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命的顿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命的顿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品《草原上的日出》意蕴独特,以一个15岁男孩的亲身经历,揭示了他从天真到经验的思想顿悟全过程。作者创作中注重写实与技巧创新相结合,特别是运用象征技巧来渲染和烘托人物塑造的手法对完善人物性格,突出作品主题,具有独到的作用。由此可见对场景、事物和人物行为象征进行分析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作品内涵。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草原上的日出》;顿悟;象征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 1919-)是当代英国文学女性作家群体的代表人物。本文所要探讨的《草原上的日出》[1](A Sunrise on the Veld)则是其短篇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之作。它取材于莱辛早年在南非的生活经历,以其极为熟悉的非洲草原作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位15岁的男孩在某天黎明时分带着枪到离家不远的草原上打猎,偶然目睹一只后肢受伤的雄鹿在群蚁的围攻下变成一堆白骨的全过程。血腥的景象使男孩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深刻巨变:先前狂野的激情化作恐惧、痛苦、恶心、愤怒等诸多负面情绪;原本无所不能的勃勃雄心变为坚强的隐忍;原有纯真的认知被颠覆,转变为对自我、对生命、对自然界及其生存法则的重新审视。

莱辛在这部作品中注重写实的同时,还大胆进行创作技法试验,其中最为独特的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克里斯・鲍迪克认为,象征 “是一种极具启发意义的意向,即是指涉具体事物、场景或行为并蕴含某些深远寓意的词或短语。”[2]而T.S.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理论则更为深刻的阐述了作品中象征寓意与读者反应的关系:“以艺术形式表达情感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用客观对应物,即以一组物体、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作为特定情感的公式,要做到当造成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给出,那种情感立刻就被唤起。”[3]物体、情景、事件、典故、意象等组合起来的客观物体充当着深化作品主旨的象征物和载体,意在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是作家创造性地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莱辛正是从故事中精心挑选了一系列蕴含象征寓意的场景、事物以及行为,为我们细腻地揭示了小男孩心灵深处完成从天真认知到经验认知这一顿悟的全过程,从而使作品的主题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一、 场景象征

首先,故事标题中的草原日出是与主题相互呼应的一系列场景。日出的过程贯穿全文始终,由草原上的具体景物得以展开和呈现出来。

日出的场景对主题的渲染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小男孩在压抑的生活中失去了应有的激情,在日出前偷偷溜出家门来到草原这一行为实际上是对单调乏味的家庭生活勇敢地挑战,更有对无拘无束、自由生活的无比渴望。然而随着日出,世间万物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清晰剔透,充满生机。这日出时自然的美景和向往自由的各种动植物的活动映射出了小男孩内心深处对重获自由的激动与快乐,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好事物以及南非草原如此强烈而纯真的热爱。二、日出标志着自然界一天崭新的开始,也象征着小男孩生命中新的开端,即是对其生活环境乃至生命意义全新认知的开端。在整个日出的过程中,小男孩对生活环境的认知不断深入。特别是雄鹿被蚂蚁吞噬的一幕使他深刻体会到了在壮美如画的非洲自然中却依然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残酷的规律。因此,对大自然美景的描摹不但衬托出男孩单纯的美好心灵,同时也为后面描写男孩对生命的脆弱和大自然的残酷产生思想上的顿悟埋下了伏笔。

其次,南非的自然环境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故事中“林间小路”、“灌木丛”以及“草原”则是在非洲广泛存在并且极具代表性的自然特征,象征着广袤神奇的非洲大地不仅孕育着勃勃生机也处处暗藏危险。在非洲传统文化中,大地是人类的母亲,是一切生命力量的来源。她既是生命的起源地,也是生命的归宿地。这片让小男孩身心砥砺了十五年的地方带给他的是无穷的勇气和力量,还有内心深处的自信和坚强。然而南非草原并非一直都是生机勃勃,有时也会展现出野蛮血腥和暴力的一面,如同故事里发生在灌木丛中的一幕,已大大超出了小男孩的认知,给他展示了从来不曾真正了解甚至是陌生的自然。而且,这片土地上处处隐藏着不可知的危险更是使小男孩感到恐惧。可以说在南非生活环境的磨砺下使小男孩完成了心智的转变,让他重新体会了生命的本质,也使他明白了:“这片他生活了十五年的草地是辽阔无垠、无法变更、残酷无情的,人们随时都可能给动物的头颅绊倒,或者踩碎小生灵的骨架。”同时,这鲜活生动的一课也让小男孩放弃以往单纯自傲的认知,彻底成熟起来。

二、 事物象征

蚂蚁是大自然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一种昆虫。在故事中它们象征着适者生存的竞争力和毁灭力。虽然单只蚂蚁弱小到常常被忽略的地步,但作为群居性的生物,一旦它们倾巢而出,则代表着一种望而生畏的毁灭力。它们可以毁灭阻挡在行进道路上的一切生物,包括那些比它们体型庞大无数倍的动物。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中,蚂蚁的存在似乎时刻提醒我们:强弱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强弱双方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转换。而这一点无疑说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非常相似的。故事中作者通过陌生化、比喻及拟人的手法对蚂蚁进行描写,深刻揭示其象征寓意―自然界中代表着破坏与毁灭的负面力量,同时也暗示出蚂蚁是小男孩精神顿悟的重要推动者。

