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世荣:健康人生 从美丽做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世荣:健康人生 从美丽做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更是一个创造美丽奇迹的地方――

重庆凤天大道,一幢被绿荫、鲜花、小径环绕的现代化整形美容大楼,静静地坐落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新门诊大楼旁。

大楼门口挂着几块醒目的牌子――“国家重点学科”“泛亚洲面部整形美容学会中国分会”“中韩整形外科研究所”……让人不禁心生好奇。走进楼内,迎面看见“健康人生,从美丽做起”几个大字,舒缓轻松的音乐,宽敞明亮的大厅,面带微笑的导医小姐,整洁舒适的候诊区域,造型典雅的室内景观,让人们以为走进了星级宾馆。

这里就是拥有12间世界顶级专业手术室,100多张病床,当今全球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美容设备最先进、诊疗项目最全面、医疗环境最优越,也是全国综合性大医院中唯一的整形美容外科医院――西南整形美容外科医院。

追求美丽 从锅炉兵到白衣天使

走进这座环境优美的整形美容楼,记者的眼睛似乎不够用了。在拥有如此高学术地位的同时,整形美容外科还有着丰富多彩的学科文化,这不禁让人对这一切的缔造者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不期然间,一曲悠扬的二胡独奏飘入耳中,如歌如诉,让人有种不知身在何处的错位感觉。循声走去,记者发现音乐是从主任办公室传来的。随行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演奏者就是李世荣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李世荣究竟何许人也?记者信步走进这间办公室,一位英姿勃发、身着白大褂的军人正沉浸在演奏中。环顾这件办公室,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遒劲张扬,落款“世荣书”;书架里摆放着二十多把二胡,样式、材质各不相同。发觉有人进来,他才赶紧把手中的二胡放下,站起身来,热情地握住记者的双手。正如有人形容的那样,李世荣――挺拔而不张扬、激昂而不轻狂。

在他身上,光环无数――“泛亚洲太平洋地区面部整形美容外科学会(PPAFPRS)常务理事兼中国区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会长”“日本美容外科学会名誉主席”“日本抽脂协会名誉主席”“韩国仁济医科大学名誉教授”。先后获省、市、军队科技成果奖20余项,获国家专利8项,承担省、部级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

寒暄了几句,记者得知,这些书法作品确实是李世荣所书,而二胡也是他所收藏。目前,他已多次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常务理事,经常受邀与国内知名二胡演奏家同台演出,也是国内有名的二胡收藏家。

这位医者、乐者就是这样将医术和艺术融为一体,用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双手,把美丽和健康带给世人,带给社会!

李世荣出生于江苏农村,幼时家境贫困,经常连饭都吃不饱,但贫瘠的物质生活却没有阻挡他对美的追求。6岁那年,为了学胡,李世荣将家中省吃俭用的粮食背着步行30里,在县城换了两元钱,但依旧买不起一把二胡。但这个6岁的孩子太想要这把二胡,抹着眼泪不肯回家。店主感动了,将二胡半卖半送给了他。从那时起,几乎无师自通的他一放学就会拿起二胡拉上几下。再大了点,他又喜欢上了书法,一有时间就拿起毛笔练上几幅字。其实,那不叫毛笔,而是李世荣用一根筷子绑根鸡毛自制的。没有纸就去学校收旧报纸,买不起墨水,就打碗水,往里滴一滴墨水,有一点颜色就可以了。

16岁那年,李世荣刚初中毕业,就参军到了部队,来到86医院。用他的话说,“到部队有饭吃,至少能吃饱吧。”刚到部队,他本以为能神气地手握钢枪,或者凭自己的艺术功底,至少能搞宣传,可没想到领导却安排他做了一名锅炉兵。

回忆起那段岁月,李世荣十分感慨:“每天看到医护人员穿着白大褂从锅炉房走过,自己心里痒痒的,很羡慕。心里想我这一辈子要有机会穿上白大褂,那就值了。”

