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治理语境下的地方公共决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治理语境下的地方公共决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国著名政治理论家鲍勃·杰索普曾将“治理”一词称为“时髦词语”,称在“过去15年来,它在许多语境中大行其道”。

杰索普口中的“过去15年”,当指上世纪90年代治理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肇始之初。如果以1989年,世界银行在其一份报告中首次使用“治理”概念作为起点,“治理热”距今整整25年时间。

25年后,“治理”一词成为当下中国的政经热词。

治理理论本身是想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悖论,走出“第三条道路”,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出“回应性”、“互动性”、“公开性”、“透明性”、“法治性”与“有效性”,即通过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最终抵达“善治”目标。

如果在治理的语境下,审视当下的地方公共决策行为,有两种现象亟需引起重视。一是俞可平教授所言的“城管式困境”;二是薛澜教授提出应予重视的“邻避现象”。

任何公共政策都有四种可能结果,一是各利益关系方都能从中获益,这是一种最优的、全赢的结果;二是大部分人能够获益,即多赢局面;三是只有少部分人获得好处,少赢的情况;四是没有赢家,所有的利益关系方不同程度利益受损。

一种政策没有赢家,只有输家,所有利益相关方都不满的情况,被俞可平称为中国治理的“城管式困境”。

理性的公共决策,追求的是最优和次优的结果,努力规避第三、第四种结果。“城管式”的治理困境既然成为一种现象,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并不鲜见,说明我们离“公共治理”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城管式困境”之外,还有一种“邻避现象”考验着各级政府的公共治理能力。

“邻避”是英文“NIMBY”的音译,而NIMBY是“Not In My Back Yard”的首字母缩写,也就是“不要建在我的后院”的意思。

上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公民,由于担心一些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如垃圾场、化工厂等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对这些项目采取高度情绪化的集体抵制行为,反对这些项目与己为邻。

“邻避现象”,对中国人来说早已不陌生,从厦门PX项目、上海磁悬浮项目、什坊钼铜项目、启东达标水排海工程等,都已成为经典案例。

“邻避现象”背后,存在一对趋避冲突,地方政府认为,此类项目可以助力地方经济发展,采取的是一元化公共决策模式;而当下民众对生存权的追求,早已从物质层面走向更高价值层面,他们以“散步”等形式表达对高度工业化的反思。

无论是“城管式困境”,还是“邻避现象”,都暴露出当下地方公共决策的缺陷:一是决策主体的一元化,二是决策过程的“黑箱化”,三是决策程序的法治化欠缺。

而这些,都与公共治理或者说“善治”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有一天,只有当我们的公共政策选择过程,是多主体参与的,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的,是高度透明的,且法治化的,才算上深得“治理”二字的要义。

一言以蔽之,“治理”语境下的地方公共决策,一定是可以协商的,多方参与的,多赢的、理性的方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