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荷赛获奖作品看世界新闻摄影现状与趋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荷赛获奖作品看世界新闻摄影现状与趋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小传:

文学(传播学)博士,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推介部主任,高级编辑并首席图片市场分析师。198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摄影专业,进入新华社。1995年,她的摄影作品《学京剧的孩子们》获得法国昂热国际独家新闻节文化新闻图片奖。1997年-1999年常驻德国两年做摄影记者,于1999年3-5月参加科索沃战争报道,2000年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个人战地摄影集《标靶》,2001年9月至2007年1月在职攻读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茶特奖学金,任菜尔与科瑞恩・尼尔森国际新闻研究员。2006、2007年两任“荷赛”评委。

2007年应邀担任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所有道路摄影项目”顾问和美国阿里克西亚基金会顾问委员会委员。2008年2月赴美国担任年度图片国际比赛(POYi)评委。自2005年起担任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评选委员会执行秘书。

2006年和2007年,我曾连续两次赴荷兰阿姆斯特丹担任荷赛评委,尽管那两届比赛中先后有5位中国摄影师得奖,但新华社照片令人遗憾地与奖项无缘。之后的2008年,摄影部费茂华以一组《2007运动瞬间》夺得第51届荷赛体育动作类组照二等奖,实现新华社记者在该赛事上获奖“零的突破”。2009年,吴晓凌更以《血染赛场》夺得第52届荷赛体育特写类单幅一等奖,成为新华社荷赛夺金第一人。

荷赛评选过程概况

从数万张照片中评奖是个很残酷的过程。评选时一张照片停留在屏幕上的时间最短一秒钟,最长五秒钟。

与国内摄影比赛不同,荷赛第一轮评委和第二轮评委的第一轮评选是不许看图片说明的,这使摄影水平在荷赛中得到突出强调。

荷赛全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1955年起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评选。在我之前曾有三位来自中国内地的评委,第一位是中国日报的老图片编辑郁隽明女士,第二位是中国日报前副总编辑冯锡良先生,第三位是新华社上海分社摄影记者夏道陵,我是第四位,也是唯一连续两年担任荷赛评委的中国人。

经过50多年发展,荷赛逐步走向国际化,影响越来越大,每年的评选和获奖作品都成为世界新闻摄影界热议的话题。2009年,参加荷赛的作品数已逾9.6万幅,参赛摄影师超过5500人。

从数万张照片中评奖是个很残酷的过程。评选时一张照片停留在屏幕上的时间最短1秒钟,最长5秒钟,如果是组照,一组照片大约20秒就过完了。多数摄影师辛辛苦苦送来的照片,两秒钟就要说再见。每年评选,数万幅参赛作品中超过八成无法进入第二轮,根本不会被第二轮评委看到。即便这样,第二轮9个评委还是要连续一周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看照片、讨论甚至争吵,以便选出获奖作品。

与国内摄影比赛不同,荷赛第一轮评委和第二轮评委的第一轮评选是不许看图片说明的,这使摄影水平在荷赛中得到突出强调。入围作品首先在影像上要有高水平,然后从所有好摄影作品中挑好新闻。

进入第二轮的照片中,好照片约占全部参赛照片的3%―5%,有数千张。但得奖的只是其中的1/10左右。也就是说,尽管得奖的基本上都是好照片,但好照片不一定都能得奖。当然,比赛中也存在比较另类照片得奖的情况,人们在解读这些获奖作品时很难达成共识,这在近几年的荷赛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由于评奖过程是一群评委价值观念交锋的过程,而获奖作品是大家彼此斗争妥协的结果,因此,不妨把比赛看作一群图片编辑对照片的一次选择、编辑和发表过程。评奖是一种放大,一个褒奖,一个鼓励,同样的照片如果遇到另一组评委,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分析中国摄影师在2009年荷赛的获奖

