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及其传承与保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及其传承与保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侗族聚居于黔、湘、桂三省交界的毗邻区域,总人口有296.03万人(2000年“五普”数据),被誉为中国侗乡。而贵州省黎平县就位于这方钟灵毓神奇疆域的中心腹地,其侗乡府级建制历史最早,至今已有595年的历史。它以丰富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民间文学艺术文化和区位优势而成为侗乡腹地。

神奇侗乡黎平县又位于贵州省东南边缘,全县辖25个乡镇,总人口50余万人,其中侗族人口33.7324万人(2006年黎平县公安局人口年报数据)。黎平县是以侗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聚居的侗族为全国之最,即规模最大,又最有特色,侗族传统文化保存得最为完好,故被誉为“侗乡之都”。

一、侗族主要传统节日现状

黎平侗族以节庆活动的丰富多彩而著称全国,每年的节日集会上百次,大的节日集会多达20余次,月月有节,是“百节之乡”。影响较大的节日主要有:正月“祭萨节”“千三欢聚节”二月“赶社节”三月“花炮”“斗牛节”“摔跤节”;四月“乌饭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天赐节”;七月“祭祖”;八月“赶歌坪”“泥人节”“芦笙节”;九月“鱼冻节”;十月“祖宗节”;十一月“平安节”;十二月“过侗年”。素有“大节三六九,小节月月有”之称。

有的节日虽然名称和意义相同,但过节的时间有差异,内容各具特色,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庆贺丰收;有的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有的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有的为了宗教活动。但无论怎样,侗族节庆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任何节日都是民俗大展示和歌舞艺术大表演。

二、侗族传统节日的价值分析

侗族传统节日是一种具有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无形文化遗产,它贯穿于侗族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发展的进程,并深深影响着侗族的发展,对其价值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其文化的精华,把握新时期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向,在经济建设和旅游开发中合理利用和开发侗族传统节日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历史价值。侗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侗族传统节日也伴随着历史走过几千年,它记载着侗族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力量及愉悦的心情,表现了侗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勇敢,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民族。其历史渊源值得探究。

(2)文化价值。侗族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资源巨大,主要体现在民族音乐、舞蹈、戏曲、艺术、服饰、饮食、习俗、祭祀等方面。其文化底蕴深厚、古朴、传统、而富传奇色彩,是所有侗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综合了所有的侗族文化价值取向。

(3)艺术价值。侗族传统节日是侗族人民世代相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歌舞、表演、戏曲、乐器、服饰表演等为一体,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是艺术总结的盛会。节日里的侗族大歌是世界级的精品音乐文化,是无伴奏无指挥多声部的音乐,在世界民间音乐中,其艺术价值就体现在它自成一体的无伴奏多声部系统,完好的保存了它的原真性;其表演艺术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源于生活或是某一种劳动动作的体现;表演古朴,道具原始,乐器独特;节日里的精美服饰具有很高的美学和艺术价值。

(4)旅游价值。在经济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许多人对民族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已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的旅游形式。而神秘、独特、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资源,无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乡土文化旅游者。有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民间特色乡土游,而黎平侗族正是这样的旅游地,这里的侗族节日文化保持着她的原生性和完整性。由于相对的封闭,受到外界的影响不是很大,这对侗族的传统节日为侗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可行性前提条件,使侗族传统节日成为旅游项目而成为可能。因此,开发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对乡土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三、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1)传统节日与民间艺术和习俗相结合地保护。传统节日推动着民间艺术和习俗的发展变化,而民间艺术和习俗又是传统节日的载体,没有歌舞表演和风土人情的节日是缺乏灵魂的,没有民族节日作为民族艺术的平台,民间艺术也就得不到完整的展示、演示和保存。一是传统节日与民族歌舞相结合;二是传统节日与侗族服饰相结合;三是传统节日与侗族特色饮食文化相结合。

侗族传统节日是与侗族歌舞、侗族服饰以及侗族饮食文化等相伴相随的,离开了传统节日文化,这些也就失去了其存在和展示的空间。如果民族传统节日一旦消失,侗族的其他文化也就失去了它所展示的舞台,侗族大歌、舞蹈、戏曲、民族服饰、侗族饮食等文化的失传也就可想而知。

(2)尊重民族信仰,保护传统节日。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许多的传统节日都与民间信仰有关。在侗族传统的节日里,多数起源于民间信仰中的祭祀活动,更多的节日则在传承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包含信仰观念的民俗活动。如“祭萨”“赶社”“吃新”“千三节”等,这些古老的民间信仰构成了侗族传统节日形成与传承的独特文化生态。因此,尊重民族信仰,实际上也就合理地保护了民族的传统节日。

(3)积极开展传统节日的普查与宣传工作。普查统计与宣传是对民族传统节日进行有效保护是对濒危的少数民族节日进行抢救的基础。开展普查统计的目的在于摸清本县境内的民族传统节日有哪些?主要的类别和形态、蕴藏的情况、分布的村寨、传承的范围、演变情况以及节日的历史背景。如今,侗族传统节日面临着被演变的命运,所以很有必要进行普查统计。可以通过当地广播电视媒体、各种报纸杂志、大幅宣传画等,以及开展民族节日采风活动、举办民族节日摄影和美术大赛、旅游产品推介等途径加强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使得传统的节日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来增强影响力。

(4)建立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机制。作为全国最大、以节日之多而著称全国的侗族县,可以率先积极探索一个对民族节日文化进行保护的模式,以更好地对民族传统节日进行保护。一是立法保护,即用条例规定的方式对侗族节日进行保护;二是行政保护,即县一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和民族特点制定有关侗族传统节日文化保护的“办法”或“规定”;三是形成民间自然保护模式,即在节日到来之时,要引导侗族人开展原生态农家乐,引起侗族人对节日的重视,并提前为节日的到来而做充分准备。四是在不改变原生态的基础上,对大型的集体性节日活动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并给予资金上的扶持,及每年可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侗族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此外,就是对后人进行教育。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保护措施”条款中对“传承”加上“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说明,这意味着“教育”是“传承”机制的重要手段。这样,传统的节日文化才会“世代相传”下去。

(5)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传承,需要的是提高认识,将传统节日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申报为地区级、国家级以及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传统节日列为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不仅仅是保护节日的文化特色,更是提升传统节日经济的竞争力。在我国,有的传统节日往往被国人淡忘,传统节日经济在我国反而不如西方节日经济有竞争力,这是就我们传统节日得不到很好保护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