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模式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Humboldt)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中首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1810年,随着柏林大学成立,科研开始被引入大学教学体系,研究型教学模式得以建立,而这一模式在德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正是19世纪德国迎来科技与经济空前发展并成为继法国之后的世界高等教育先驱的主要原因。20世纪初,美国开始效仿德国,注重强化大学的科研职能,并逐步建立了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高水准的研究型大学。直到上世纪末,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完善仍然是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核心议题。研究型教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然而,与国外大学推行研究型教学的力度与效果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较大差距。迄今为止,我国除了部分研究型大学外,绝大多数大学中占主导的仍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不被重视。这与我国“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基于此,本文在《公司理财》本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推行研究型教学的意义及可供实施、并收效良好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实现研究型教学与传统《公司理财》本科教学的融合,促进学生公司财务理论及实践技能,并最终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
一、研究型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型教学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曹娟认为,所谓研究型教学是老师通过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学校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新颖的经验和表现具有个性特征的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实践活动。因此,研究型教学更注重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发展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是一种现代型的教学方法。同时,汪蕙、张文雪和袁德宁指出,研究型教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实行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有机结合,学生有机会参与研究工作,接触科技前沿,形成探索未知的视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或者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个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宽松环境,提供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创新的欲望;以学生为主体。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学科研的氛围中,老师和学生间才有相互交流。而卢德馨则认为研究型教学有开放式的、师生互动的、集成模式的以及任课老师可自主处理教学内容、考核和评价方式等特征。
(二)研究型教学的目标 曹娟认为实施研究型教学首先能够改观目前高校教学的不良现状,满足高校教改的迫切需要;其次,实施研究型教学能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再次,实施研究型教学对繁荣高校学术氛围、满足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特别意义;最后,实施研究型教学对加快高校生产、教学及厂家一体化建设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此以,张珂、孙红、张晓霞和吴玉厚还指出对于学生而言,研究型教学要达到六个主要目标:获得亲身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精神;培养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
(三)研究型教学的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研究型教学的实施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即教学模式的选择问题。教学模式是教学的标准形式,是教育思想、教学原理、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诸因素的高度概括,是从整体上思考教学过程的一种工具和方法。目前,人们关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主要有Seminar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项目课题训练模式等。其中,Seminar模式是中西方大学文科教学的最大不同,在seminar模式的教学中,学生发言与老师共同讨论,老师指导学生研究的方法,包括编排本学科非常重要的阅读文献,指导学生阅读,并指导学生撰写发言题目,组织学生讨论,并对发言的内容进行分析评论。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研究型大学推行本科生研究型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的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研究型教学的目标。此外,让学生有机会独立或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参与项目课题研究工作,可以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进行规范性训练,因此项目课题训练模式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高校本科生教育中研究型教学模式还有很多,如科技导师带动模式、学科竞赛参与模式、实践调研切入模式和学术社团活动模式等。
由于研究型教学的特殊性,在本科教学中实施这一教学模式有一定的难度。但在了解了研究型教学的主要内容后,不难发现研究型教学与本科传统教学之间有很多契合之处。
二、《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推行研究型教学的意义
(一)研究型教学可提升学生对课程实务知祝的掌握《公司理财》是一门与实务联系非常紧密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引入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深化对这一领域知识的理解。具体而言,《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的基础知识结构是基于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建立起来的,其涉及的主要研究方向与经济生活中公司层面的决策问题一一对应,如现代企业如何进行融资的问题(资本结构、IPO、增发配股和交叉上市等)、如何进行投资的问题(资本预算和重组并购等)、在企业增长后如何让股东分享剩余收益的问题(股利政策)、以及更广泛的公司治理问题等。这些研究方向正是实务领域公司时刻都在经历的经济事件,因此,单纯地传授学生课本理论知识已无法满足其对相关现实问题的浓厚兴趣,必须通过研究型教学引导学生对这些与实务相对应的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提升其对《公司理财》实务知识的掌握。
(二)研究型教学中学生可接触到课程的前沿理论知识《公司理财》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学科,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地扩展和加深,因此《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不能拘泥于初级教材的基础知识,而应在考虑学生接受程度的前提下引入相关的前沿理论知识。通过研究型教学,任课教师以专业的视角筛选和推荐难易适中的经典文献让学生查找并研读,从而令学生能在专业知识起步阶段就有机会接触学科最前沿的理论知识。经典文献的查找过程使得学生灵活掌握各种中英文期刊检索工具。而文献研读过程能起到优化理论知识结构、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敢于批判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创新的品质。更关键的是。研究型教学不仅包含了学生的文献研读过程,还应辅助于任课教师的课堂导读,如提出文献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回答,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等。由此构建一个系统的、环环相扣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将使得学生能在《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汲取更多的理论养分。