现场新闻摄影比赛是最经典的新闻摄影比赛,也最考验摄影师的新闻采集能力、观察能力、敏锐度和运气。

单幅照片获奖的重要元素是画面是否属于“决定性瞬间”,成组照片则不仅考验摄影师,也考验图片编辑。

中国人在2009年荷赛中的获奖是创纪录的。7位中国摄影师同时获奖,而且获奖类别、作品性质、探索方向截然不同,特别值得分析。

在此届荷赛中,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是当仁不让的世界级大新闻,两个题材都有作品获奖,且奖项都被中国摄影师获得,令人振奋。

首先,中国人第一次在荷赛现场新闻类比赛中获奖,而且在单幅和组照中各有斩获,一个是单幅一等奖,另一个是组照二等奖。现场新闻摄影比赛是最经典的新闻摄影比赛,也最考验摄影师的新闻采集能力、观察能力、敏锐度和运气。2009年单幅一等奖给了杭州日报陈庆港,他是位视觉书写能力非常强的优秀摄影记者。不过,他的获奖照片在中国一部分摄影师中没有得到认同,有人认为这不是地震中看到的最优秀影像。

来自全球各地的国际评委团从国际化语境中看待中国的一个重大新闻事件时,要选择的是他们头脑中认为最能反映这个新闻事件的瞬间:灾难,幸存者、死者、受伤者、抢救者,简陋而艰苦的现场环境,现场人物的紧张感或人物之间情感上的碰撞。他们从大量关于汶川大地震的照片中选择了这张,尽管这个过程具有一定偶然性,但如果看过陈庆港选送的整组作品《走出北川》(图1),就会体会到一个成熟摄影记者面对重大题材时稳定、均衡的水平发挥和整组照片风格与影像的一致性,这在我们看到的中国摄影师成组照片中并不多见。

单幅照片获奖的重要元素是画面是否属于“决定性瞬间”,成组照片则不仅考验摄影师,也考验图片编辑。获奖组照《5・12汶川大地震》的拍摄者是来自四川的中国业余摄影爱好者、绵阳摄影家协会的景长观。摄影师作为当地人,由于身处第一现场,获得了宝贵的拍摄时间和最鲜活的影像。发稿新闻单位帮他做了一次再编辑参加荷赛,最终获得现场新闻类组照二等奖。

这组照片震撼人心,摄影师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到场,拍下城镇的废墟、救援者的努力、受难者的不幸以及现场的简陋。而从摄影师拍摄的大量画面中做出如此选择,图片编辑下了很大功夫。

新华社摄影记者在抗震救灾期间拍摄的大量照片中有很多优秀作品,作为单个摄影记者,我们的同事可能拿不出这么系统的一组,所以在组照选择中不占优势。但如果把新华社照片作为一个总体拿出去,我相信他们是一流的。

深圳晚报摄影记者赵青(大)拍摄的《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图2)获得一般新闻类单幅二等奖,它表现的是灾区的一对夫妇在自己已经被彻底震烂的家里埋锅做饭。照片体现出一种人类尊严――在遭遇灭顶之灾的环境中,人们尽力维持着正常的生活,坚强地活下去。

体育动作和体育特写两个类别的比赛每年都是摄影记者争奇斗艳的竞技场。新华社摄影部吴晓凌的获奖作品《血染赛场》体现了技术所能实现的惊人的瞬间捕捉力:血滴流下,溅到地上激出皇冠的瞬间被摄影者捕捉到,而且如此完美,成为中国体育摄影上的一个重要突破。首先,摄影者取景于对事件局部的观察,而没有去拍整个场景,使故事细节被放大,并引发读者对完整场景和故事的想象;其次,摄影器材技术的力量使这张照片的表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2008年费茂华和2009年吴晓凌的获奖作品虽然都是体育摄影,但分属两个不同的比赛类别。吴晓凌的作品在体育特写类,更倾向于讲述体育运动中的故事,读者在看了照片后,想知道背后的故事,了解画面的全貌;费茂华在体育动作类,更多的是捕捉体育动作形态和光影。

与吴晓凌不同,费茂华照片的特点是基本上不讲故事,而都是美丽的运动瞬间。他的作品是写意的,没有具体的人,即便有人物的出现也多是他使用的符号,是他的影像工具,用于营造一个个精彩画面,所以他的照片特别适合参加动作类的比赛。

