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形成了对人才新的需求,如何培养新型传媒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当前新媒体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教育面向市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主动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新媒体 人才培养 模式
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的尚且不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批评与反思,另一类是在研究外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而专门研究高等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和专著更少。
这些论文对国内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出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新闻流模式、以复旦大学为代表的传播流模式和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技术流模式三种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学者同时指出网络媒体需要大量优秀的网络记者、网络编辑和网络经营人才,中国的新闻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从新闻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予以改进。并且提出了培养新媒体传播人才,必须创新课程模块教学,优化课程设置;实行双专业双学位制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注重双语教学,实现培养国际性新闻传播人才的战略目标。
国内学者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研究主题集中在新闻人才的培养上,未能涵盖新媒体人才的全部范围;二是研究者集中分布在杭州和郑州两个城市的高校,其他地区少有涉及此领域的研究者;三是对我国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侧重于现状描述和总结,虽然都有问题分析,但是所提出的解决思路基本上都是泛泛而谈;四是对新媒体的认识不够全面,甚至把新媒体人才等同于网络新闻人才,缺乏对3G等其他新技术的认识。
二、国外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国际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对比较成熟,对高等教育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有许多理论和实践成果。美国的密苏里大学、德国的包豪斯大学、日本的同志社大学、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学等都积极探索新媒体人才培养问题,并通过多次改革确立了各自富有特色的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日本同志社大学媒体学系选择的是一条重学轻术的发展道路,他们把“媒体批判”作为新媒体教育和理论研究的起点。经过多次院系重组以及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日本同志社大学媒体学系形成了媒体和大学双轨并行的教育体制。
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对于新媒体传播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缺乏完善合理的分析框架,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也比较单一,因此,难以得出富有建设性的研究成果。而国外对新媒体传播与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卓有成效的。
三、我国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市场化、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要立足国际背景与国内环境,把新媒体传播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纵向上,按照时间顺序,对我国的媒体高等教育和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在横向上,深入研究我国新媒体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主要研究的重点工作,一是新媒体传播管理人才的培养状况、需求状况调查。主要对目前新媒体传播管理人才培养和需求的宏观层次以及就业岗位进行工作分析,研究拟采用实地检测等形式,获取四方面资料:现有新媒体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现实工作对新媒体传播管理人才需求行业内部层次;各层次工作对新媒体传播管理人才的技能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情况;国内部分知名大学新媒体传播管理人才的培养条件及教学管理状况。
二是提出与构建新的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要对“人才培养模式”重新进行界定,把此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重新加以阐释。在环境分析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采取“3+4”模式,即三大培养主体:学校、企业、合作实习科研单位;四大培养环节:专业和招生设置、培养方案、教育实践、需求反馈。
三是提出了完善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如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重视新媒体传播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和健全个性培养,积极开展实施弹性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制度,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推行新媒体传播与管理人才培养需求的全面质量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变革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