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诗歌在朗读中绽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诗歌在朗读中绽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诗歌朗读教学是实现美育的有效途径,诗歌教学必须重视教授学生诗歌朗读的方法,本文认为指导学生朗读应从知人论世、情感、意象、朗读主体四个方面入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使诗歌朗读真正回归本源。

关键词:诗歌 朗读教学 误区 知人论世 思想情感 意境 个性化

语文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它要求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美育的语文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诗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情感强烈,形象生动,意境深邃,语言凝炼,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朗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有色的语言,让学生入于眼,诵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情感和想象,充分体味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情感美、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诗歌朗读是语文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也许有些老师会非常困惑,上课强调朗读会不会得不偿失,既对高考没有明显作用,又浪费了同学们宝贵的时间。而在对诗歌进行实际教学时,我们绝大部分老师也就陷入了误区:1.忽视朗读教学,为讲解题目而传授鉴赏方法,从而一厢情愿地将一篇篇华美的诗文剖析得肢离破碎,破坏了诗歌本身的整体美。2.播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声情并茂的确是达到了,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并没有真正参与进来,更不用说形成自身的情感体验。3.仅认识到了朗读对诗歌教学的重要性,为了追求读书的整饬,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齐读,但这仅仅是浅层次的读,并没有达到诗歌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与创造性。

其实诗歌朗读教学不但不会对我们的高考产生冲击,反而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等俗语都很好的阐释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诗歌朗读得多了,同学们在无形之中自然会增强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另外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朗读将同学们学习诗歌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学习的热情高涨,老师再加以鉴赏方法的点拨,同学做起诗歌鉴赏题自然就顺手得多,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那么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我们究竟该怎样凸显诗歌教学的朗读,让诗歌这朵葩绽放出迷人的光彩呢?

一、知人论世,为朗读打好基础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许多诗人由于他们特定的生活经历,从而他们的诗作也往往具有某种特性,李白生性浪漫,诗作大多飘逸;杜甫一生坎坷,诗作故多沉郁;李清照的诗作以南渡为分水岭,前期诗清新欢快,后期诗多凄苦……另外了解每首诗作特定的写作背景,更是把握诗作的一把行之有效的钥匙。“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篇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有感而发,因而朗读教学就要把握住这两点。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既有李白一惯的豪放、飘逸,也有刚刚经历仕途不顺的沉郁。诗作游仙的部分,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艺术形象缤纷多彩,表现手法新奇多变,对于这一部分朗读就要读出豪放、飘逸不羁。而后半部分诗人梦醒“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就要读出诗人对失意的深沉感慨。打好地基,才能建造坚固的高楼大厦;要想准确地朗读诗歌,就必既知其人,又明其事。

二、把握情感,为朗读定下基调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根情”把“情”喻为诗的根,说明诗歌蕴含有强烈的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要想把握一首诗,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就必须理清诗的“根”。一般而言,了解了作者的生平,详知了诗歌的写作背景,那么一首诗的主体思想也就基本呈现出来了。为了进一步把握诗歌,我们还得走进诗歌,了解诗作的思想内容。“诗言志,歌永言”,诗人写诗是为了抒感,因此要想更准确地朗读一首诗就必须理清思想情感。一般情况而言,迅速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有四看:一看题目,二看作者,三看尾联,四看注释。朗读时只有理清了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为我们朗读定下基调,才能进一步朗读好。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在唐诗史上的大师地位,是由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奠定的。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题目“山居秋暝”表明地点是山中,时间是秋天的傍晚。尾联“王孙自可留”表达归隐之意。综合起来诗歌无非是通过描写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升华到了空明无滞碍的境界,从而产生长居于此的想法。这样那种恬静、朦胧的山中之美以及作者的归隐之思就成了我们的朗读基调。

三、分析意象,使朗读如临其境

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所谓的境界就是意境,每首诗歌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什么是意境呢?“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而意境的创设往往在于意象的选择。所以朗读诗歌还必须从意象入手。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朗读时我们抓住“急风”“天高”“猿哀鸣”“渚清”“沙白”“鸟飞旋”“无边落木”“滚滚长江”这一组意象,就不难想象出一幅气象万千,苍凉悲壮,气势雄浑壮观,境界宏阔深远的画面。再结合后两联传达出的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此时我们进行如临其境的想象:面画就在眼前,诗人就是“我”。面对“急风”“天高”“猿哀鸣”“渚清”“沙白”“鸟飞旋”“无边落木”“滚滚长江”,以我口抒我情,我们又怎能读不出其中的伤时感世、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