没想到,这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当时的医院领导慧眼识珠,发现了这个小小锅炉兵的天赋,把他送到医院护训队去学护士。这是第一批护训队,而少年李世荣又是在护训队中表现最拔尖的,每次考试都是优秀。没用多久,他就被领导安排到手术室当护士。1972年,表现优秀、文化底子好的李世荣被单位推荐到第七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前身)军医系学习。

初中时,李世荣就是宣传队的主力干将,到了军校之后,他更是当仁不让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学校乐队队长。但丰富的课余生活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业,那几年,他几乎每门功课都是优秀,毕业时,被我国烧伤医学界泰斗黎鳌院士要到了后来鼎鼎大名的“模范烧伤科”工作。

就这样,李世荣完成了从一个农村少年,到锅炉兵,再到白衣天使的蜕变。

其实,当时很少有人愿意到烧伤科工作。因为那里环境不好,又脏又臭。然而,李世荣却沉下心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烧伤的诊治中。最初几年里,他几乎吃在病房里,睡在病员旁,收治一位危重病人时曾几天几夜不合眼,忍着恶臭整天换药,每个时辰记录临床指标,认真仔细观察创面病情变化。很快,他成了临床骨干。

然而,不安分的李世荣最喜欢的方向却是当时并不热门的烧伤整形。为了提高整形技术,他专门申请去学习了显微外科技术,并到北京学习了整形手术技巧。

10年里,李世荣所有的艺术细胞像一粒粒种子一样,在烧伤整形这个医学专业上生根发芽,快速生长。一个个被“火魔”肆虐过的烧伤患者被他那双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手整形成功,极大改善了生活质量。

“我一生都忘不了黎鳌院士对我的培养。”谈起自己的恩师,李世荣满怀感激之情,“黎院士不但无私地传授医疗技术,还教会我做人之道:诚实、正直、奉献。”

正因为这样,从业以来,李世荣从来没有一例失败的手术。他说,每一例手术对医生来讲都是一次考验,作为一名称职的整形医生首先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与过硬的技术。这也是黎鳌院士教给他的。

一穷二白 充满艰辛的创业之路

1988年,为适应学科专业发展,第三军医大学决定首先在西南医院成立整形美容外科。如今,整形美容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既时尚又普通的大众消费形式,并且越是发达地区,整形美容就越普遍。

根据2010年英国国家关怀标准委员会( NCSC )公布的调查数字:英国爱美女性每年花在整形整容手术中的费用比5年前翻了1.5 番,达3.25亿英镑。

然而,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到10年,很多人认为整形美容是资产阶级腐朽的东西。时任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的黎鳌院士以及当时的院领导,克服重重阻力,使整形美容外科建科立项得以顺利通过。

院党委坚持新学科领导必须年富力强、勇于挑战、敢于创新,如此才能打开局面。就这样,敢说敢干、聪明手巧,年仅32岁的熟悉整形美容专业的主治医师李世荣被任命为新组建的整形美容外科主任,成为全军医院最年轻的科主任。同时,医院决定,调口腔颌面外科梁邵华副教授,樊东力医师协助李世荣创建成立整形外科,调急诊科护士周娟护士长,调心内科护士李秀华、急诊科护士黄国琼为整形科护士,刚毕业的军医系本科生王珍祥分配到整形科任医生,医技班专科生杨建林分配到整形科当技术员。几个月后,军医系本科生毋巨龙来到了整形美容外科。

1988年12月23日,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宣告成立!

事实证明,院领导及院党委的主张英明正确,为整形美容这个新建、新兴学科选择了一位优秀的学科带路人。然而,创业之初到底有多苦,我们只能从这几位元老的只言片语里体会。

成立之初,该科被安排在烧伤楼的负二楼,5张旧的钢丝床,7张旧椅子及板凳就是那时的全部家当。由于负二楼的环境常年脏乱差,楼内老鼠成群结队,表演赛跑;蟑螂横冲直撞,到处爬行;墙上密布蜘蛛网,就像缠丝洞;房间霉味扑鼻,潮湿难闻。第一次全科会议时椅子不够坐,大家只能靠着钢丝床沿半蹲半坐。没有资金,大家自掏腰包凑了300块钱,买了一堆瓜子花生和几瓶招待领导的汽水。

