害,这体现了人类发展观的巨大进步。进入21 世纪,可持续发展观升华为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增长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人口增长协 调发展。在我国,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内涵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的模式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些论断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经济发展中,一定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 好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随着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对经济的制约越来越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 和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如果继续大量耗费能源和破坏环境,走“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 ”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必然要为所引起的“生态危机”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民族地 区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型发展道路,尤其要从主要依 靠大量传统能源消耗来支撑工业化发展向主要依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 能源转变,实现“先保护,后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三者的统一。

二、系统协调评价的基本理论

在系统论看来,协调除了具有作为调节手段或管理控制的含义之外,更深层的含义是作为一 种状态来表明各子系统之间的融合共生关系。复合系统的协调是指在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和来 自外界的调节管理活动作用下,各个组成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谐共存① 。作为一个综合的复杂系统,能源、经济和环境[3E]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而3E协调 正 是指能源、经济和环境子系统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谐共存等 多种关联关系,体现了复合系统有序的结构与状态。理解3E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认识:

(一)能源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的冲突与协调

经济子系统过度开采资源加重了能源子系统的压力,匮乏的能源子系统限制经济增长;对能 源子系统的开发投资使得为经济子系统持续提供能源成为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为开发资源 增加了能源子系统的投资,减少了生产性投资,减缓经济增长;为保护能源子系统要求企业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从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有利于经济增长。

(二)经济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的冲突与协调

经济子系统过度排污加重了环境子系统的压力,从而降低劳动者素质,阻碍经济增长;良 好的环境子系统有利于保护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为维持良好的环境子系统增加环境 投资,减少了生产性投资,从而减缓经济增长速度;为保护环境子系统制定的污染控制标准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经济增长。

(三)能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冲突与协调

能源子系统的过度开发利用加重环境子系统的负担;环境子系统的退化和破坏使能源子系统 难以为继。清洁、环保的能源子系统对环境子系统能进行有效的保护,促进环境子系统的自 我修复和良性循环;良好的环境子系统能有效支撑能源子系统的开发利用,实现能源子系统 的持续发展。

通过3E系统的协调,达到一种“低消耗,高效益”的新型增长方式,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对此,经济子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应 该是既利于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也利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和经济发展整体质量的提高。环境子 系统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建设舒适优美的环境,并促进社会、经 济发展。能源子系统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在保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能保持持续稳定的能源 供应,同时减少能源使用中负面的健康和环境影响,即政策和政策体制应着重于扩大供应能 力、激励能源效率的提高、大力开发利用清洁、环保、可持续的能源资源等。

三、协调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3E系统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设定四个目标层次,依次是:总目标层、目标层、分类目 标层、具体指标层。每个目标层次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四、系统协调评价度等级标准

3E系统和各个子系统协调评价度标准划分为7级,分别是:优级协调(1.00―0.9)、良好 协 调(0.90―0.8)、中级协调(0.8―0.7)、初级协调(0.7―0.6)、勉强协调(0. 6―0.5)、濒临协调(0.5―0.4)、失调协调(0.4―0)。

表2 3E系统评价得分标准比较表②优级协调(1―0.9) 能源、经济与环境各子系统能够很好的协调发展,能源供需均衡,经济发展稳速,环境质量 得到保护。良好协调

(0.9―0.8) 能源、经济与环境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中至少有一个达不到优级协调的状态水平,且每 个系统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中级协调

(0.8―0.7) 能源、经济与环境系统能够较协调发展,甚至个别子系统也能达到良好协调的要求。初级协调

(0.7―0.6) 能源、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水平接近协调,但各子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冲突。勉强协调(0.6―0.5) 能源、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接近协调,但协调发展程度很低。能源在开发利用过程环境污 染较严重,环境质量较难得到提高,经济在增长过程中也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 费。也就是说,能源、经济与环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冲突,而且这些冲突在一定时 间内得不到相应的协调治理。濒临协调

(0.5―0.4) 能源、经济与环境系统中有一个或两个子系统濒临或已处于失调状态。即能源在开发利用过 程中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在发展增长过程中,也引起较大的环境污染和过度的能源浪费,而 且这些污染好长时间都得不到治理,以至于环境污染严重,经济也得不到较好的发展。失调(0.4―0) 能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起的环境破坏都很严重,而且这些污染根本得不到治理 ,环境质量恶劣,经济发展质量得不到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得不到提高。需高度重视提升 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减少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 源消耗和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五、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各层级权数设定及计算

总目标层、目标层、分类目标层的权数设定采用专家意见法进行打分,评分标准就是依据指 标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贡献程度。具体指标层运用全国统计数据,每个具体指标都由全 国31个省、区、市进行排队,以具体指标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贡献度大小得分(有些指 标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有些指标取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0;有些指标取平均值为1,其 余按比例相减),协调贡献程度等级标准比照表2。最后,具体指标和权数相乘后得出分类 目标,分类目标和权数相乘得出目标指标,目标指标和权数相差后得出总目标指标值。

运用的基本公式为:Xj=∑niWijXij,其中,Xj是j个地区某种指 标得分值,Wij是第j个地区i类指标的权重,Xij为第j个地区i种指标 或综合指标得分。

六、民族地区3E系统协调度评价实证分析(以2006年为例)