(三)研究型教学对理论与实务并重可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公司理财》理论的各个方向与现实公司所面临的问题或
决策是相互对应的,因此,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差异经常成为激发《公司理财》研究的切入点,而这些视角对于培养学生对理论与实务问题的逻辑思考是最具价值的、最有效率的手段。如理论中的股利政策与现实中公司普遍倾向于少分配股利的趋势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原因将成为一个很好的逻辑思维训练素材,这类例子在《公司理财》教学中比比皆是。尤其重要的是,在学生研读了相关文献后,任课教师的课堂导读将逐步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而在反复引导、不断认知的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塑造与巩固强化。因此,研究型教学对理论与实务并重的特点可以启发学生思想火花、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拓展其对现实和理论问题的理解。
三、《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推行研究型教学的模式选择
(一)经典文献研读 在学生掌握了《公司理财》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的学期中后段安排公司财务经典文献的研读工作。这一研究型教学模式,有几方面重点需要把握:
第一,任课教师应该将筛选的公司财务研究经典文献目录提供给学生,包括论文标题、作者、所发表刊物及发表年份等信息,这些文献可以是年份较早的过刊论文或是反映学科动态的最新论文,但筛选的原则有三个:(1)论文的难易程度适中,对大学本科生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至于遥不可及;(2)论文是能够反映公司财务某一研究方向发展脉络的关键性文献;(3)只选择那些发表于外文一类学术期刊的公司财务研究论文,因为这些一类刊物的论文多数具有观点新颖、思路清晰和论证明了的特征。
第二,任课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尝试查找公司财务文献的过程,使他们能够借此机会灵活地掌握学校图书馆提供的各种中英文期刊检索工具,而这一直是大学本科生比较欠缺的基本研究技能,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直到大学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时才第一次使用图书馆检索工具的局面,为培养规范性研究打下基础。
第三,任课教师应该“抓大放小”地关注学生对公司财务文献整体内容的理解与逻辑思考,这对《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推行研究型教学是否能够顺利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效至关重要。所谓“抓大”是指任课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文献如下几方面的理解,如能否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思路;作者为什么会关注这样一个研究问题;从现实和理论的角度看这一研究问题为什么值得探讨;作者提出研究问题后是怎样构建论文的分析框架的;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获得了什么重要发现或结论。而所谓的“放小”是指任课教师不宜期望全部学生都能完全“吃透”每篇公司财务经典文献,不宜过多纠缠于一些次要的、枝节性的或技术性的问题,如复杂的数理建模推导过程或高深的实证分析方法等。
(二)Seminar模式 Seminar模式是国外研究生课程最常采用的一种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本科教学中也经常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国内外高校交流的开展,这一教学模式在国内研究生教学中也获得了广泛共识,但在本科阶段采用这一模式的高校并不多见,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目前的本科教育中在校生规模太大。因此,笔者认为在太大的班级中不宜推广Seminar教学模式,而在人数低于50~60人的班级中可以尝试,30人以下的班级教学效果最佳。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推行Seminar教学模式若能与经典文献研读的模式整合将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完成了公司财务经典文献研读这一阶段的基础上,任课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每一篇论文进行深入的导读,如提出文献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合作讨论,并鼓励学生回答课堂问题,之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等。因此,经典文献研读与Seminar模式是两个相互承接、相互呼应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整合为一个“经典文献研读+Seminar”的系统研究教学型模式。课堂上与任课老师一起开展的Seminar模式不仅对学生的公司财务文献研读过程是一个督促,并且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在文献研读中的不足,改善学生的《公司理财》理论与实务知识结构并强化其逻辑思维能力。
(三)分组合作模式 分组合作模式也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目前已经在众多高校本科教学中较为普及的一种研究型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重点是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学习过程。在《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适当采用分组合作模式将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型教学方法,而为了避免“搭便车”的问题建议合理控制小组人数,笔者认为分组以3人为单元最佳。由于公司财务经典文献研读的过程对于本科学生而言是一个较具有突破性的大胆尝试,在具体实施之初学生可能会对阅读全英文的经典文献感到手足无措,对文献研读后的Seminar互动教学过程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在这种情形下引入分组合作模式,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悲观情绪和挫败感。基于教学实践的观察来看,分工合作本身并不会降低每个组员的学习效果,相反,大家在互动讨论和协调实施过程中会发现研读经典英文文献也并不是一个难以逾越的挑战,而学生以小组身份参与Seminar教学过程,也会变得更加有信心和乐于面对。
(四)参与课外课题研究模式 如果《公司理财》教学的任课教师本身研究方向也是在相似领域,则可以鼓励学生在认可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相关的项目课题研究工作。这种对学生研究能力进行的规范性训练是本科教学中非常有效的一种研究型教学模式。但当班级较大时这种模式的具体实施成本就比较高,因此。如果班级人数较多,建议基于学生自身兴趣的原则筛选一部分学生参与到任课老师的公司财务研究课题中来,在任课老师的带动下完成如问卷调查、资料数据搜集和文献整理等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难度更高的一些阶段性研究工作,如研究设计、数理分析、实证分析及撰写过程。
在参与《公司理财》任课教师的项目课题中,学生能够亲身经历一项公司财务研究自始至终是如何去实施的,例如,如何寻找有意思的财务研究问题;就某一财务研究问题现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哪些成果;新的财务研究要做出学术贡献在哪些方面还有突破的可能;在确定了财务研究问题后还会遇见一些怎样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如何去解决等。上述这些感受往往是传统《公司理财》本科教学无法给予学生的,只有提供“干中学”的机会才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规范性研究的内涵并掌握其基本技巧。
上述《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可供推行的几种研究型教学模式并非并列或择其一的选择,即任课教师可以就学生对《公司理财》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班级规模等具体情况,酌情选择其中一种作为《公司理财》本科教学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或者选择其中几种作为综合型研究教学模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是多元化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公司理财》本科教学中越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任课老师应该大胆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