《西湖边的一棵树》(图3)是杭州都市快报摄影部主任傅拥军花了近两年时间在西湖边拍摄完成的。同一个被摄对象、同一个角度、同一个距离、同一个场景、同一台相机、同一个镜头,先后拍了1000多张照片,最后作者从中挑选9张,最初参加了日常生活类组照的比赛。

拍新闻照片的大忌是重复,但这组照片却像拍电影一样,用固定影像表现了时间的流动。作者带着对生活的观察和体味,质朴而幽默,编辑角度独特。如果把9张拆分开,每一个单幅照片再好,最多也就是一张小品照片,而且任何一张都不足以支撑作者的观点。但把它们放在一起,整个组照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评价:日复一日,简单而平凡,细腻却耐人寻味。最后,评委将它从日常生活类挪到自然类参赛,授予二等奖。它的获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年荷赛的突破。

相对于《西湖边的一棵树》,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赵青(小)拍摄的《荧屏上的北京奥运会》(图4)走得更远一些。作者通过拍摄不同场景下转播奥运会比赛实况的电视机屏幕,表达出作者的评价:奥运会虽然在北京举办,但能到现场去看的还是少数,大多数人通过电视观看奥运。

小赵青跟傅拥军不一样,傅拥军的照片拍得投入,一看就是个杭州人,爱杭州、爱西湖,很执着地追逐某个瞬间。小赵青的作品则表现出一种旁观者的幽默和冷静。这组获得体育特写类组照一等奖的作品,令人感觉很别致。他的切入角度别致而独特,在平静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到摄影师从新闻现场后退一步,表现他对这场视觉盛宴、体育盛宴、世界盛事的安静思考和评价,同时打开想象空间,把照片解读权交给读者。

李洁军是广州新快报的副总编辑,他的照片是7件中国获奖作品中最“前卫”的一组,在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奖如同手雷爆炸,发出巨大声响,引起一些同行的强烈异议。

作品的中文标题叫《复制战争》,英文标题直译为《战争摄影偶像》。最初,作者专门复制历史上著名的战地新闻摄影作品,后来发展到自己想象构思战争场面并进行创作性拍摄。他用玩偶设置场景,使用专业灯光、道具、场景、烟火,拍摄过程与拍电影剧照基本一样。

李洁军坦然承认这是一次实验摄影行为,因为他觉得新闻摄影的表达能力已达到极限,希望用再现方式加入更多主观主义色彩。我个人把它作为摄影师颠覆人们心目中关于世界历史上战争经典记忆和约定俗成共识的尝试,其行为已经大大超越新闻摄影范畴,具有相当强的社会学意味。

国际新闻摄影大赛的评委多是世界新闻摄影主流话语平台上的权威者,他们决定给这种照片奖赏,肯定有所用心。他们希望通过获奖作品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即世界新闻摄影正面临重要转型。

了解经典新闻摄影理念 把握世界影像发展趋势

影像具有很强的现场记录功能,经典新闻摄影理念首先强调新闻现场。

在近几年荷赛评选中出现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现象是:一批极端个人化的作品相继获奖,从中可以看出世界新闻摄影行业发生的某些重大变化。

影像具有很强的现场记录功能,经典新闻摄影理念首先强调新闻现场。在荷赛评选中,现场新闻类比赛的评选至今严格遵循着这一规律。第二,经典新闻摄影特别强调情感张力和戏剧性。第三,经典新闻摄影作品特别注重图片的影像价值,图像要表现体现新闻实质和瞬间精华的决定性瞬间,要符合大家已经形成规范的影像审美规律。

作为迄今为止唯一连续两年担任荷赛评委的中国人,我对自己2006年和2007年的两度评选之行感触颇深。因为这两个年度的评选结果恰恰体现出荷赛作为一个世界最高级别新闻摄影比赛在方向上的转变,可以说,2006年和2007年恰恰是这个比赛处于十字路口之年。如果说2006年的荷赛还是经典新闻摄影作品占上风的一次评选的话,那么2007年的获奖作品则以其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心目中多年形成的关于荷赛的基础印象。

