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打破格式,积蓄势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打破格式,积蓄势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节语文课伊始,如何用有效的导入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多教师关心的话题;因为好的导入语可以如箭矢让学生能够直中学习目标,可以似战场的号角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心理准备,从而顺利地完成新课程的学习。

二、高效的课堂导入语的特点体现在

(一)自然流露,打破形式的束缚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这是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导入语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否则就会显得生硬滞涩。所以课程的切入必须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能力状况和情感发展,然后再确定导入语的内容和形式,以最优化的教育策略来完成教学目标,

宁鸿彬老师执教《皇帝的新装》的导入: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板书: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作者安徒生。下面默读“提示”第一段,读后请大家说说你认为介绍作者这部分内容,应该抓住几个要点。

(众生看书,片刻举手。)

生:我认为应该抓住五点:名,安徒生;时,19世纪;地,丹麦;评,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师:很好!下面准备读课文。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形式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导入的形式可以很精彩。但是宁鸿彬老师却反其道而行之,开门见山。名师的专业功底和人文底蕴都是很深厚的,但为何这节课的导入语如此质朴无华。

其实,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是课堂生命高质量的终极追求。为了课堂过程的高效率、课堂生命的高质量,宁鸿彬老师摒弃花哨的导入形式,舍弃了不必要的枝蔓语言。这种直白,是一种铅华洗尽的质朴,是那种为了煽情而设计振聋发聩呐喊所达不到的境界。

(二)直击重点,舍弃华而不实的技巧

余映潮老师执教的《散步》导入语:

大家看一看大屏幕,一起读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篇美文,一篇很美很精致的散文。我们有三项阅读活动,读一下:理解文意 朗读活动 品味语言。

散文的美在于语言。余映潮老师并没有连篇累牍的语言渲染,而是用诗意的语言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一段富有韵味的导入语,并且每一个短句都紧扣文本,在学生的脑海中铺陈出一幅南方早春的优美画卷。学生在这样的语言中很快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让学生在文本的框架内有了美好的想象。于是散文美好主题的揭示就水到渠成了。

(三)新颖活泼,但要避免空洞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四)挖掘内涵,提升导入语的文化含量

语文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外,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充实学生的心灵,提升人文素养。所以如果教师在解读文本上能够有宏阔的历史视野与现代意识,那么精神与语言就会得以共生。教师底蕴深厚,解读文本时就会有独到的功力。不仅是就文本读文本,而是细察文本内涵、还原其本源,从文化的角度拓展文本外延,超越文本。而作为教学第一环节的导入语更能体现这一特质。

(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阐释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导入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以导入语的设计应该紧扣文本的主题、内容、形式等元素,密切联系学情,充分运用教师的教学智慧,只有这样,课堂的导入语才有可能精彩而与众不同。

韩军老师《与朱元思书》的课堂实录:

师:请一位同学把课题写在黑板上。(生纷纷举手)

师:我找一位没有举手的。(指一位同学)就是你吧。你为什么没有举手?

生:我字写得不好。

师:没关系。没有谁不练习就把字写好的。练习练习吧。(生上台板书)

师:字写得蛮可以嘛,虽然不能说漂亮,但是笔顺都对,间架结构都合理。要努力,大胆些,敢于表现,才有成功。(生欲回去)师:先不要走。当老师还没有当完呢,给大家解释一下课题呀。

生:和……朱元思写信。

师:“与”有“和”的意思,但这里应解释为“给”;“书”解释得很好,在这里是名词,“信”的意思。

生:给朱元思的信。

……

其实,不仅仅是韩军老师的导语设计案例,从宁鸿彬老师、余映潮老师、于漪老师和赵富良等老师的案例中都可以看出来,把学生的认知需求、参与需要放在第一位才有可能积极的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为一节好课积蓄势能

名师们会用各种或新颖或经典的方式来体现对导入语的重视,其形式往往打破一般人的常规思维,不囿于已有的、别人使用过的方法,这是他们自己的教育智慧,但是他们的出发点都一致地指向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课堂教学的圆满而积蓄势能。

从名师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汲取他们高屋建瓴的教育理念与思想,并为自己所用,使自己的课堂也能呈现出高效而匠心独运课堂导入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