在这样的环境下,李世荣给大家讲了三个主题:第一,条件再差,我们也要建设好整形外科,要在短时间内开始收治病人;第二,注重理论学术,多看整形专业书籍,从理论上充实提高;第三,病房要整洁有序,科室要充满人文气氛。大家要齐心协力,打扫房间,让病房面貌焕然一新,并寻找病床及桌椅板凳,没有新的旧的也要。

记者在整形美容外科看到了一份珍藏病例。这份工工整整的病例上记录了该科收治的第一位病人的详细情况。

台湾有位褥疮患者,在国内外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很差,最后听人介绍,主动联系到刚成立两年的美容整形外科住院治疗。刚来时,他的创面感染严重,恶臭难忍。住院3个月时间里,李世荣带领大家想出了多种新方法,消除感染坏死物,直至新鲜肉芽出现。随后,组织技术骨干组成治疗小组,一次性手术完整治疗了褥疮残余创面。

消息传开,全国各地的慕名者也接踵而来,甚至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患者。这给李世荣和同事们提供了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

“我追求美,我要让西南医院整形美容科成为放飞美丽的地方!”李世荣这样说,也努力向自己的目标奋进。

过五关斩六将 科室水平整体跃升

李世荣的案头放着一本厚厚的《现代美容整形外科学》,这可是本大部头,足足有400万字,是由他编写的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新、覆盖面最广的美容整形专著,是美容整形专业医师的必读教材。

目前,他正在主持编撰《中国整形美容史》,共4卷,近千万字,力求全面、客观、系统地反映我国整形美容历史,出版后对我国整形界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

对李世荣来说,编写这两套丛书不仅是对自己多年工作的总结,对中国美容整形外科的全面梳理,更是了却自己多年的夙愿。

建科伊始,有两位来自上海的教授,在参观完西南医院后,轻描淡写地说:“你们的烧伤科我服,可整形就太差了,而且你们西南地区连一本书也没有。”要强的李世荣听到后只觉热血沸腾,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干出成就。”

“如今,我们西南不仅有了全国、全世界最好的美容整形医院,而且有了中国最大、最权威的专业书。”李世荣自豪地说。

24年不过历史长河的一个浪花,但对整形美容外科来说,则是让人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特别是最初的几年,李世荣带领全科人员过五关斩六将,克服种种困难才有了今天的辉煌。

随着医疗市场的扩大,美容整形病员数量快速增长,人们对保持容颜的要求不断提高。精心的皮肤保养,特色突出的纹眉纹眼线,微创环境下祛除斑痣,专业机构肯定优于散兵游摊,但当时仅有少数人看出了端倪,李世荣便是其中之一。

“成立两年多,我们挣来78000块钱。看到这些钱,我高兴了,心想一定要把生活美容发展一下。”1991年,李世荣说服了院领导,在西南医院的临街房二楼租了一层,打造了规模达200平方米,能够开展纹刺技术、皮肤保养与护理、体形塑造、激光或电凝祛除面部斑痣的生活美容厅,李世荣和他的团队成为中国当时最早吃螃蟹的一批人!

这件事当时受到很多非议。有人说,这是搞乌七八糟。但李世荣却说,整形美容也是治病救人,军队医院同样需要整形美容,特别是在处理战创伤上会让我们的军人因此受益。实践证明,他开了整形美容的先河,同时这样的盈利项目也为科室发展带来了很多便利。

在李世荣带领下,整形美容外科的名气越来越大,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如今,西南地区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一些重量级整形美容行业大会召开的首选地,在国际整形舞台上赢得尊重。前不久在成都召开的国际美容整形大会,李世荣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与会人员达1200多人,其盛况在全球范围内也是罕见的。

2011年9月,韩国美容整形外科学会聘请李世荣为名誉会长,这是该学会有史以来第一次聘请外国教授作为名誉会长。在韩国,整形美容界主要有两大主流协会,一个是韩国整形重建外科学会,另一个是韩国美容外科学会。此前,李世荣刚刚获得韩国美容外科学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在中国,能够双殊集于一身,可谓是第一人。

特别是,李世荣办公室里有一套独特的邮票。那是日本特意制作发行的,里面的头像正是他本人。在日本,无论业界专家还是民间人士,都视他为国际一流大腕。他也担任了日本美容协会名誉主席、日本抽脂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务。

这些荣誉不仅属于李世荣个人,更属于整形美容外科全体医护人员!

