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陪读爸爸和女儿的音乐梦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陪读爸爸和女儿的音乐梦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哭穷”策略

1991年11月,女儿孙同同出生了。孙生龙给女儿取名叫同同,包含着唯有认同才会不同的意思,孙生龙对女儿寄予了满满的希望。

1996年底,同同5岁了。孙生龙想给女儿报个音乐学习班,带着女儿到附近的儿童中心逛了一圈,孙生龙决定让同同学习小提琴。因为老师说小提琴是最难的,孙生龙想:只有选择最有挑战性的乐器,才能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让女儿喜欢上小提琴,孙生龙开始了自己的“盘算”。他有意无意地带同同去观看小提琴培训班的演出,看得同同蠢蠢欲动,然后趁热打铁,又带同同听了一场高水平的小提琴演奏会。从同同羡慕的神情中,孙生龙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听完演奏会,同同就迫不及待地告诉爸爸,她想拉小提琴。孙生龙偷笑着没有答理她。回到家,同同又缠着妈妈毛兰英,表达了对小提琴的喜爱。女儿爱学,毛兰英当然求之不得,就在她准备一口答应时,孙生龙把她拉到一边:“不能轻易答应她,轻易得到的东西,她不会珍惜,现在的孩子太缺乏恒心和毅力。我要让孩子养成轻易不开始,开始就不轻易放弃的优秀品格。”妻子问:“那你想怎么办?”“你不要插手,我自有办法。”孙生龙朝妻子神秘地一笑。

同同不依不饶地缠着爸爸嚷着要学琴,孙生龙假装很为难:“想学小提琴是好事,可是爸爸没有钱啊。”“我要学嘛……”同同急哭了,哭得很伤心。

孙生龙这时才抱起女儿,慈爱地看着她说:“宝宝,如果你真想学,爸爸再穷也会勒紧裤腰带让你学。但是你必须答应爸爸,除非学到最好,才可以停下来不学,你做得到吗?”同同含着眼泪笑了,大声答道:“爸爸,我一定学到最好。”

在孙生龙的不断鼓励下,女儿同同在小提琴学习上很少松懈。

2000年,同同三年级毕业,孙生龙原本计划让她放弃小提琴,全力为报考南京市外国语学校做准备。但就在那个暑假,事情却突然发生了转变。原本练着玩玩的孙同同,竟然得到了南京和上海几位小提琴专家的一致称赞,说这孩子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得到专家的肯定,孙生龙和女儿受宠若惊,但欣喜过后,他们却要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

是否要让女儿专业学小提琴摆在了全家人的面前,夫妻俩商议后,决定将这个决定权交给同同,并向她说明了专业学琴后将会面临的艰苦。两个星期后,同同郑重表示自己喜欢音乐,不想放弃小提琴。专业学琴的路子定了,孙生龙提醒女儿开弓没有回头箭,让女儿牢记“不轻易开始,不轻易放弃” 。女儿默默地点了点头。

从2000年9月底开始,每个周末,孙生龙都要陪同同从南京去上海上课,上完课之后当天又要赶回来,父女俩就这样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一年多。

2002年6月,11岁的孙同同以全国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插班读四年级。短暂的兴奋过后,全家人又面临一个新问题:谁去陪读?孙生龙半年前刚进入上海一家报社工作,任执行总编,年薪60万。夫妻俩拿出了两张白纸,分别在纸上列出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最终,孙生龙以贩过菜,做过裁缝和老师,当过记者和编辑,还做过领导的丰富经历高票胜出。在他俩看来,如果家长没有想法、没有办法,就没有能力把握好孩子的未来走向。在银行工作的毛兰英心甘情愿地说:“你见识广、思路开阔,能带给孩子更丰富的体验,培养孩子的艰巨任务交给你了,挣钱的事情就看我的吧!”妻子的话说得孙生龙眼眶泛红,他知道一家人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走了。

“好极了”与“糟透了”

当上陪读爸爸后,孙生龙笑着对身边的朋友说:“今后没有孙生龙了,只有同同爸爸。”孙生龙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帮助孩子在心里真正建立目标,让孩子养成始终服从于目标的习惯。

首先,如何帮孩子确立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呢?孙生龙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那就是不失时机地夸孩子。当同同获奖或是得到老师表扬时,孙生龙总会翘起大拇指,毫不吝惜地对女儿说:“宝宝,你是孙家的骄傲!你是我们这个院子里最优秀的孩子,你是天底下最难得的孩子。”孙生龙不仅在女儿面前夸,而且逢人就夸。渐渐的,身边的人都知道同同很优秀了,这样一来,同同走到哪里都是溢美之词,她越发自信了。

妻子提醒孙生龙:“你得注意分寸啊,这样容易让孩子自负。”孙生龙早有对策:“放心,我会让‘好极了’和‘糟透了’这两种声音交替出现。”

2007年底,怀着坚定音乐梦想的孙同同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向全世界顶尖的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进军!那年,她才16岁,是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的一名初三学生。

2008年春天,带着无限的憧憬和梦想,父女俩费尽周折抵达了美国费城,可柯蒂斯音乐学院只给了同同10分钟的展示时间。从上海赶去参加考试的一共有5个孩子,其他4个孩子都收到了通知书,唯独同同落榜了。

巨大的打击让同同一蹶不振,回到酒店便趴在床上,用枕头压住自己的头,一直不停地哭着。孙生龙也不免伤心起来,为了这次考学,全家人付出了很多,光来回的出行开销就花了三四万元。

