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德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是教育教学的灵魂”。正确开展德育渗透,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兴趣,开发智力,也有利于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探索,多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 结合教材中相关的化学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但是到了近代,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停滞了。……”,在阅读这一段文字后,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感想,与学生一起探讨科学发展对社会、国家的影响,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拓展,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经过短短几分钟,得到了共识,主要有:“落后就会挨打”――这是血的教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不容质疑的客观事实,“科教兴国”势在必行,继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让学生继续谈谈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师生交流后得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社会里,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发奋学习,以适应时代并努力去创造时代,做个时代的弄潮儿;我们初三学习也跟祖国一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只有把初中最后一年拼搏好,才能有美好的明天;我们每个人都尽力学习,因为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是不能“靠天、靠地、靠父母”的,有的只是“逼我成功”;我们已经加入了WTO,现在办事都要与国际接轨,没有文化是行不通的,故学好基础文化知识,刻不容缓,等。虽然这样一来可能会影响上课的进度,但“洗脑”后的学生会有使命感和紧迫感,会努力学习,使得以后的课上起来比较轻松。
《原子能不能再分》,讲授完原子的内部结构后,为了让学生更加体会原子能分,运用了事实举例,讲到日本长崎、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后日本无条件投降,震惊了世界,也惊醒了我国;1965年我国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当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时,就意味着我国有了可以挡住帝国主义的“核威摄”这把“伞”,之后的氢弹的成功爆炸进一步垫定了我国核大国的地位;在“”嚣张的时候,我国政府公布我国在1989年就已研制成功了“中子弹”,这是我国政府在当时形势下拿出又一张王牌,以表明我国政府收回宝岛台湾的决心。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化的热情和献身祖国的高尚情操。
二、 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实验中,除了训练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也应积极融入德育因素。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中,得出用双氧水和二氧化猛反应制取氧气后,先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有什么优点。(2)采用什么反应装置?(3)如何来收集氧气?为什么?如何来操作?分析完以后,请学生到讲台上演示,(其余学生则认真观察,指出不规范操作,并说明理由,演示的学生重做此步操作);实验结束后,教师又问:此装置是否有不足?若有,如何改进?“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一个良好的氛围形成了,结果也很快出来了,然后又请另一学生演示的实验来验证,表扬了大家后又指出:因得到氧气的量少,用广口瓶取代试管(同时也可省去铁架台);使用长颈漏斗便于加液体,但我们是否还注意到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中有浪费――反应要结束只有等到至少一种物质没有了,那么,我们能不能设计出一个不浪费药品的装置呢(即能不能设计出一种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让学生回去后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努力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告诉大家学习就是这样:“思考长智慧,实践出真知”,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改善乃至改造世界,让我们做得更好,也让我们的生活也更好。通过这些团体活动,学生不但受到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同学们之间不知不觉形成了一个团结向上、积极协作的上进团体。
三、 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
在“大气污染”的讲课中,讲到大气污染主要有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和粉尘,穿插了电视、报纸中的“空气污染”日(周)报的三项指标(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说明了社会各界关注环境保护和政府给予我们老百姓的关爱,话又一转,再指出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和保护环境,而不只是政府和工厂,因为据有关报道,从全球污染来看,居民生活的污染总量超过工厂排放的污染总量,所以我们也必须注意我们的个人行为,例如不使用一次性的筷子和饭盒,不破坏绿化,不随手抛杂物等,对学生进行一次较特殊的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懂得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人人要遵守交通规则,各行其道”;“人人要遵守公共秩序”,如排队买饭(菜),做个文明人等,这些内容则可由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来加以引伸,这样,既可轻松讲解这一知识点,也能让学生明白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懂得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更要在学习法律常识的基础上用“法纪”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学法、知法、守法”的好学生。
四、 “探究性学习”,将德育教育延伸到课外
“探究性学习”是新版教材增加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内容,它要求学生去观察周围,关注社会,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试着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调查水污染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就趁机让学生用一周时间去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报告要写清调查地点,污染情况,污染原因,最后提出建议),在学生的报告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探究性学习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德育教育的无声无息渗透,如“以前清澈见底的小河如今穿上花花绿绿的‘外套’,一到夏天老远就闻到臭味,现在人们都不愿去河边洗衣服了”,“水中欢快的鱼儿现在翻着白眼永远的休息了,似乎告诉人们活在这样的水中真没意思”,“如果再不保护水的话,人类最后看到纯净的水就只能是眼泪水!”等发人深思的语句;在针对污染原因谈建议中,大家的各抒己见,如常规性措施“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监测和管理”,创造性构想“发明出更多的‘绿色’物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教师阅读后都为之一震,亲自调查并撰写报告的学生又怎能不为之震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