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短期融资券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战略转型的影响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短期融资券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战略转型的影响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短期融资券是2005年中国债券市场上的一个重要创新产品,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获得了蓬勃发展,本文在回顾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情况基础上,着重从业务创新拓展、经营体制创新和盈利模式转变等多角度分析了短期融资券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战略转型过程的影响,并对银行业的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短期融资券;业务创新;战略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428(2007)11-0033-03

收稿日期:2007-09-10

作者简介:王景斌,会计学博士,现供职于上海银行总行;

蔡荣,经济学博士,现为浦东发展银行与复旦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

陈建伟,现供职于浦东发展银行公司及投资银行总部投行业务部。

一、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状况

截至2007年6月30日,全国已有359家企业共计发行了448只短期融资券,发行总规模达5891.3亿元,单只融资券发行金额平均为13.15亿元。2006年,短期融资券平均托管余额占银行间债券市场的2.45%,但现券交易量占比达到11.2%,全年换手率高达457%,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平均换手率的3倍。

1、一级发行市场。

(1)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行业。已发行企业涉及到GICS四级行业分类下59个行业,其中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行业企业,占到发行总量半数以上。

(2)企业性质:从发行人的所有制性质来看,不仅有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各类非国有控股企业也加入了发券行列。

(3)期限结构:截至2007年6月30日,发行3、6、9、12个月期限的短期融资券分别为2只、25只、52只和369只,发行规模分别为15亿元、870.4亿元、440.1亿元和4560.8亿元。

(4)规模结构:直接融资工具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因而短期融资券主要面向大中型企业。

2、二级交易市场。

(1)总体交易情况:自短期融资券市场建立以来,二级市场成交笔数、成交量随待偿余额增加而逐月上升。2005年短期融资券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一、二级市场利差一度高达120BP,进入2006年供求状况有所缓解,两个市场利差缩小至40BP左右。

(2)投资者结构:截至2007年6月30日,商业银行的短期融资券持仓量占其总托管量的74.74%,而保险公司只有4.32%,基金公司持有9.58%,其中全国性商业银行为最大的投资者,占比58.23%。

二、短期融资券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影响分析

(一)创新短期融资券业务,优化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

短期融资券业务的发展对商业银行而言,首先是改善业务结构。商业银行可以合法介入证券承销这一证券公司的专有领地,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来源,部分贷款业务将转向中间业务,如从事短期融资券的承销,可获得相应手续费收入;投资理财产品和业务也将快速增长;同时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也有助于货币市场收益率的稳定和提高,银行在货币市场上的投资收益将趋于增加。其次是优化银行的资产结构。短期融资券的普遍发行有助于银行主动适应短期贷款票据化趋势,通过投资短期融资券促进银行信贷资产向非信贷资产的调整。第三,伴随银行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的转型,银行的收入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利息收入占比过高的形势将逐步改观,代之以投资收益和中间收入的大幅提高。

对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替代,是短期融资券发行对商业银行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影响。短期融资券发行两年来,附息方式最高利率水平为4.85%,贴现式方式最高参考收益率水平为4.8988%,而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2007年3月18日前为6.12%、2007年3月18日后上升为6.39%。显然,短期融资券的利率水平较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水平低,具有较大的定价优势。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发行短期融资券与向银行借入流动资金贷款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替代和挤出效应。

短期融资券项目的运作周期短,给银行带来的收益相当丰厚。一般来说,主承销商能获得的短期融资券的承销费率大约为融资额的4‰,承销团成员能获得的分销费率大约为融资额的1.5‰。按照承销手续费4‰的标准估算,截至2007年6月30日累计短期融资券在不计衍生效益的情况下可以为各家商业银行直接带来超过25亿元的不占资本金、准备金成本的承销手续费收入。除承销收益外,市场初期由于供需关系的不平衡、利率定价机制的不完善而产生的一、二级市场大额利差也为银行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利润。

短期融资券的推出,增加了债券品种的供给,扩大了商业银行可投资产的范围,促进商业银行通过增量分散和组合重构等手段不断优化增量资产结构,同时有效改善投资组合的收益结构。在短期融资券问世之前,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主要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在全部资产当中的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到2006年6月底,短期融资券在全国性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中占3.94%,外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持有短期融资券的比例分别达到8.26%和7.85%,农村商业银行则有14.86%的债券资产是以短期融资券的形式持有的。另外短期融资券作为债市上新兴短期品种,增加货币市场的交易品种和投资工具,丰富货币市场结构。

(二)借助短期融资券业务的辐射效应,建立新型银企关系

风险资本、资本金成本和内部转移价格理论模型证实,短期融资券业务确实比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提高了商业银行股东回报率。短期融资券业务涉及的主承销、分销、理财产品、资产管理业务,在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模式下,一般情况下并不占用银行资本金成本、风险拨备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资源,并为商业银行带来了相应的手续费、费和投资收益;而且银行还可以将融资券发行与流动性支持贷款承诺便利和综合授信额度等产品结合起来,为重要客户提供一揽子全面融资服务。另外,短期融资券募集资金也成为银行重要的存款资源来源,并带来衍生效益。

