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生物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

氛围;创新动机;设疑;思维定势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21—0044—01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能力,对人一生成就的大小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下面笔者就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民主思想,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和谐、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生物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意见,努力创设生动活泼、民主交流、师生良好互动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发表有创意的见解和想法,设计有创意的实验,从而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无形中就将教师的意愿化为学生自己的意愿,能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现代心理学教育》中讲到:“人的创新动机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调动积极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对于中学生来说,社会和家庭的作用能促进学生产生适应性的学习需要;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促使他们形成发展性的学习需要;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适当诱导能使其产生过程性学习的欲望。例如,人为什么有男女之分?父母体内有什么物质基础?又是通过什么遗传给后人,怎样形成了男性和女性?除性别不同外,男生、女生在10岁以前形体没有多大不同,10岁以后男、女生形体对比变化较为突出?这一系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神秘感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了其学习的欲望。教学实践表明,只有过程性的需要才能使学生产生愿意学习的心态和获取知识的需求,才能让学生维持持久的学习动机。学生只有处于最佳的动机状态下,才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开展创新思维活动,有效解决问题。

三、精心创设疑点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创设疑点。疑点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多方位地独立思考。教师要深入分析每一节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生物知识的思维价值,结合学生生物知识水平,依据生物科学的特点和规律,提出比较切合实际的并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由浅入深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在讲“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分析家乡的苍鹰在繁殖季节会捕食家鸡,村民组织人力消灭了本地区的全部27只苍鹰,结果导致野兔泛滥。野兔大量吃农作物,特别是豆科植物,造成豆科植物颗粒无收。针对家乡的动物与人类的这种关系,教师有意设疑,问:“是保护自己的鸡重要,还是保护国家级动物苍鹰重要?为什么要保护苍鹰?苍鹰被消灭后为什么野兔大量繁殖?为什么又会造成特别是豆科植物颗粒无收?人、鸡、苍鹰、大豆几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当前家乡的苍鹰濒临灭绝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这一事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思考,还有的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写出了三百字的短论文,从而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突破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有时会妨碍人们采用新的解决方法,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才能克服思维的固定性和单一性。因此,中学生物教学应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进行独立的思维、创造。例如,测得某个DNA分子中的A的含量为m,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几次,则需原料A的量为多少?此题的常规解题思路是依据DNA的复制过程,采用数学归纳法求解,但此种解法繁琐,费时且易出错。在分析本题时,我们若抓住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这一本质特征,就会省去冗长的中间步骤,快速准确地解答。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可得2n个DNA分子,则所需原料A的量为(2n-1)m。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拓展思路,多方面、多角度去探究问题,就能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以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快乐。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