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把学生的错误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把学生的错误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课堂教学中的生生、师生交流、动态生成特征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动起来了,学生反馈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多起来了,学生正确的回答,独到的见解,这是教师很喜欢的。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中的错误信息,如何把学生的错误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是我这一学期所研究的一个课题。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新知识的构建是在人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信息、新问题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建构的。由于人们的社会背景、家庭、生活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是很自然的。学生是成长中的人,认识中没有错误是奇怪的,有错误是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性质,在生生、师生交流中让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错误,把教学过程推向深入。

下面是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过程中对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案例,通过这个案例,使我认识到:错误,有时也会变成一种美丽。

在学习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曾经出现了这样一道练习:大正方体的棱长是小正方体棱长的2倍,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小正方体表面积的( )倍。部分同学理所当然地填了一个“2”,当然也有不少同学写出了正确答案,要是以往,我可以顺势说这是错的,并批评他们不动脑筋,或直接找写正确答案的同学到讲台上为大家讲解思考过程.让“好学生”代替我向作错的同学灌输,但是,我的理智提醒我:知识要靠学生自己来建构,数学要靠学生想清楚而不是靠教师讲清楚。“解铃还需系铃人”,我找了写2的代表孙浩宇说自己的思考方法,只见他站起来不慌不忙地说:“因为前面我们研究过大正体的棱长是小正方体棱长的2倍时,大正方体的棱长之和就是小正方体棱长的2倍,我认为它们的规律一样”我心里想说还挺顺理成章的,可惜,面积 不同于长度。要想个法子让他自己扭过弯来。”于是微笑地对孩子们说:“孙浩宇同学用前面研究过的规律,类推到这里。我的话音未落,已经有许多学生高高地举起手,赵树成急不可待地站起来对我说:“我是通过举例得到的。”这时,只听有同学在下面小声嘀咕:“让我们好好研究吧!”我趁热打铁道:“对呀,当意见出现分歧时,与其盲目相信自己,或者听从别人,还不如动脑思考,用事实来说话。”

几分钟后,许多只小手高高举起,纷纷想向大家分享自己研究的喜悦。

生 :“我假设大正方体的棱长是4厘米,则大正方体的表面积为:4×4×6=96平方厘米,小正方体的棱长是2厘米,则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为2×2×6=24平方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小正方体表面积的4倍。”

生 : 我是根据积的变化的规律来推断的: “我假设小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为S=a×a×6,假设大正方体棱长为b,则大正方体表面积为S=b×b×6,b=2a,第一个因数扩大2倍,第二个因数也扩大2倍,积就扩大4倍。”

生 :我们组举了几个不同的例子,我们发现如果大正方体棱长是小正方体棱长的2倍,那么大正方体表面积就是小正方体表面积的4倍; 如果大正方体棱长是小正方体棱长的3倍, 那么大正方体表面积就是小正方体表面积的9倍; 如果大正方体棱长是小正方体棱长的a倍, 那么大正方体表面积就是小正方体表面积的a的平方倍。并且列出了下面的表格:

通过孩子们的探究、谈论,这是只见孙浩宇同学不好意思的说:“我把面积和长度弄混了,面积应该扩大平方倍。”我望着他那憨笑的样子,心理真是美极了。

学生不仅纠正了自己的错误认识,还发现了不少规律,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设例验证法、列表法等等,一个错误,居然转化成了这么过的教学资源。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学习的指导者、问话的提问者,纪律的管理者、学业的评价者,而且更是学生反馈信息的重组者,过程的推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