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草根文化”的贫困和生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草根文化”的贫困和生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草根文化”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概念。号称“草根”的文化明星也大量出现,从歌手雪村、刀郎,到娱乐大鳄郭德纲、小沈阳、周立波,再到网络红人芙蓉姐姐,乃至草根学术代表当年明月等,都以“草根”相标榜。

“草根”既是状态描述,又是性质判断。这种文化来自底层,往往与“精英文化”相颉颃。然而,所谓“草根文化”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文”是纹饰,“化”有教化和花朵的双重含义。这样看来,所谓“文化”显然是指精英的东西。精英,或菁英,指的也是花朵。花朵为上流的、超越性的、美化的和优雅的。而草根,很显然是底层的、根基性的、原生态的和日常的。但随着现代大工业物质生产和市民社会的时代的到来,“文化”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文化”的含义扩大了,草根也被视作一种文化形态,而且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来,根茎的价值和美学是通过花朵来表达,而现在根茎要成为自身的价值和美学表达。草根和精英之间产生了裂隙,冲突开始出现了。

草根话语表现出某种芜杂和狂乱的特性,这一点,往往成为其为人所诟病的根源。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恰恰是因为这种特性,才显示出草根文化蓬勃的原始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断地冲击文化的上部,为精英文化输送活力和色彩。但是,如果认为这种杂芜和狂乱,就是文化的全部,并以此理由来剪除顶端的花朵,那就会走向文化的反面。一个健全的文化形态,就是社会各阶层和族群都能找到自己的表达管道、话语方式和美学形态,而且能够相互融合,至少是能够相互容忍,而不是相互挤压和打击。没有草根,也就没有所谓精英,同样,没有精英,草根也不复存在。如果曾经存在所谓“精英主导”的文化状态,我不认为那是什么“精英文化”,充其量是一种被权力所征用和修整过的,貌似“精英”的强权文化。而在这样一种语境下的所谓“草根文化”,则无非是一种相对粗糙的、暂时还没有被权力所征用的文化,如此而已。

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一体化的“草根文化”,就好像不存在只有一种或几种草的荒原一样。他们可能曾经是草根,成名或走红,这已经不是“草”了。没有红色的草,草本植物红了的部分,就是“花”。一簇花儿可以代表一片草,但不能代表所有的草。而草根中迅速开放的花儿,如果没有文化的培育的话,其迅速凋谢,也符合“原野规则”。如果他仍按照草的规律生长,那么就不能成为最鲜艳的花;如果他按照花的规律生长,那么他就不再符合草根的趣味。这个周期一般为两三年。

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下,草根阶层相对而言缺乏表达的渠道和合理的方式,但草根阶层又是不可忽视的阶层,媒体和社会其他层面对草根阶层应该持什么态度呢?和他们站在同一阵营为其代言还是加以引导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个问题正在慢慢得到解决。草根文化是一种自发的和原生的文化状态,只要有充分的表达平台和表达权利,它就会自然生长成一种富于生机的文化原野。有愤青、有小资、有另类、有知识精英……他们之间会冲突,也会融合,就像自然生态一样,自身会维持一种平衡。任何代言或引导,必然伴随着钳制、排挤和支配,伴随着来自文化外部的权力。一旦有权力的介入,其结果则必然是以牺牲弱势的话语利益为代价。所以,“代言”、“引导”等等,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到群众中去”和为大众服务,其造成的文化生态失衡的后果,则是对公众利益的损害。

现在也在提“新草根”,新草根精神和网络媒介密切相关,并开始带着野草的野性跨出原有的樊篱向现实世界的各个层面渗透,在近来文化事件中已经出现了这种新话语通过网络挑战既有话语权力架构的倾向,比如面对日益腐败堕落的学术体制,几乎所有的打假活动都是在网上掀起波澜。

每一个人、每一社会阶层,都应享有同等的文化权力。互联网的网状形态,结构性地挑战了传统的金字塔式的话语权力架构,各族群相互隔离的文化藩篱也将被冲垮,这一趋势是不可阻挡的。这是一场文化革命。伴随而来的也有对精美文化的破坏,这是令人担忧的事情。最精美的东西,总是最脆弱的。野草割而复生,花儿谢了就一片凋零。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精英的使命,就是保护文化传统中最精美和价值核心的部分不受互联网风暴的摧毁。这就会跟草根文化发生冲突。一方面,长期占据话语权力高端并受文化特权制度保护的所谓“知识精英”,不愿意倾听民间的诉求,养成了自以为是的习惯,况且,更多地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保护某些腐朽的价值;另一方面,草根也很容易以自己的一知半解来代替知识,因为自我迷恋而固守粗鄙和艳俗的恶习,粗暴地排斥一切精致和优美。冲突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他们之间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达成谅解和妥协,学习相互容忍。只有在话语权力相对平衡的状态下,人们才有可能相互奉赠“精美的”礼物,而不是唾沫和其他暴戾的东西。

中国的草根文化具有浓厚的江湖气息。但传统意义上的“江湖”,并不完全是流氓、混混们胡闹的场所,相反,它还很好地保存了生活价值中的某些重要的部分,如道义、信誉、尊严,等等。而互联网由于其特有的匿名性,就很难保证这种“江湖”价值,或者说,符合互联网自身特点的“江湖”规则尚在形成当中。

“网络让草根的力量更强大,草根的力量让网络充满生机”,这是互联网“草根文化宣言”。毫无疑问,在互联网上,尤其是在早期的互联网上,所有的网民都是草根。但这种表达只是谈到了互联网与草根的关系的一个方面,即“力”的方面,也就是舆论的力量的方面。而作为一种“文化”的互联网,应该还有另一个方面――“美”的方面,也就是文化的价值和美学的方面。这就涉及前面所提到的“精美的礼物”了。到目前为止,互联网文化的这一层面,仍处于一种较为贫困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