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网状设计:构建单元复习课的通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网状设计:构建单元复习课的通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语文单元复习以内容的庞杂,单元文章体裁的多样,课堂时间的限制,以及当前语文课堂授课组织形式的困扰,致使语文单元复习课到底怎样上还是处在雾里看花的境地,面对新的课型,经过两年来的摸索,依托建构主义理论,摸索出来以网状设计为特点的语文单元复习课。基于网的中心点的思考,辐射到具体环节操作,再到课堂学生自主整理互动交流,最终形成单元知识和能力的意义构建。本文还以具体的课例来展示设计流程和具体环节设计的思考,以此尽可能详尽说明网状设计的思路及理念。

【关键词】单元复习;网状设计

语文单元复习课!面对这个全新的语文课型,单元内内容庞杂,从语文知识层面主要落在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整理巩固;从语文能力层面: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到底从哪里入手?怎样组织课堂?学生怎么学?我有些茫然,专题复习?字、词、句、段、篇的系统复习?专题复习,我们并不陌生,显然针对一个知识点展开,如:关联词语、标点符号、句式的转换等复习,但这显然不合“单元”的本意;系统复习,不要说承载单元的庞杂内容了,光字词复习到位,一节课就够折腾了,如果实施这样系统的复习课,只能是面面俱到了。单元复习课的切入点在哪里?怎么组织学生进入单元复习,从而得知识与语文能的提?面对着这个全新的课题,我摸索着……

在近两年的摸索中,我摈弃了以往复习课打圈式的机械重复,零散无序的课堂行进;单一纯粹的训练操作;学生是被动的知识获取方式。重新审视和构建有单元特色的复习课堂,积极探索网状语文单元复习课设计思路。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

1网状设计的思考起点

要想解决怎样设计组织课堂的问题,首先我想应清楚学生该怎么学的问题,也就是在单元复习课里学生怎样去复习已有的知识,这一点,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借鉴。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即对教学信息资源的合理、有序、动态地组织,建构活动平台。

“协作”和“会话”: 通过活动平台,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达到最终意义的建构。

“意义建构”: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描述,我试图把这一理论运用在语文单元复习的设计上,就是运用意义构建为核心,提炼单元学生意义构建的知识能力点,设置一个交流讨论的情景场,然后以这个点向四周辐射辐射,围绕“主题”这个出发点,以一种近似“捕鸟的网”的框架散点分布教学。网状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任务明确,目标清晰。在教学伊始就让学生明确本课教学的“主题”。其次,由“主题”派生出的各个“主题点”分布相对自由,但是又环环相扣,衔接紧凑。各个主题下的“线系”又生成看相对独立地协作交流场。这样在完成各个主题下的“线系”学习时调控的时间灵活性,效果更可控性。然后由各个“线”又殊途同归回收至“网”的出发点。最终完成单元知识和能力的意义构建。

2网状设计的组织实施

单元中的语文知识如一颗颗珠子散落在单元的课文中,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于把自己的文本理解、感悟到的结果顺着既定的路线传授给学生,忽视了自己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的过程与方法。语文单元复习时建立在学生在自主梳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照重点突出的要求,进行分类归整,从中发现总结出规律,优化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建构,是一种“溪水长流”的方法与策略的引导。

网状设计单元复习就打破了原有单纯抓课文内容复习或知识能力的专题训练,两头不能兼顾的尴尬。它着重对本组教材的合理调整、充实、整合,避免传统教学中“篇”与“组”的严重脱节弊端。以篇为单位进备课、进行单元内知识能力的全盘考虑与整体设计。把单元课文知识和需要训练的能力揉合在一起,做到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组带一本,有效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也增强了复习的效果。着力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简繁,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的目标。

2.1网状设计的基本操作流程。

依据网状设计的思考,我整理了单元复习课堂设计的基本操作流程:“目标定位、主题搭建”,“回顾梳理,知识整理”,“整合共性、凸显个性”,“提炼方法、迁移训练”,“拓展提升,意义构建(完成目标)。下面是简单的图示说明:

