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法合用治关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法合用治关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关格;肠梗阻;中药;针灸;穴位振荡按摩

关格之名,始见于《内经》,但其论述的关格,一是指脉象,一是指病理,均非指病证,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正式作为病名提出,该书《平脉法》篇曰:“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认为关格是以小便不通和呕吐为主证的疾病,属于危重证候。

笔者在此所论之关格乃现代医学之肠梗阻病证。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内经》一书中就有类似肠梗阻症状的描写:“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因肠梗阻具有四大症状:即腹痛、呕吐、腹胀与便闭,故属中医之关格病证。

所谓三法即内服中药、外用针灸,加腹部两侧胃经穴的振荡按摩,临床运用此法对一定证型的肠梗阻疗效甚好。

三法合用是从临床实践中启发而来。笔者所在单位位居市郊,每有来自周边山区农民来此诊治。在多年临床中,笔者偶遇三例山民经路途劳顿,乘坐农用车颠簸来此,所诉病情乃“痛、吐、胀、闭”之关格一类,到达医院时就欲大便,结果一通而愈,诸症顿消,诸如常人。由此启示笔者想到这三例病人是经颠簸振荡,促进了肠蠕动,增强了肠腑通降之能,从而气运通行,津液输布,坚软润化,痞结开畅,使滞留积聚之物一举排出。故以后遇到一些肠梗阻病人,先按中医辨证用药,同时再加针灸和腹部胃经穴振荡按摩,尤其是对气质痞结型肠梗阻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方 药

大黄15克,芒硝10克,枳壳15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厚朴20克,莱菔子10克,木香5克,当归20克水煎服。加减:疑为虫团者加乌梅30克、苦楝皮20克、槟榔10克。呕吐频发者加姜半夏10克,食积者加山楂20克。

2 方药浅解

本方为大承气汤加减而成,原方是《伤寒论》治疗阳明腑实证之方,为利塞通便,荡涤胃肠之效剂。方中大黄攻坚破结,泄热通便,消淤活血;芒硝善清热软坚、润燥攻下,配大黄以泻热、润燥、软坚、通便;枳壳行气消满,开胸快膈。枳实破气消积,泻痰除痞,为通塞破气要药;莱菔子除胀满,消食积,降气祛痰,对于大肠气机不畅,脘腹膨胀、腹痛嗳气均有较好疗效,常用于治疗单纯性肠梗阻;木香善行胃肠之结气,消胀止痛。用当归意在行血活血,生新逐瘀,预防气滞引起血淤,并可治疗气滞血瘀所形成的诸症,当归又有润肠通便之力。用本方对不宜于手术或确定保守治疗的各种早期肠梗阻皆可运用。

3 针灸方

足三里,天枢,下巨墟,内关。方解:足三里穴乃四大总穴之一,凡肚腹病均有效。该穴既可消除胀满,又可下气止痛,是调理胃肠气机之要穴,针刺时缓慢捻转,行针不得少于三分钟,间隔不得超过三十分,反复运针使患者有肠鸣或肠蠕动感,然后停止行针,再留针二十分钟。天枢为大肠经募穴,是胃肠气机不调之常用穴,可调中和胃,开畅气机,增强肠腑传导功能,对单纯性和麻痹性肠梗阻均有较好疗效。该穴刺入不可太深,应缓慢捻转进针,每留针三十分行针一次,每次约三分钟。下巨墟对肠道多种疾患均效,配足三里、天枢增强开畅气机之功。内关主要是用来止呕、止痛、理气和胃。对中满痞阻、鼓胀胀气者亦有直接治疗作用,本穴只针十分钟即可。

4 穴位振荡按压法

用一手的大拇指和中指分别用指按压足阳明胃经在腹部两侧的穴位,同时左右振荡,每穴一分钟左右,每小时可振荡二次,配合服药和针刺疗法。

方解:足阳明胃经在腹部的穴位都有疏导气机、调理肠胃、行气消食、消除胀满等作用。加之振荡腹部可促进肠管蠕动,气机通畅,疏通上下,对一般轻型的肠梗阻患者与针药并用,可增强疗效。

5 典型病例

王某,男,34岁,汽车司机。因与朋友暴进酒食,当晚午夜三点钟突感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五矢气,不排便。于凌晨腹部胀痛剧增,病人辗转不安,不时呕吐。刻诊见腹部膨隆,见肠型,腹软有压痛,可闻气过水声,诊断为单纯性肠梗阻(气质痞结)。针刺足三里、天枢、上巨墟、内关,腹痛有减,但胀气未消。足三里、天枢每二十分钟行针一次,针尖向下缓慢捻转,患者感到其酸麻感下达足部;又在天枢穴行针,针尖向下缓慢捻转,反复数次,每次达五分钟之久,患者渐感腹部两侧有一种不适感下达膝部。然后留针。又在腹部胃经穴振荡按压二十分钟。如此应用经一小时二十分钟,患者突感矢气数次,随后大便一次,量多恶臭,顿觉诸症俱息,又予中药一剂:大黄10克,芒硝8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木香3克,山楂10克,莱菔子10克水煎服。后路遇数次,诉说未再复发。

肠梗阻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急腹症,中医治疗此病虽有一定疗效,有时可免除病人一刀之苦,也可减轻经济上的更多负担,但也有局限性,用药辨证一定要谨慎从事,在运用中医药的过程中,若能配合现代医学输液、胃肠减压等治法,更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顾伯华,主编.实用中医外科学・第七章急腹症・第二节急性肠梗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2] 杨思澍,张树生,傅景华,主编.中医临床大全・第一章内科・关格・释名辨类.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主编.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

[4] 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下篇各论・第五章肾系病证・附关格.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5]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