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初中语文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初中语文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个性化教学,就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为目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策略,以教师个性化的教为主要教学过程的活动。个性化教学的精神主旨在于尊重个体的个性,尽可能地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使教学活动更适应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那么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及自己的个性,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实施个性化教学呢?

一、教学风格个性化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首先,教师必须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善自身素质,并且能够以自身的阅读实践引领学生增加自身的阅读量。其次,教师必须大胆地发挥展示自己的教学特点。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用个人的人格魅力去赢取学生的欢迎和青睐。

二、教材处理独特化

独特的教材处理往往是教学成功的前提,也是衡量教学个性化的重要标准。教材处理应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这里的“异”其实就是教师个性的体现,语文老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处理、使用教材”。

1.教师自主地解释和评价教材

“教师越是能够自主地解释教材和客观地评价教材,学生学习教材就会越自觉,从教材中获得的就会越多。”因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独特解释时,教师的教学很自然地便充满激情,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才能更容易地感染学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教师自主地评价教材,不惟教材是尊,这是一种教材使用观念上的大转变,教师自主地解释和评价教材,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

2.根据需要,可以补充课文以外的文章和音像资料

补充课文以外的文章和音像资料,让学生跳出语文教材自身的限制,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这种补充。我认为,不单单是不同作家同类作品,同一作家不同作品和文学改编影视作品等的补充,而更应该是一种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引发学生争鸣等的补充。

3.以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为前提

教师对语文教材的各种形式的处理,其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到对教材本身理解和把握上。只有以教师的理解和把握为前提,其他对教材的各种形式的处理运用,才可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师的自主教学,才能真正给师生以真正的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

三、教学方法活动化

学科教学的活动化,是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主动参与活动,主动探索学习规律,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语文教学应提倡活动化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张扬,让学生能力在活动中提高,让师生的情感在活动中贴近。

1.活动方式的设计

在活动内容的选择方面,要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要求老师学会调控和分配。什么知识需要老师精讲,哪些内容要让学生自己演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和慎重选择。重点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的玩乐中巩固。难点可以让学生说说练练,学生感兴趣的可以让他们唱唱演演。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进行语言实践。

2.活动时空的开拓

课堂活动的时空是有限的,高超的教学应该是立足课堂活动的点,引导学生多方面往外拓展,通过活动内容的开发,活动兴趣的延续,活动场景的转换,开拓课堂学习的时空。让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3.活动时机的把握

同样形式的学习活动的组织,时机不同,效果迥然不同。我们要在学生需要和期待时组织,在学生明确目标,掌握要令时组织,在学生困惑和疑问时组织,在学生厌倦一种形式的学习时适时转换,组织新的活动。

四、教学设计情境化

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呢?

1.导入情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教学中可以运用问题导入,故事导入,扮演角色,诗词导入等方式进行。

2.课堂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的关键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全部主动能力,理解课文,掌握各种语文能力。情境的创设主要包括:创设一种生活情境,创设一种表演情境,创设一种音乐情境,创设一种竞争情境,创设一种创造情境等。

五、师生对话的平等化

师生关系的平等,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在教学过程中地位的平等。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这种环境。

1.教师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使师生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师生互动的前提,也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在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评价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

2.教师必须摆正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

新课程理念中有一句话:“教师要做学生的伴游,而不仅仅是导游。”所谓“伴游”,就是要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习当中与学生同甘共苦;所谓“导游”,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排疑解难。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核心,“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教育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教师要服务于学生,必须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没有教学个性,就没有课堂的生命。且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新天地,其主导作用关键是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大胆地创新,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才能为新时期培养更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