高超技术 给无数人送去美丽

“求美者”,这个词是李世荣创造的。他认为,这些前来求医的人不是病人,只是因为对美丽的追求才来到这里。别看这个小小的称谓,却使前来“求美”的人们放松了心情,更好地配合治疗。

成都一位14岁的小女孩,在全国画展中屡次获奖,被国内美术界称为小画家。然而,她家中一次意外的煤气爆炸,使小女孩的一双手失去了功能,也给了她人生毁灭性的打击。带着唯一的希望,家人带着小女孩找到李世荣。

然而,正当李世荣为她办理住院手续时,小女孩却不见了。原来,陷入绝望的女孩站在公路边,正伺机撞汽车以求解脱。李世荣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鼓舞小女孩,并亲自为她做了整形手术。手术成功了,小女孩的双手机能得到了恢复,一个画家的梦想得以延续。小女孩80多岁的奶奶激动得热泪盈眶,小女孩泣不成声地对李世荣说:“李主任,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川、渝两地一时轰动,西部整形美容界为之注目。

“不少人都认为韩国的整形是最好的,很多人还不远万里慕名而去,实际上,这是大家的认识误区。”李世荣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深入,中国整形业很多项目已经不比韩国差,甚至超过了韩国的水平。他们率先在国内开展小切口隆乳术、改良后新方法面部除皱术等新技术、新业务,在国内整形美容界击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冲击波。

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个关于“PK”的故事,让人心生敬佩。

在一次西部某省美容协会举办的学术会议上,汇集了国内业界精英。当时韩、日式整形美容在中国大行其道。韩国专家傲慢地走上讲台,夸夸其谈,对中国的整形美容不屑一提,整个会场一片寂静。

轮到李世荣发言了,他大步流星走上讲台,面对台下几百位听众,铿锵有力地责问韩国专家:“你们韩国整形美容有什么了不起,你们的许多东西还是在中国学的。你们谁不服就上台来和我讨论!”望着眼前这个气宇轩昂的中国人,韩国专家一言不发。顷刻,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从中国人的座位间响起,席卷了整个会场。

李世荣的底气来自他深厚的整形美容功力,更来自他和团队全体人员在整形美容外科领域取得的成绩!

短小是男性最痛苦的隐私。如何以微创方法延长长度,恢复男人自信,是一道非常困难的临床课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人咨询短小问题,引起李世荣的重视。3个月里,他没日没夜地在解剖室,研究解剖基础,发现短小与不全的原因,并找到损伤小,见效快的手术方法,经临床实验,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在准确简洁的手术后,能够延长3~5cm。同时,他在国际上率先采用阴囊皮瓣覆盖延长的海绵体做延长术,该在美国PRS杂志上,并于2007年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数字化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如今,整形美容外科在美容整形与并发症处理的临床研究、显微外科在整形临床的应用、病理性瘢痕临床治疗及基础与药理学研究、烧创伤后畸形残肢的外形重建和功能修复、急诊创伤中的美容外科技术、慢性顽固性创面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体表肿瘤外科治疗与器官重建、面部轮廓的美容整形、微创美容技术、皮肤年轻化临床医疗等方面已经达到世界水平。