2.2网状设计环节的详细分解。

2.2.1目标定位,主题搭建: 假如说网状模型像一个雨伞,那伞柄就是主题,运用教学策略演绎教学设计的过程就像雨伞的支架。网状教学的关键一步在于确定这堂课的目标,从而构建一个知识能力和人文情感的主题(人文情感的主题在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中已着力体现了,不再详述)。当教学主题确立,即定下网状教学的支点之后,就要以“主题”为支撑点搭建网状课堂教学模型的支架。也就是寻找几条不同的教学途径,实现主题的凸显和意义的构建。因此,我们要从单元教材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明确确定复习重点,瞄准目标,把复习活动都聚焦在这个目标上。在进行复习课设计时,要从教材、学生、教师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选取哪一个“点”为重点,然后围绕着这个“点”,通过回顾、梳理、整合、训练、迁移、提升,达到复习目的。

2.2.2回顾梳理,知识整理:围绕主题,有侧重地引导学生自主的深入到单元中进行字、词、句、段、篇的回顾,使本来零散的课文知识归整到一个主题场中,通过复习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系统、整体的单元知识块,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的把握。通过有效地梳理本单元复习内容,使学生获得整体性的认识,融会贯通,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达到复习的简单化、高效化。

2.2.3整合提炼,内化方法:单元内的课文都有自己表达的特色和写作的技巧,学生在知识进行归纳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比阅读,总结出单元课文间的共性,分析单元课文之间的区别,通过内容的共性和个性的提炼,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从更高的层次掌握单元的重点。把一单元读薄,提炼最精妙的语言和最有价值的语言规律。

2.2.4迁移训练,意义构建(完成目标):在整合提炼的基础上,学生对原有单篇的层面上升到一个单元的整体知识的把握,形成了对单元内要学习语言表达想象和表达技巧等方面有了整体深刻的认识,此时,要及时引领他们超越文本,在原有知识信息和能力掌握基础上进行恰当层次的迁移训练,从而完成真正的知识与能力的意义构建。再接下去可以拓展,从阅读的方法到写的方法,从课内走向课外。做到了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提高学生语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网状设计的实例展示

下面的五下第二单元复习课课例就是基于单元复习网状设计的思考,在实际的设计和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3.1目标定位,主题搭建。

根据网状设计单元复习的思考,设计单元复习课首先要明确目标,搭建主题。为此,我在翻阅整个小学语文教材,很快明晰了童话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梳理了二——六年级的教材中有关以“童年生活”为主题的单元,其中在二年级到三年级上的第一单元都是体验童年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主,以字词句的理解和积累为主。到三下第四单元:从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到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的情感体会。再到四年级初步把握内容和体会感情。再到现在五年级第二单元的三个目标:①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②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③丰富积累,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很显然,这根课标的要求相对应的一种螺旋上升的过程。再配合课文的单元导语、园地训练的编排和教参的表述,我把感受作者对童年的眷恋之情作为情感的框架,体会作者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方法和尝试运用这样表达的方法作为这堂复习课能力的目标。

3.2具体流程设计。

童年的情怀

——五下第二单元复习

3.2.1词语引入,呈现主题。

(1)词语复习:

第一组(天真无邪 无忧无虑 自由自在 奇思妙想 五彩缤纷 无拘无束 )

你发现了什么?(描写童年的生活)

第二组(眷恋 向往 重临 浮现 渴望)

(魂牵梦绕 朝思暮想 记忆犹新 心驰神往)

又发现了什么?(表达作者的感情)

(2)呈现复习主题

①这些词又一次把我们带到第二组的课文。看着熟悉的课题

(出示课题)谁能选用右边的词语,说说作者的那份深切的情感。

如:吕岩真向往那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呀!

