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历史教学情趣设计刍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历史教学情趣设计刍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如何让课堂上的主角演好,成为了退居“导演”地位教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主要采取了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推陈出新,整合教材——给学生全新的视觉冲击;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充分展示——突出主体地位,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设计贴近学生——升华情感体验等几个方面措施,从而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情趣,并进而达到高效之目的。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情趣 设计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需要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因此,在历史教育中,学生的态度、愿望、激情和学习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1]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如何让课堂上的主角演好,成为了退居“导演”地位教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要让“演员”(学生们)入戏,就要给他们创设一个平台,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我认为创设充满情趣的课堂,不适为一个好的途径和方式。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这种学习的愿望只会伴随学习中的成功而来。”[2] 因此,高效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求知愿望强烈、充满学习激情的情趣课堂,这也是每一个有责任的历史教师对课堂的不懈追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情趣,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教师在执教公开课时是不愿意教授思想史的,因为很难出彩。下面我以《关注人类发展的新探索——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例谈一下我在创设情趣课堂上的一些尝试和认识。

一、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常常看到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的表现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样子,而每当这个时候,教师就会抱怨,说学生的基础差,主动学习意识差等等,却很少有教师躬心自问自己在教学中是否缺少激情。因为作为青年学生,可能缺少基础,也可以缺少习惯,但就是不缺激情!那么为什么学生会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表现的无精打采的样子呢?苏联的著名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一语道破天机:学生这种冷漠态度的原因的根源,“就在于教师本人在工作中缺乏热情。”[3]主要是教师没有点燃他们的激情。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4]这就是说要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激情,首先教师自身必须有激情。如我在本节课的导入中,说了一句发自肺腑的话:“同学们,充满朝气的你们真好啊!”我看到学生们听到这句话以后,在回答问题时是铿锵有力的,充分显示了年轻人的朝气。不仅如此,我在整个一节课的教学中时时都保持着昂扬的激情。既然学生的激情也被点燃,想不让学生情入历史也是很难的事情。

二、推陈出新,整合教材——给学生全新的视觉冲击

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 [5]因此,卢梭进一步指出:教师应该“巧妙地使他产生学习的愿望,向他提供满足他学习愿望的办法。”[6]在教学中经常看到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完全按照教材体系进行设计,没有从根本上对教材进行整合。而学生在对教材自学之后,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对教材重新整合,势必造成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产生审美疲劳,乃至熟视无睹,因此,教师应该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整合,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觉冲击,因为“新”则“奇”,“奇”则“趣”。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为学生寻求知识提供动力。如我的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套路:条件——内容——意义来讲述,而是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篇章:现实篇:走近马克思——关注当时现实中的人、探寻篇:走近马克思——拯救当时现实中的人;硕果篇:走近马克思——谋求人类幸福发展的宣言;感悟篇:走近马克思主义——感知伟人等四个篇章。在本节内容整合中,我紧紧围绕一个核心“人”展开,其实关注人、关心人、关爱人,一切以人为核心,谋求人类的幸福,正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和最伟大之处。这就是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所说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的伟大理想。经过这样的整合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的一大特点——以人为本。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了全新的视觉冲击,极大的激发和调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实现了学生主动神入历史学习过程,效果自然高效。

三、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7]新课程理念强调历史教学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如何做到这点呢?

第一,利用新材料创设情景。如我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图片材料“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生活”如图一:

文字材料“材料一,19世纪西方工业化的初期,工人的劳动时间,有的每天长达18小时。英国的工厂中,曾经有70%是女工和童工。8岁女孩萨拉是高沃煤矿通风口的值班工人:“我早晨4点钟有时3点半就起来……我喜欢唱歌,但在黑暗中我不敢唱……我希望上学,不想待在矿坑里。” ——《全球通史》。

图一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生活

材料二 这些工人工资几乎总是只够勉强糊口……工人住宅到处都规划地不好,保养地不好,通风也不好,潮湿而对健康有害……衣服一般也是最糟糕的……食物一般都很差,往往几乎不能入口…… ——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同学们再现了19世纪30、40年代工业革命后欧洲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的历史情景。通过学生对各种资料的掌握、理解和判断,来得出相关的结论。学生阅读材料的过程,就是神入历史情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和积极思维的快乐。

第二,利用问题创设情景。如在本节课探寻篇:走近马克思—拯救当时现实中的人教学中我在出示了材料“这次变革(工业革命)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之后紧跟着提出:“那应该如何拯救现实中受苦的人,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他们的发展谋取幸福呢?马克思开始了思想深处的新探索……”通过这一设问很自然的把学生带入了探究问题的情景中了。

四、让学生充分展示——突出主体地位,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堂展示可以为学生提供了体味成功的平台,学生通过展示可以获取成功的愉悦,通过展示还可以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互相竞争。因此,要使课堂充满情趣,就必须为学生的展示提供多种机会。我的这节课上,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不仅有学习成果展示,更有学习方法和探究途径的展示。首先,通过学生到黑板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展示了学生课前对教材内容的自学成果,接着学生讲解为什么要构建这样的体系,又展示了思维过程和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与快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还通过小组问题探究,在本课的教学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要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我设计了一组探究题,要求学生在组内进行合作探究,然后由小组的代表进行发言。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集合了小组成员的智慧,活跃了课堂的氛围。

五、教学设计贴近学生——升华情感体验

“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人格以及责任心等品质的培养都是在体验过程中实现的。”[8] 因此,在教学中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主要的途径是需要通过体验才能实现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有必要为学生的体验创设一个适合的情境。最能激发学生体验的情境就是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但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很难在教学中进行历史的实践,因此最大限度的把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就成为帮助学生实现情感体验的最好方式了,我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典范。在本节可的伊始,我就通过展示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17岁在中学毕业论文选读,“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提出问题:马克思的伟大理想是什么?为了实现其理想做出了怎样的探索和努力?并自然的提出紧贴学生实际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呢?又该如何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呢”在课的结束部分,我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假设自己来到马克思的墓前,以一位当代中国中学生的身份,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联系中国现实,谈谈自己对目前人类发展的看法和做法。”从而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上是本人对创设高中历史情趣课堂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和认识,可能还有许多不成熟,甚至不正确的地方,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就一定能达到新的高度,高中的历史课堂也将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主编.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肖勇译.教育的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77

[3](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著.杜殿坤 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59

[4](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

[5][6](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1978.215、236

[7](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8] 郑金标主编.课改新课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