在金融脱媒的大趋势之下,商业银行需要创建一种新型的银企关系,为企业度身定做个性化、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从单纯的资金融出者转变为全方位金融服务提供者。银行可以借助既有的业务联系便利,通过对旗下法人客户的短期融资券需求进行全面、及时的调查,为其定做合理的短期融资方案,争取企业的短期承销权。继而,帮助客户制定后续融资的发行方案,例如短期融资券滚动发行的策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综合金融服务,提高客户忠诚度,从而与客户进一步建立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同时,银行还可从业务营销整合角度出发,将融资券发行与流动性支持贷款承诺便利、综合授信额度等产品结合起来,并结合信贷业务提供相关财务顾问业务,拓宽商业银行收入渠道。

图1短期融资券业务及其衍生业务示意图

换言之,短期融资券不仅仅是一种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单一产品,而且还是一种为企业提供持续服务的良好契机和有效手段,尤其是中小股份制银行以短期融资券业务为突破口,通过短期融资券承销业务的成功合作以及对企业需求的深度挖掘,主动为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需求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赢得企业的高度信任,有效突破多年来中小股份制银行与大型优质企业的合作瓶颈,与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形成良性互动的全方位、多层次战略合作关系。

(三)以短期融资券业务的经验为先导,开发新型金融市场业务

商业银行在长期业务经营过程中,不仅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实力,也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是债券市场业务和品种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一方面,商业银行具有进行创新的动力。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规模最大,在调整和优化资产结构,防范利率、流动性风险,提高收益方面有着较为强烈的需求。另外,商业银行也是许多自发创新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商业银行等机构的自发业务创新,为监管部门制定管理办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并最终促成管理制度的出台。短期融资券业务两年多以来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的经验。

在承销领域,未来中长期企业债券承销业务完全被证券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垄断的格局将势必被打破,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注重积累承销经验,为未来全面介入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与承销进行“热身”。以短期融资券业务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商业银行也正在努力发展长期融资券业务和资产证券化业务。

随着融资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各种基于信用增级、流动性、期限和现金流结构和不同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和产品将不断创新。短期融资券作为结构性融资的基本产品,其成功经验具有一种市场示范和带动效应,即会促进中长期债券市场以及其他金融产品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三、短期融资券对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影响分析

短期融资券的推出客观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转变传统的依靠资产业务带动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实施战略转型的突破口。

(一)短期融资券是银行进行综合经营探索的重要标志之一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定下了主基调。为应对资本市场变革和外资混业经营金融机构竞争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必须进行相应的升级,短期融资券的推出和发展,使商业银行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顺势介入了投资银行领域,这一影响意义非凡。

短期融资券的业务开展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多时间,经营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其迅猛的发展态势以及为商业银行带来的可观利润和相关业务机会,加快了商业银行实施综合经营和战略转型的步伐,并为以短期融资券承销业务为代表的投行类中间业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短期融资券推进商业银行组织架构改革

短期融资券业务的市场营销和组织推动,不同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更多地体现投资银行的特点。由于其专业性的特点,银行不能完全依赖分行客户经理完成所有的工作,必须按照集约化的经营方针,依托统一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专业化的投资银行事业部和投资银行团队,发展短期融资券业务,特别是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向现代的投资银行靠拢,但同时要在商业银行部门和投资银行部门之间建立合理的防火墙机制。

事实上,在2005年5月短期融资券正式发行以来,许多商业银行纷纷开始筹建和成立投行业务组织架构部门。目前主要商业银行大多正式设立了投行业务部门,在模式选择上主要分为实体职能部门、事业部附属和金融控股三种模式,在开展短期融资券业务方面则分别以光大银行(实体职能)、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事业部附属)和招商银行(金融控股)最为典型。

(三)短期融资券帮助商业银行调整客户结构

大中型优质企业凭借其综合实力、高等级信用等优势,在短期融资券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他们也多为各家商业银行的传统黄金客户。商业银行通过承担主承销商的职责,向市场公开推荐发行企业,在发行企业和主承销商双重信誉自律机制的保障下,在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过程中遴选推荐、评级审查、信息披露、监管约束、市场选择等机制的约束下,资金将向优质企业和项目集中,从而为商业银行发展短期融资券业务及其他业务培育一个优质的目标客户市场。

银行在继续争夺大型优质客户的同时,也开始在中小企业中挖掘可能有风险但是具有成长性的新客户。现有的短期融资券发行标准有利于一些有充足偿付能力的大企业,而不利于中小企业获得“雪中送炭”的资金――这一点在已经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企业名单中有所体现。因此,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将会使社会融资格局发生明显变化:高信用等级的大型企业更多地通过票据市场直接融资,迫使商业银行去发现和培育中小企业客户,这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银行对中小企业重视程度的提高对提高其资产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也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段云飞.短期融资券化解银行资本约束战略工具 [N].金融时报,2005年11月21日

[2]姬江帆,徐小庆.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与债券市场化[N].中国证券报,2007年4月5日

[3]贾英姿,李婧.中国债券市场年度分析报告(2006年)[R].中国债券信息网

[4]朱睿.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流动性分析[J].理论前沿,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