②其实本组课文都表达了作者一个共同的情感。那就是对童年的深深眷恋和怀念的感情(板书: 眷恋 怀念)

作者又是怎么来表达自己心中那份眷恋的情怀呢?今天,我们就故地重游,再一次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

3.2.2自主梳理,归纳方法。

(1)梳理事件。

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表格整理,再次回味作者笔下那记忆犹新的童年趣事。

(请拿出练习纸,选择一课或者两课,用简洁语言概括)

②互动交流:是呀,童年就是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童年就是天真地学骆驼咀嚼;童年就是…

③作者正是抓住这些一件件的童年趣事,来表达自己那份眷恋的情怀。板书:抓事件。

(2)梳理内容,关注表达。

①同学们,这就是我们记忆犹新的童年趣事,(课件出示,画面切换),看着这些画面,你又想起了哪些精彩的文句呢?快速找出来,读一读,或者诵一诵。

②学生交流。

3.3描细节。

3.3.1刚才同学们都读到了《冬阳。童年。骆驼队》学骆驼咀嚼的一节。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①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②精彩在哪里呢?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③引读,感受描写的细致。

④时隔30年,林海音对童年还是如此的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再带着这种感情读)

林海音这样细致地描写就是为了表达:她对童年的眷恋情怀。

3.3.2像这样的利用细节描写来表达的在《童年的发现》中也有: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烨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①作者细致地描写了什么?

②费奥多罗夫也是通过对童年梦中飞行的细致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所以,作者就是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内心情感。(板书:描细节)

3.4表真情。

刚才同学们还读到了到了这一段:(出示)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3.4.1谁来读读,同学们发现这段话与刚才学骆驼咀嚼的写得一样吗?

3.4.2是啊,这一段很特别话,特别在什么地方?(反复结构)

3.4.3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

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生接)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

3.4.4萧红为什么要这样反反复复地写呢?(也为了表达自己那份眷恋的情怀。)

萧红就是通过这样反反复复地写来表达内心真切的情感。板书(表真情)

说到这样重复的表达方式,我们又想起了《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一段话: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①谁来读读。哪里反复了?

②我们也从这样的反复中你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情怀。

③同样是表达这样的情怀,这一段与萧红祖父的园子写得一样吗?(祖父的园子是借写园子的事物表达心中的情感,是借景抒情,是间接地表达情感,而这一节则是直接写出怀念之情,我们称之为直接表达。)板书:直接、间接

所以,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表达方式的抒发内心的情怀。

4小结

作者这样通过这样一件件童年趣事的呈现、细致入微地描写、和多种流露真情方式,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他们那份对童年眷恋的情怀。

5迁移训练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大文学家鲁迅回忆童年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相关练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作者:鲁迅出自《朝花夕拾》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难忘的乐园呀!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再见了,我的蟋蟀们!再见了,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童年如此的令人魂牵梦绕,有人说童年是:

童年是一朵花,花中有我们美好的芬芳;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

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

童年是一首诗,诗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童年是一支笔,笔下有我们欢欣的记忆;

……

6提升能力(由读到写)

大家也经历着这样多彩的童年,相信你也有他们这样情怀。大家拿起笔,我们也学学作家表达情感的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表达方法,抒发自己对逝去童年的眷恋之情吧!

具体操作环节简要说明。

五下第二单元复习课设计简要表述目标定位①体会作者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方法。

②学习文章表达的方法来描绘自己的童年,

表达自己的真情。回顾梳理①通过词语的引入,回顾课文,

说说作者的情感。

②共性:共同的情感,都写了一件件

童年趣事。个性:不同表达情感

的方法:细节描写、直接、间接地表达。自主整理①借助表格整理作家笔下的童年趣事。

②借助图片,回顾精彩的文段描写。整合提炼读词语——说情感——走进文本(情感)

赏画面——整文句——对比读

——谈感受——悟方法(表达)迁移训练描绘童年——方法运用,

抒发自己的真情(立足写)提升能力读的能力提升:发现表达方法

——课外阅读体会作者情感

写的能力提升:运用表达方法

——抒发自己情感

是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小学语文单元复习课,面对这个新的课型,我愿在盲人摸象般的实践中慢慢地领会,在一张白纸中努力地勾画,在这片未曾开垦的土地上摸索。我想,如果在黑暗里能摸索出一丝亮光,那也是走向成功的希望。就让我们在摸索中且思且行,且行且思,相信语文单元复习必将成为语文复习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