故事中的蚂蚁无疑是强大的。它们成群结队奔向受伤的雄鹿,在短短几分钟的日出过程中,便把雄鹿剔净了肉,变成一堆白骨。面对这样的场景,男孩的思想产生了深刻转变:从起初的不了解和恐惧到后来因无力阻止而产生的强烈挫折感和对自然法则的全新感悟。其次,男孩给予蚂蚁的陌生化称呼:“又肥又黑又丑的虫子”。这种带有男孩强烈主观臆断的称谓让读者对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生物产生一丝陌生感,也加强了读者对男孩思想蜕变的认知。其三,对蚂蚁拟人化的描写也谕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以及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在的陷阱和能毁灭一切的邪恶力量。此外,象征着黑暗和邪恶的黑色在故事里也常常出现于对蚂蚁的描写中,深化了蚂蚁所象征的自然界中邪恶力量这一形象。

雄鹿是故事中丛林惨剧的牺牲者。相对于蚂蚁,它更像是一位诠释丛林法则的配角。在这里,作者莱辛隐含地叙述了雄鹿和小男孩之间相类似的微妙心理。两者都曾经趾高气昂,对生活充满期待,行走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但生活中猝不及防的突发事件一瞬间就改变了他们各自的命运:受伤的雄鹿几分钟之内成为了弱小蚂蚁的囊中之物,而男孩也因为偶然目睹了这一全过程,先前亢奋的情绪随之变为沮丧,并且重新开始思索自我和生命的意义。可以说,雄鹿象征着男孩自己。在雄鹿身上,男孩能够发现最真实的自我。而在雄鹿死亡的整个过程中,男孩也经历了凤凰涅般的从自我毁灭到重生的过程:雄鹿之死影射出男孩原来天真骄傲自负的自我消亡以及经验世故的自我重生;雄鹿之死让男孩认识到了自然法则的残酷和血腥;雄鹿之死使男孩领悟了生命的脆弱和命运的无法掌控;雄鹿的垂死挣扎将男孩思想深处天真与经验两种认知矛盾冲突地痛苦放到了最大,从而产生了如怜悯、恐惧、痛苦、愤怒、抗议及恶心等诸多负面情绪。仿佛在很短的时间中,男孩告别了天真和单纯,在历经世间百态的情感体验后,思想迅速地成熟起来。

三、 人物行为象征

故事的主角是位年仅15岁的小男孩。作者莱辛不提他的姓名,刻意突出他的年纪,使他更具独特的象征意味。小男孩可以被认为是所有15岁孩童中的一员,尽管他的生活经历可能与大多数同龄人不一样,但他在生活中的成长经历与获得的感悟却具有广泛的代表意义。从故事伊始到思想转变前,小男孩的一系列行为体现出他天真、骄傲、自负、自律性强的性格特点。他清晨四点半准时起床,体现了很强的自控能力:“我连自己的思想都能战胜!我更能控制身体的每一部分!”故事前半部分情节在男孩来到草原上后酣畅地宣泄自己的激情而达到高潮,如在草原上狂奔,一边跑一边发出狂野的喊叫,仿佛自己无所不能。男孩的行为将埋藏的内心活动如实细微地展现了出来,极具立体感。然而灌木丛中血腥而残酷的一幕作为将故事划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重要场景,成为故事情节高潮后的突降,并产生了极强的反差和对比的效果。在目睹这一幕后,男孩的心态彻底转变了,从起初的恐惧、痛苦、愤怒到后来的无奈、麻木、无助以及恶心等。

至此,男孩内心世界从天真到经验的蜕变已经完成,新旧认知的转换已经结束。从身体外部的表现来看,他发现自己“已泪流满面,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当触摸着被剔净的雄鹿骨架,他想象着致死雄鹿的原因:这头象征着自己所有特点的雄鹿可能被土著人的石头击伤了后腿,也可能被自己的枪打断了后腿关节。而后者是他最不愿意的设想,因为如今经验世俗的他只有凭借小男孩的身份这一借口,才能逃避内心的谴责:“他无法面对这幅画面,他终究只是个小男孩。他低着头,踢着那架白骨,面带愠色,拒绝承认是自己射伤了它。”在他返家途中,来时的欢欣与激情早已荡然无存。新的认知让他现实世故,使他懂得寻找借口,逃避责任。

四、结论

在《草原上的日出》中,作者莱辛通过自己敏锐的目光和细腻的写作技巧把这看似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小事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让读者能在脑海中浮现出非常逼真的影像并与小男孩的亲身经历融合在一起。这种代入感仿佛使读者真实体验到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内心深处的自我觉醒。正如作者莱辛所说:“我最感兴趣的是我们的思想是如何变化的,我们感受现实的方式是如何变化的”。[4]故事里的男孩在清晨的草原上飞奔,自由狂野,无拘无束,但是因为偶遇丛林中每天都在上演的故事,让男孩从此明白了在他生命里不曾看到的残酷现实: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生命的生死转化规律。这种规律是任何人为因素都无法改变的。这种深入内心深处的感悟让他先前在草原上奔跑时的快乐和激情荡然无存,原来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自大和狂妄备受打击;也使他重新开始认识他所生活的环境,并由此产生了思想上从纯真到经验认知的顿悟。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Lessing, D. African Stories [M].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1: 59-66. 本文引用的中文译文如无特别说明均参见余书娴,译.草原日出[J]. 外国文艺. 2008,(1):18-20.

[2]Baldick, C.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K].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218.

[3]Minter, D. Literary Criticism,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K].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1000.

[4]Schlueter, Paul. A Small Personal Voice: Doris Lessing [C]. New York: Vantage Books, 1975:p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