在近几年荷赛评选中出现一个最有代表性的现象是:一批极端个人化的作品相继获奖,从中可以看出世界新闻摄影行业发生的某些重大变化。

首先是表现对象的变化。像2007年荷赛肖像类组照一等奖《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全部拍摄尼亚佐夫的各种塑像、画像,照片表现出旁观者对个人崇拜的冷静批判,是德国瑞士派新纪实主义的代表作。

再如法国摄影师拍摄的《巴黎无家可归者的帐篷》获得2007年荷赛当代热点问题组照三等奖,10张照片全部是夜景帐篷,没有人物,显示出一种令人几乎难以容忍的枯燥性,而且拍摄似乎没有难度。

新闻摄影行业的第二个变化潮流是摄影语法的变化。在这方面,欧美摄影师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像马格南图片社的意大利籍摄影师佩里格林,他在2006年荷赛中获得两个奖项,一个是表现《保罗二世教皇信徒》的经典现场人物肖像,获得肖像类组照金奖;另一个是艺术类组照三等奖《纽约时装周》。前者表现了作者扎实的经典新闻摄影基本功,后者则完全离经叛道,基本上修改了新闻摄影遵从的摄影语法,地平线倾斜,画面昏暗,有的画面只剩半张虚脸。摄影者实际上是在摄影语法上挑衅人们已经建立多年的关于新闻摄影的传统观念――清晰、平稳、完美构图、典型瞬间等等,代之以空洞虚无感。

像2007年的获奖作品《足球的面孔》,就是12张球星的标准像式肖像,看上去仿佛摄影店里随意拍摄的两寸证件照,结果是把足球明星请下神坛,让他们看上去好像邻家男孩,局促仓惶。

另一位法国摄影师的《巴黎街舞者》更加过分,他那组获得2007年艺术娱乐类组照一等奖的照片,全部12张画面中被摄者都跳起来,身体横在空中,很多观众看罢觉得不知所云。这组照片的表现手法其实已在挑衅观众的视觉承受能力和审美价值判断。它们把决定瞬间、影像价值、情感张力等理念全部颠覆,以不同表现手法呈现作者主观感受的世界,无视观者能否体会和把握其中玄机。

第三是摄影工具的变化。像移轴相机的大量使用,拍出的照片画面上只有一点是实的,其他区域都在焦点以外,虚成一片。另外,上海东方早报副总编辑常河使用国产霍尔加塑料照相机和过期的彩色胶卷拍摄的《中国动物园》,获得2007年荷赛自然类组照二等奖。他使用的工具与其表现的气氛情调高度吻合,形成特殊的视觉效果。

最后,摄影作品的出路发生变化。摄影师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照片的机会越来越少,开始到博物馆、画廊、收藏者那里寻找买家。亦因此,非客观、非报道的“越界”新闻摄影盛极一时。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视频、因特网、手机等电子化新型媒体的迅速发展及其滚动播出给传统平面媒体带来的巨大压力。

新型媒体无所不在的采集能力和手机摄影等中低端摄影器材的普及,让全世界数以亿计的人都敢自称摄影师。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大爆炸时,路透社、美联社不约而同地播发手机照片,让新闻现场当事人直接抢专业摄影记者“饭碗”;今天,越来越多的杂志和报纸为降低成本,不愿雇佣摄影记者,转而考虑在第一时间花最少的钱拿到相关照片,这更给专业摄影师沉重一击。现实环境逼迫新闻摄影工作者在主观性上下功夫,并寻找更多谋生之路。尽管上述照片中的一部分未必经得起时间考验,但通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全球摄影工作者面对严峻挑战时的左冲右突。

面对这样的宏观环境,作为中国第一大新闻信息采集、编辑和机构,我们不能不强调的另一点是活动影像的存在与发展问题。我想,大力发展视频新闻采集和编辑是在这一背景下深思熟虑的结果,也是新华社未来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

今天,强调多媒体新闻信息采集、编辑和,强调全媒体记者观念和相关技能,已经不是从业人员的未雨绸缪,而是我们迎头赶上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