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莆田市临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利用港口资源,发展和繁荣临港产业,由此拉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是沿海城市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方式。文章就如何发展莆田市临港产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莆田市;临港产业;发展对策
一、莆田市临港产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莆田市有一批正在生产经营的临港产业,还有一大批大型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临港工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形成了投资规模大,关联度强、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产业集聚明显的临港产业雏形。
二、莆田市发展临港产业的有利条件
港口优势:水深港阔、不冻不淤、风平浪静的湄洲湾是天然深水港口,可利用的深水岸线长达30公里,可建万吨级泊位150多个,10万吨级轮船可自由进出,20万吨级轮船可乘潮入港,成为莆田市最具发展潜力的不可多得的资源。区位优势:莆田市地处福建经济走廊的中间,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点和“中部开花”的集中位,又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闽东北翼与闽西南翼的连接点,区位十分重要。交通优势:福厦铁路、向莆铁路的建设,为莆田与内陆地区建立有效连接,构建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东出太平洋,西联“大京九”,莆田市即将形成海洋、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交通格局,将促进加快莆田市临港产业的发展。妈祖文化优势:莆田市是闻名遐迩的海上女神妈祖的故里,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文化对海外炎黄子孙,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是莆田对外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三、莆田市发展临港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序开发整体推进
莆田市要充分借鉴和吸纳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最大限度发挥港口优势,合理利用临港资源,走港城一体的发展路子,将港口与陆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序开发、整体推进。既要培育临港产业体系推进临港工业集聚,又要特色分明、重点突出,而且要产业布局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以实现布局集中、用地集约、集聚发展的目标,还要北接长三角、南联珠三角,西联“大京九”,辐射深入到江西、湖南、湖北,甚至四川等省份,拓展港口经济腹地,联合打造出海通道,联手开拓市场、开发资源、吸引外资,构建临港经济的“腹地核心优势”,形成大港口、大交通、大配套、大产业、大腹地。特别是临港产业规划要和城市规划、港口规划结合起来,在科学的基础上,以提高本区域在国内外市场上整体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在国内外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为目标,客观把握福建和莆田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预测发展和变化,高起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要把重大项目作为临港产业规划开发的重中之重,规划研究空间布局及要素配置,以大项目拉动大产业。在港口周边地段规划开发临港开发区、临港工业区、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保税区、仓储区和商贸区等,以园区为载体,加快发展石化、能源、冶金、机械等临港工业集中区,延伸产业链,促进临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要认真开展湄洲湾港口城市新区定位及妈祖城空间布局研究,深化湄洲湾港口城市发展规划,完善港口岸线控制性规划,为临港工业和港航项目建设提供依据,引导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大力建设东峤、东吴、石门澳、秀屿、太湖、枫亭等六个临港工业集聚区,积极构筑湄洲湾沿海临港工业带,使之形成临海工业集群,形成以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由点到线、由岸到岛、由近海到远洋的多层次主体开发,以海促陆、海陆共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促进港口开发、临港产业发展、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全力主攻临港产业
港口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经济实力和工业基础的竞争。莆田市发展临港产业必须要从港口城市和临港产业的差异化发展入手,充分发挥港口优势,以大港口吸引大项目,通过大项目带动大工业,以大工业形成大流通,大流通壮大大城市,大城市促进大港口发展。
项目建设是莆田市临港产业发展的核心,而大项目是临港工业的生命线。目前,首先,莆田要加快推进一批关系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或在建项目的建设步伐。其次,既要遵循相关规划,又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主动应对、适度超前,抓紧策划、筛选一批交通、码头、产业、城建等重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一批带动面广、关联度强、效益高的大项目落地。再次,对概念性、意向性的项目也加大跟踪力度,落实项目生成条件,促进项目尽快报批、落地,以形成“投产一批、开工一批、申报及策划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大项目的接踵而至,亿元项目群的昂然崛起,使这些项目打造成莆田市的支柱产业,使这些项目打造成莆田市的支柱产业,它们将有效提升莆田的发展后劲,加重莆田在海西经济板块中的分量和筹码。把湄洲湾北岸建设成为吸引国际产业转移的接续带、招商引资的密集区、工业投入的核心区和优势产业的增长区,成为莆田经济的重要增长极、集聚极和辐射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进入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因此莆田市在发展临港产业时要十分重视发展重化工业。大型能源、重化工业、加工业需要数万吨至几十万吨的货轮解决运输问题,这正是湄洲湾深水港口的魅力所在。莆田市要充分发挥湄洲湾港口优势,大力发展重化工业,重点是能源、石化、钢铁、造船等,从根本上改变莆田工业实力不强、经济实力脆弱的局面,实现以市托港,用新港口工业城市取代原有的商业型、加工型、消费型的小城市。一是能源电力工业发展。莆田地处长三角、珠三角之间,具有丰富的深水港口和风力资源,有利于发展超大型火电、风电、核电。要加快建设LNG发电厂、莆田核电厂等若干大型发电厂,把莆田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能源电力生产供应基地,带动莆田经济更快发展。二是石化工业发展。根据重化工业向深水港口区域集聚的世界性产业转移趋势,莆田要千方百计争取国内外大型炼油企业落户,近中期主攻东吴化工园区和枫亭临港石化产业园区项目布点并启动建设,力争若干中型石化项目上马,把湄洲湾、平海湾建设成为产业高度集聚的国家级沿海重化工业基地。三是钢铁产业发展。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提高我国钢铁工业整体水平势在必行。要积极争取福建三明、江西新余、萍乡、南昌及湖南湘潭、涟源等钢厂以及国内外大型钢铁企业前来湄洲湾投资建设。四是要船舶工业发展。把船舶修造及配套件产业作为未来战略型产业集群加以培育。要抢时间抓机遇,重点抓好联发船舶修造等东吴大型修造船项目建设,推进建设大吨位船台、船坞及航修设施,构建集团型修造船企业航母,拓展海洋装备和海洋工程制造业,形成具有强劲竞争力的船舶及海洋装备工业集群。