按照上述程序,通过专家对各指标的权数进行设定后,计算得出如下结果:表3 民族地区3E系统协调度评价情况表③评价情况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宁夏 新疆能源系统协调度评价得分①0.250.350.27 0.3 0.25 0.19 0.31 调整得分 0.63 0.88 0.68 0.75 0.63 0.48 0.78 全国名次 28 8 26 25 29 30 23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得分② 0.11 0.08 0.07 0.1 0.12 0.06 0.15 调整得分 0.37 0.27 0.23 0.33 0.40 0.20 0.50 全国名次 5 15 21 9 4 30 2 环境系统协调度评价得分③0.110.129 0.105 0.127 0.093 0.118 0.119 调整得分 0.37 0.43 0.35 0.42 0.31 0.39 0.40 全国名次 27 19 28 20 30 24 23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总得分 0.47 0.56 0.45 0.52 0.46 0.37 0.59 全国名次 25 15 28 24 27 30 12 分析表3,可以得出:

首先,民族地区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基本处于濒临协调和勉强协调阶段。在能源经济 环境协调度评价总得分中,各民族省区大致处于0.4~0.6之间,在全国的排位比较靠后, 这 说明了民族地区目前正面临着能源经济环境可能失调的考验,如果不抓紧时间制定相应的应 对措施,尤其是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不能保障。值得 重视的是,宁夏的总得分最低(0.37),在全国排位最后,基本处于失调状态。

其次,民族地区的能源系统协调度基本处于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阶段。在能源系统协调度评 价中,各民族省区调整得分大都处于0.6~0.8之间,说明民族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相对较 好,能源消费能够得到相对满足。其中,广西的得分为0.88,处于良好协调阶段,说明人 们对能源系统的发展比较满意,能源系统较好地满足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第三,民族地区的经济系统协调度基本处于失调阶段。在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中,各民族省 区调整得分基本处于0.4以下,说明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引起了能源和环境系统较 大的困境和矛盾,人们对这种状况不满意。其中,尽管新疆为0.5,得分好于其他省区,处 于濒临协调阶段,但面临的形势大致一样。因此,民族地区需要特别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问 题,加大力度降低或减少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第四,民族地区的环境系统协调度基本处于濒临失调和失调阶段。在环境系统协调度评价中 ,各民族省区调整得分在0.31~0.43之间,说明民族地区的环境质量较差,环境污染严重 , 生态环境已经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可持续供应,改善生态环境应该引起人们的高 度重视。因此,应当加大环境投入和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坚定执行“先保护,后 发展”的战略决策。

七、促进民族地区3E系统协调性发展的建议

(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科学发展观是通过深刻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缓解我国紧迫的资源环境矛盾而作出的正 确选择。从2003年起,我国年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我国已经进入了一 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矛盾凸现时期” ;既是战略机遇期,又是各种挑战并存的时期。对于我国广大的民族地区而言,也正处于工 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时期,今后要实现比东、中部更快的跨越式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能源、 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逐步形成节约型 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搞好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一般来说,在不同的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的特征和由此决定的工业生产方式在影响区域经 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自然资源和能源资源的消耗赋予了不同的区域特点。从三次产业看,目 前,民族地区大部分省区第一、二产业和全国相比比例偏高,由此导致能源消耗水平也偏高 ,有的省区如宁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④,但是,大部分省区人均GDP(内蒙古以 外)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民族地区的高能耗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带来高的经济增长 ,相反,却带来了高度的、粗放式的能源耗费,而这又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严重的压力 。实践证明,顺应国际国内形势需要,不断适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与能源 、环境政策的协调,不仅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能获得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民族地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指明了方向。民族地区应充分依托资源 、环境状况,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发挥民族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发展 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走一条清洁生产、有利环保、节能减耗的新型产 业化发展道路。

(三)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但是传统化石能源工业的发展,在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 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此,造成的污染损失不仅使当地发展和人 民 生活受到了影响,而且加重了地区的治污成本,给本来就不宽裕的地区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 。因此,转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大力发展清洁、安全、无污染、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 成为民族地区彻底摆脱“能源――经济――环境”困境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风 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且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发条件和优势,可以大 规模开发利用。发挥这些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具有 十分美好的发展前景。

(四)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制度,依法保护环境

民族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地理环境特殊,生态系统脆弱;其生态安全不仅影响本地区经济发 展,更影响全国的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进程的加快, 人们的环保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限制了不法的环境破坏和污染事件。但 是,有关的法律制度在排放标准、技术规范、影响评价等生态保护方面还有待完善,实际执 行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也有待加强。另外,针对民族地区生态安全对全国的重要意义,有 必要出台专门的民族地区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把民族地区生态安全纳入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 。

注释:

①赵芳.能源―经济―环境非协调发展原因的经济学解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4).

②对于3E各子系统来说,表2中的相应评价得分标准依子系统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及协调程度 依次调整。

③说明:表3的得分和排名情况,尽管权数设定和指标选取主观因素较多,但基本反映了 民族地区所面临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性的严峻现实。

④采用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19吨标准煤/万元, 宁夏为8.68吨标准煤/万元。

参考文献:

[1] 赵芳.能源―经济―环境非协调发展原因的经济学解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境,2008(4).

[2] 雷明.中国资源―能源―经济―环境综合投入产出表及绿色税费核算分析[J].东 南学术,2001(4).

[3] 邓玉勇,杜铭华,雷仲敏.基于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的模型方法研究综述[J ].甘肃社会科学,2006(3).

[4] 唐志君,覃小林.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危机与重建战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8(3).

[5]吴巧生,成金华.经济高速增长下的中国能源安全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7( 4).

[6]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7.

[7]中国统计年鉴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