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给我一棵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给我一棵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那没有房屋没有麦子的时代,一棵树就可以是我们的一切,生命的居所,想象的原乡

想我们人类的祖先,本是从树上走下来的。在农业与文明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树可以遮风蔽雨,可以钻木取火,可以观测日出日落,树皮树叶可以用来蔽寒,果子熟了还可以充饥。在那没有房屋没有麦子的时代,一棵树就可以是我们的一切,生命的居所,想象的原乡。关于树木的记忆,也可以说是我们记忆中最深处的沉淀之一。

上帝为什么不让亚当夏娃吃善恶树上的果子?这个故事的神秘魅力正在于此,更重要的是这些段落寓含着人类起始与树的关系。《圣经》里还提到不少树,给人印象深的还有橄榄树:世界发大水,诺亚方舟上的人也是因为鸽子啄回一枝橄榄枝而看到了希望――洪水退了,树们最先浮现出来,并且生出了绿色的希望之叶。据学者的统计,树是《圣经》里除了人以外提到最多的生物,具体列出名字的树一共22种。

《古兰经》里,也有类似的树――和平树、地狱树,等等。这两个经常是打得不可开交的宗教其实都诞生于中东地区,里面树的意象也颇有相似之处。听说有个约旦作家Pierre Bikai写过关于宗教发展与植物关系的文章,英文的则看到一位阿拉伯学者做的一篇论文,比较研究《圣经》和《古兰经》里的植物。

古老的民族都有树崇拜,据说至今约旦乡下还有装饰一棵树象征死去亲友的遗风。而基督教文明形成的民俗则是过圣诞节总得在家里弄棵圣诞树,还要装饰得花花绿绿,颇能反应基督教积极向上的精神――万物枯萎的季节,人人家里要“种”树。

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参观的时候,看到了高达3.85米的青铜神树,印证着我们中国上古时代的树神话。《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曰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曰居下枝,一曰居上枝。”《大荒东经》说:“……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淮南子》说:“若木在建成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古人对日夜交替的理解和想象多么唯美浪漫――每天太阳像一只金鸟,从东方的扶桑树上起飞,最后落在西方的若木树上。有学者的解释是,神树最初当是原始山林的巨木,看太阳在巨木何方以测日。若木、建木、拒格之桑、扶桑,都是巨木的不同名称,并且已经是观测日与月的标志、祭祀活动中心的社树了。也有日本学者解释说,太阳升起和下落的时候,会形成一种叫做“日柱”的自然现象,也使得古人想象太阳是沿着一棵树上升和下降的。

用今天的时髦语言,佛教应该称得上是“绿色宗教”。事实上佛教徒在中国的历史上的确可以称作环保先锋的。到佛教名山去,经常会遇到华严林,于是知道和尚们不光是择天然而居,而且是种了不少林子的。以华严经一字种一树,形成华严林,这种身体力行结合文化与天然,格外是佛教的一种悟意之美。

最有名的华严林应该是峨眉山吧。去峨眉山玩时,得知这里的禅门师徒历经数代,可以说是前赴后继地种植了大片禅林,是绝对的环保英雄。如伏虎寺虎溪禅林、布金林、古功德林、旃檀林、冷杉林等等。而且还读到这样的故事:清光绪年间,海拔2800米的天门石有小沙弥如昭滥罚文殊庵内冷杉,被罚菜油50斤,并立字据保证“今后天门石子孙永远不再滥伐树木”。

可是这样的生态意识环保传统,在一夜间被“雨打风吹去”。置身华严林中,风掠过树梢,似乎有一种语言在要求我们倾听,倾听树的诉说,倾听我们对于树的最深层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