粮油加工业方面,重点发展国际粮油集散加工中心,加快粮食、油脂等重大加工型项目的引进建设。煤炭产业方面,全力加快大型煤炭配送项目建设,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把湄洲湾北岸建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煤炭配送和火力发电基地。木材加工以秀屿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为重点,实施横纵向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进口木材深加工工业集中区。
以上能源、石化、钢铁、造船等四大产业板块是莆田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莆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标志,辅以粮油、木材加工、煤炭等配套产业,并形成大进大出的大宗货物加工企业集群,做大做强临港工业,从而彻底扭转莆田支柱产业布局分散、集中度低、综合竞争力弱、资源约束加剧的局面。
莆田市要依托港口优势,以更大的投入、更优的服务,吸纳国内外更广泛的港口、航运界及生产、流通领域的企业参与物流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仓储运输、劳务出租、餐饮住宿、国际国内船货、公路铁路配载运输、国际国内贸易、仓储包装、中介经纪、业务咨询、担保服务等业务,促进临港工业和临港服务业相互结合,形成组合优势,实现产业互动,为临港工业升级提供支撑。临港产业还有着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的特点。要借助向莆铁路、高速公路、省道向西突进拓展内陆腹地,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协作与交流,联手开拓市场、开发资源、吸引外资。利用国外及区域外的经济资源,积极争取其下游产业,延长加工链条,增强加工出口产品与国内企业的关联度,带动产业升级、产品换代,扩大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应。使莆田市成为内陆地区的出海口,从更大的范围、更高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更好地承接新一轮国际技术、产业转移,从整体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打造新的优势与经济发展极,实现新的跨越。
(三)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扩大延伸港口腹地
湄洲湾港口建设要按照“规模化、大型化、集装箱化和信息化”的要求,以大港口、大交通、大配套、大产业、大腹地的超前眼光来开发港口资源,坚持“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确保不可再生的岸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要全面加快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和升级改造一批专业码头,尽快形成大中小泊位相配套,配置建设一批锚地、航道等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成十大港航项目,开辟更多国际航线,与世界航运船舶大型化、货物集装箱化、管理现代化相适应,提高航运核心竞争力,把湄洲湾港口建设成为进入全国十大港口甚至五大港口的行列。还要加快港口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连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国家和省级干线公路、民航机场的客货运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形成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为支撑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特别是要加强“东出西进”通道,向外向型拓展、向海洋争取空间、向内地挺进拓展腹地,做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枢纽桥头堡、做内地出海口的桥头堡。尤其是要以湄洲湾港口为依托,加快与京九铁路相连的向莆铁路的建设,为湄洲湾港口群提供后方通道,使湄洲湾港口群成为福建内地和江西省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让中西部地区成为其物流延伸的广阔的腹地。
目前,福建省机场少且布局不合理。莆田介于福州、厦门之间,位置适中,经济发展潜力大、距台湾又很近,因此,在莆田市建造飞机场既符合机场布点要求、又符合经济发展及对台交流的需要,且莆田机场建设已列入国家民航“十一五”规划。所以,莆田市要抓住机遇,把机场的规划和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战略规划,以干促上,促进机场早日开工建设,为经济发展服务。
(四)综合建设和谐协调,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莆田市在做大做强临港产业的同时,还需要对管理体制、人才队伍、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等加以综合建设协调发展,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理顺管理体制。泉州市肖厝港与莆田市秀屿港同属湄洲湾,在自然属性上应该是一个港口。两市要遵循“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港口开发建设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岸线资源的内在规律,克服行政区域的限制,对港口工程项目进行合理选择、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港口资源。做到区域同心、合力推进,使两市经济有效互补和融合,共同推进湄洲湾港口开发建设快速发展。在开发建设条件成熟时,莆田市可参照厦门市的做法,向国家争取升格为副部级的单列市,同时成立隶属于莆田市直管的地级市―湄洲湾市。由湄洲湾市统一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湄洲湾南北港口,实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系统效益,促进“环湄洲湾经济繁荣圈”的形成。
人才队伍建设。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根据临港工业发展需要,加快建设适应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产业工人队伍,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智力及人力支撑。
生态环境保护。临港工业区要从环保的角度遴选项目,对重大工业项目认真进行环境评估,优先发展高科技、高投入、低污染的项目。要采用国际先进的环保工艺和技术,严格控制沿海近岸的工业污染,建造一个环境优美的新型生态港口城市。
投资环境建设。莆田市经济要上一个新台阶,除了加大对投资硬环境建设外,还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进行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一个风正气顺、心齐劲足,安心、放心、舒心温馨的创业环境,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聚心会神搞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宗开.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再创莆田发展新辉煌[N].湄洲日报,2005-03-18.
2、黄洪海,吴东海.打造临港工业集群提升广西经济竞争力[J].广西经济,2005(12).
(作者单位:莆田市综合国有资产投资营运公司。作者为该单位投资开发部主任,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