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科学活动促进幼儿主动性发展的实践研究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科学活动促进幼儿主动性发展的实践研究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是能动的学习主体,何谓主动性?它是幼儿在学习中表现出积极地、不待他人驱使地去接触学习的材料和内容,也就是说在活动中幼儿发现问题,主动地利用环境和材料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信息和认识的特征。

一、幼儿“不会主动学习”的原因

幼儿园中表现活跃的往往只有那么几个孩子,大多数幼儿总是他们的附和者,尽管许多教师为了面向全体,也曾试过运用多种方法去引导孩子主动学习,但很多孩子却非常胆小,怕出错,久而久之,失去了主动学习的信心。

幼儿的外在表现与其心理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家庭走向小社会模式的幼儿园,一个小小的环境的转变意味着身份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他们的无助感随即而生。祖辈、父辈一贯都有的“肯定”“表扬”,到了幼儿园会怎样呢?自己说的话、做的事,老师、伙伴会喜欢吗?对环境的不确定,缺乏安全感,是幼儿“不会主动学习”的另外一个因素。

二、科学活动,让孩子主动学习――以成果呈现

(一)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让科学教研组成为活动的向导

教研组是幼儿园发展的奠基石,它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幼儿主动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我们认为只有在教师主动学习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掌握幼儿主动性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通过丰富的研讨活动,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明了孩子主动性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一起学习《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幼儿园集体学习活动中师幼互动的魅力》等,以提炼促进孩子主动性发展的最佳方案。我们从制定活动目标、实施活动过程、教学反思、教师评价出发,研究幼儿的主动性发展情况,从而展示最佳活动。

(二)幼儿主动学习的原料――良好的科学环境的形成

1.营造宽松、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

轻松无压力的环境是幼儿乐于探索的必要条件,幼儿只有在不感到拘束、害怕的环境中才能有兴趣地参与活动,才能乐于在与环境、材料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探索学习。例如,一个微笑、摸一摸孩子的头、对孩子翘翘大拇指等都会给幼儿带来满足和自信,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2.创设丰富、合适的探索环境

科学活动的抽象性、严谨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求知欲望。因此,我们建构式课程中选择贴近本园孩子的生活经验的教学内容。结合主题创设有利于孩子主动探索的场景。

(三)幼儿主动学习的精华――让科学活动的过程彰显精彩

1.目标定位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实验中,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做到明确、有层次性。将目标的实现隐含在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材料的投放、活动过程的指导和评价中,充分发挥各种认知水平层次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调整教学内容,形成弹性的课程目标。

2.儿童自主探索与教师适时引导相结合

1)精雕细琢,让问题紧扣目标。问题是使幼儿主动学习,变得更聪明的一把钥匙,把孩子引到问题情境中,使孩子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从而主动地投入活动中来。

(1)紧扣目标,追问层层深入。大班科学《会跳舞的纸》目标为:①感知飘落和掉落的区别。②探索纸张形态发生改变后下落的速度会不同。

活动开始教师出示报纸,提问:“这是什么?”“报纸可以怎么玩?”“请你们先把报纸举过头顶,把手放开,看它怎样落下来?”“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形容它?”“为什么取飘落,而不叫掉落?”“你们还可以把报纸变成其他的样子,看它怎么落下来”(教师拿出三张报纸,一张摊开、一张松松地捏成一个纸团、一张紧紧地捏成一个小纸团)“你们觉得同时把这三样东西从高处落下,哪样会最先落地?谁会最后落地?为什么?”

在活动的提问设计上,教师围绕活动目标,通过层层深入的追问帮助幼儿主动学习飘落和掉落的区别。

(2)紧扣目标,回应游刃有余。以上第二个过程中有很多幼儿回答:“大大的纸团会先落下。”教师立即回应:“是吗?老师也同意你们的观点,我们先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再一起试试吧。”

这里教师的回应是紧扣第二个目标的,提供给孩子猜想、主动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主动习得目标②的内容。

2)语言多变,让课堂更具魅力。在活动中,教师根据活动内容、活动情境和幼儿的现有经验,用自然的、跌宕起伏、多变的语音语调、语言句式吸引幼儿,在活动中一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信息记录,让事实更具科学。主动记录实验前后的数据,可以让孩子对实验结果加深印象,使主动探究不断深入。

科学《称一称》,整个活动教师作如下设计:猜想记录―主动操作―验证记录―再次猜想记录―小组合作、主动探索―验证记录,最后通过孩子们主动交流、讨论得出结果:记录的数据像楼梯档一样下来;从小到大;从左到右。

整个过程孩子的积极性很高,对记录非常熟练,而且对实验前后的记录会作比较,加深了对正确结果的印象。

3.不过多干预,给幼儿充分自由探索的空间

活动中幼儿对某些现象产生疑惑时,他们会和同伴进行讨论,在相互探讨、解答疑问的过程中,有了自我表达的机会,在得到了同伴的肯定时,就能使自己的成功感随之而增强。

(四)幼儿主动学习的催化剂――科学材料的有效使用

1.材料平常化,幼儿主动探索之前提

在实验中,我们根据内容从身边取材,选择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迷上科学。

科学《吹泡泡》,我们准备了花片积木、圆管积木、吸管、筷子、漏勺。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物品,使操作更为顺手。

2.材料合理化,幼儿主动探索之关键

有了丰富的材料,教师如何根据主题目标有意识地设计材料的投放时间、投放方式,合理充分发挥操作材料的作用,是维持幼儿主动探索热情,帮助幼儿完成探索过程,梳理相关经验的关键。

科学探索区我们投放了孩子感兴趣的磁铁、溜溜球等材料,每个内容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层次的探索设计。以下是磁铁游戏的简单设计:

磁铁游戏的目标是通过尝试操作了解区分磁铁可以吸的物质,让幼儿感知磁力的大小,探索、发现磁力具有穿透性的现象,体验磁铁隔瓶吸物的乐趣,了解磁化现象。

操作层次指导建议:

第一层次:小动物游玩、米中捞针。(目标:用磁铁直接玩游戏,感知磁铁的特性)

第二层次:瓶中吸物。(目标:用磁铁将瓶中的回形针吸出瓶口,感受其难易程度及磁力大小对不同弯度的瓶子的作用)

第三层次:瓶中吸物。(目标:通过用不同量的磁铁把混在装有不同物体的瓶子中的回形针吸出瓶口,感受其磁力大小产生的影响)

(五)幼儿主动学习的升华――科学活动的再生成

1.课后延伸,让活动更具吸引力

活动《溶解》后,孩子们知道了盐能溶解的道理,课后我们又抛出问题:盐多水少呢?并把盛有许多盐少许水的透明容器放在科学探索区,每天容器的旁边总蹲着许多孩子,他们一边讨论、一边猜测,最后得出结论:盐在饱和状态下很难溶解。

这是课后的延伸活动,活动结尾时,我们设计开放性的结尾活动,即一种活动有多种正确答案,来刺激幼儿动脑思考,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生成活动,让探索更具价值

“顺应―生成”是关注、研究和发现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然后对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教育价值的判断,从而实现幼儿兴趣需求与教育目标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