可这现实的磨难不正好可以让女儿品尝一下“糟透了”的滋味吗?女儿只有在挫折中勇敢地站起来,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想清楚这些,孙生龙释然了,他知道“糟透了”过后,该轮到“好极了”登场了。

临回国的前一天晚上,他和女儿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孙生龙让女儿在纸上写下自己学琴的优势和个人的优点。同同默默在纸上写下:“我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我有一个坚定的梦想,我有一直陪伴我、支持我的爸爸和妈妈……”不知不觉,同同的眼眶湿润了。

孙生龙安慰女儿:“宝宝,你很棒,真的,你有很多优点,就算有些许缺点和不足,那也是瑕不掩瑜。不要气馁,走过失败就是成功。爸爸相信,你不会因为这点小小的挫折就放弃音乐梦想的。”

回到上海的当天,同同的房间里又响起了小提琴声。

“军鸽”计划

辞去60万年薪的工作,让妻子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举债100多万,让七十多岁的双亲不得不重拾农活,专业陪读近10年,如果孩子失败了要怎么办?各种非议一直笼罩在孙生龙一家人的头顶。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孙生龙默默承受着这一切。

当年,同同决定到上海拜师学习小提琴时,有朋友主动送来3万元钱。孙生龙将报纸包裹着的钱递给同同:“孩子,用手掂掂有多重,再打开数数,看看有多少。”孩子欣然答应了。朋友和妻子都明白,孙生龙是想让女儿在数钱的时候获得成长。夫妻俩在借条上签过字后,要求同同也签上名字。那一刻,孙生龙看到9岁孩子的脸上多了一份沉重。

陪读之后,孙生龙一直告诫自己,陪读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该放手时就要放手。

2005年10月31日,孙生龙决定彻底放手。那天同同起床后,自己收拾了房间整理了书桌,做了早饭,吃完后又一个人去上学了。望着女儿的背影,孙生龙内心七上八下,直到女儿放学背着小提琴踏进家门那一刻,他的心才算是回归原位。

一段时间后,孙生龙发现自己不插手,女儿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孙生龙开始尝试着回南京,回泰州老家,起初是一两天,后来干脆一住就是一个星期,回来后发现女儿的生活照样井井有条。

2006年4月,孙生龙陪女儿去法国参加比赛。刚到法国,孙生龙一直在前面冲锋陷阵,用十分蹩脚的英文追着老外问这问那。同同一直跟在后面一言不发,当老爸窘态百出时,她还忍不住躲在后面偷笑。

事情办完后,孙生龙提议跟女儿玩一个游戏。“什么游戏?”女儿挑了挑眉,饶有兴致。“这个游戏叫做‘爸爸老年痴呆了’,你要安全地把爸爸带回家。”“呵呵,蛮有挑战性的啊!我接受。”女儿爽快地答应了。游戏开始了,乘坐巴黎地铁,孙生龙明明知道女儿错了也不提醒,同同只好再次尝试,一次次错一次次改。后来,游塞纳河、登埃菲尔铁塔,同同都勇敢地冲在前面,时刻不忘照顾“老年痴呆”的爸爸。一天忙碌下来,同同碰壁不少,也学会了很多。

法国的独立训练,女儿成功过关。但孙生龙知道,自己的随行陪伴给了女儿一种心理依靠,他不确定女儿在心理上是不是真正独立了。

没想到,考验的机会很快就来了。2007年暑假,同同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加拿大一个夏令营活动的参加权。但不巧的是,孙生龙泰州的老房子倒了,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七十多岁的父母都指望着孙生龙回家盖房。

出国办手续,还要转机,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这一切对于16岁的同同来说都是以前从未单独面对过的。爸爸夜以继日地忙着盖房子,妈妈也不可能放下工作一同前往,经过深思熟虑,同同决定一个人只身前往。

出发前一天,夫妻俩分别从泰州和南京赶到了上海。机场临别时,同同问了孙生龙很多问题:飞机会不会晚点?我转机的时间够不够?行李箱会不会找不到?到机场没人接我怎么办……孙生龙知道女儿害怕了,而此时自己和妻子又何尝不害怕呢。煎熬中,孙生龙决定早早把女儿送进关,望着女儿怯怯的背影,夫妻俩泪水涟涟。

那天晚上,电视里播放了一个节目,说的是人民有一支军鸽部队,为了训练军鸽的作战能力,部队要定期把军鸽放到老鹰群里去,每次都有一定数量的军鸽有去无回,能回来的就是经受得住考验、部队需要的合格军鸽。孙生龙一下子醒悟了:是啊,女儿不就是自己放飞出去的军鸽啊!

怀着深深的担忧,孙生龙终于盼回了女儿。见面的那一刻,孙生龙抱着女儿哭了,“宝宝,爸爸就知道你是最棒的!”

“爸爸,其实我害怕得要死,比每次演出之前都要害怕,但是我不能把琴往台上一放,对观众说:‘对不起,我现在害怕,我今天就不拉了啊。’”一家人都被逗笑了。

2010年9月,孙生龙将自己十年陪读的经历和教育理念整理编纂,出版了《谁绑架了中国父母》一书。女儿同同在序中写道:“我本平凡,我的很多所谓的优秀真的主要是靠后天养成。我一直认为我只是山间随处可见的普通一石,起初并没有奢望自己会拥有翡翠和玛瑙的光泽,可上帝格外眷顾我这块石头,把我放在了爸爸的手里。爸爸一遍又一遍地对我说:‘你很特别,你是独一无二的!’结果,我的想法真的变了,我感觉我可能真的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就这样自信和我的身体一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