记者了解到,很多大腕明星都曾经是这里的顾客,还纷纷推荐自己的好友前去咨询洽谈整形事宜。

2006年,整形美容外科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对全世界现场直播一个巨大神经纤维瘤的切除手术。患者郭某32岁,可身上这个瘤子却已经长了31年,重达60多公斤,像巨大的橡皮圈包裹着他的躯体。他跑遍全国44家大医院,但由于肿瘤内血管密布,手术风险极大,许多大城市的专家教授见了都纷纷摇头。2006年,他抱着一线希望来到了西南医院。经过会诊,明确诊断为巨大神经纤维瘤,肿瘤贴近脊柱,是否进入脊柱内压迫神经不可知;巨大肿瘤内血管密布,血窦密集,切除肿瘤后容易失血过多;止血困难,容易引起酸碱平衡紊乱,导致脏器功能衰竭。专家们认为,这是罕见的高难度手术,危险大,挑战强。这一刻,李世荣作为军人勇敢的一面显现了出来,毫不犹豫地决定为他做手术。

媒体知道后,纷纷前来采访,重庆卫视坚持现场直播手术过程。经过慎重考虑,李世荣组织了精兵强将――王珍祥、毋巨龙、杨东运等人,用了5个小时,切下坏死脓肿腔肿瘤,清除感染灶和部分巨大的瘤体。病人很快康复,满意出院。术后,整形外科唯一的院士张涤生专门来信表示祝贺,给予高度评价。

如今,整形美容外科在国内已拥有四个第一。学术地位第一:全国唯一的两家整形美容国家重点学科;规模第一:新落成的整形美容楼占地面积2.5万平方,是目前世界上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整形美容专科医院;技术第一:李世荣的各项著作是目前国内整形美容从业人员必读的教材;设备第一:采用的整套德国进口仪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

多姿多彩 红色军医文化创造辉煌

也许少有幸福感这么高的团队了,特别是在以高压力著称的医疗行业。前不久,一位国家卫生部的领导借到重庆参加会议的空隙慕名前来整形美容外科参观。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没想到在国内整形界有如此大规模及高水平的整形美容专科医院,没想到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的学科文化建设成就如此之大,值得在全国卫生系统大力推广。”

无独有偶,不久前,总政歌舞团组织一批军旅艺术家来到第三军医大学表演慰问。听说整形美容外科文化工作搞得好,他们就借演出间隙来到该科,想与该科一起“玩一玩”。结果,第一个上场的李世荣一首二胡独奏就把艺术家们“镇”住了。接下来,医护人员们大显神通,歌舞、小品,令人目不暇接。两个小时下来,一同前来的歌唱家董文华感叹道,“我走遍大江南北,还从来没有见过文化氛围这么浓的单位。你们不仅会唱、会跳、会玩乐器,还会开刀,我服了!”

整形美容外科是一个以创造“美”为出发点的科室,按照该科人的理解,创造美就必须有文化的底蕴,文化底蕴越高,创造能力才会强。从建科一开始,李世荣就这么要求自己的医护人员。而他更是以身作则,发挥自己多年搞文艺宣传工作的长处,让艺术氛围融入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当中。那时,科室以年轻人为主,个个生龙活虎,上班工作勤奋认真,下班后拉拉琴,跳跳舞,扳手腕,练书法。虽然身处地下室,但春节晚会却年年搞,从8个人到100多人,一搞就是24年・・・・・・科室充满欢歌笑语,同事团结融洽。

前不久,李世荣到武汉某大学做了一场学术文化建设报告会。听完报告后,会场掌声雷动。这个大学的领导拉着李世荣感动地说,“这是我从没听到过的报告。我要把你的报告做成光盘,给全体师生每人一份,让他们学习一下你们的文化工作是怎么搞的。”

“别小看这些工作,它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体会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温馨。因此,我们的幸福指数很高,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里。这些年,就连清洁工人也都是一直跟着我们。”毋巨龙告诉记者。

这些年来,该科的教育、科研、护理,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仅今年,该科又获得了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他们确实是通过学科文化带动了全科的发展与进步。

2012年8月15日,国家卫生部美容与整形医师定期考核专家委员会成立,并在全国范围遴选出21位专家委员,由李世荣教授担任主任委员。这是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等国家一级学会对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医院工作的肯定,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卫生部对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医院的高度认可。

这一刻,记者深刻体会到,把“为军旗增光彩、为民众除病痛,为世界添美丽”作为共同追求的西南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医院,必将继续秉承这样的精神和追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