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阅读教学的新误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标的实施,使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走出了旧的误区,但在探索新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时,有些做法又陷入了新的误区。
一.课前预习成了阅读教学的必备过程
长期以来已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而语文学科更被约定俗成为:课前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查字典,掌握生字词)、划分段落、概括大意;课堂上老师检查字词,讲解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课后做练习。这就使阅读文章由娱情审美、益智立德的乐事,变成了记背字词、了解大意的简单枯燥、机械乏味的“苦刑”。
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流”,为什么人们常会泡一杯香茗、放一曲舒缓的音乐来读书?因为这种环境和气氛有助于阅读者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中,潜入到阅读的这股“流”中,这样便能对书中独到的意旨心领神会。那么,学生阅读课文也应保持这种一气呵成、悠然心会的“流”。而传统的课前预习使学生初读课文时的指向性非常明确:重查找生字词。轻领会文章的内容和手法妙处。即使一不小心,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理智也会立即提醒:预习应先解决生字词。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只好抽身退出,机械地去翻查字典,抄写词语。有了课前预习,就必有课堂上检查;上课时,教师用一段精心设计的精彩导语,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把学生的情感 “煽动”起来,学生阅读的这股“流”就开始汩汩流动起来了,而教师接下去的却是一个既定的、必然的教学程序――检查预习。于是,学生的阅读之“流”被无情打断了。从预习到上课,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次次受挫,可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二.课堂苛求书声琅琅
语文教改似乎循着这样一个过程在“前进”:满堂灌――满堂问――满堂读。是否有“人声鼎沸”的读书声,似乎成了现今评判一节课是否是优质课的标准。当有人质疑:现在的语文课为什么听不到琅琅书声?于是我们顿悟:要读书。于是各种形式的“读”应运而生;指名读、轮流读,各种风格的文章都要齐读,激昂的齐读,低沉的齐读,活泼的齐读。课堂上的确是书声琅琅了,可这种人多势众的齐读,可能只会用高分贝的书声让学生不打瞌睡,并不能让学生用心灵去感悟诗文的意境。
课堂上要不要读书?当然要读。心理学接受科学告诉我们,阅读是读者将别人的“言”转换为“意”,并内化为自己收获的心理过程。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行为,靠理性分析和他人言传收获甚微,只有自己反复阅读,才能感知文章内容,体悟文章情味,并调动联想、想象去进行再创造,达到在读书过程中自求而得之的效果。课堂读书该如何读?叶圣陶先生在《中学国文学习法》中说:“出声诵读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代所谓‘目治’,也是读。”曾祥芹在《新概念阅读教学宣言》中说:“长期以来,从总体看,阅读教学一味抓精彩读,很少抓略读,几乎不抓快读训练,致使绝大多数学生只会‘点式阅读’,不会‘线式阅读’,更谈不上‘面式阅读’。为改变蜗牛爬行的“慢读”习惯,必须在精读、略读的基础上实施和推广快速阅读训练,养成与朗读、默读配套的‘视读’习惯。”
阅读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目的而异。各人的阅读习惯不同,应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或默读,或低吟,或高声朗读。阅读是个人的感悟行为,不是学校搞军训,不必要求整齐划一。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决定了不同的阅读方式。文章内容缠绵悱恻、清雅宜人的,如朱自清的《春》,可以浅吟低唱;活泼明朗、慷慨激昂的,如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鲁迅的《“友邦惊诧”论》,适合全班集体朗读;朴实平易、知识性强的,如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宜于默读。抓取信息,了解大意,不妨快读、跳读;品味语言,赏析妙处,亦可反复低吟诵读;理解积累后的回味,当然应该大声朗读。而真正感悟、联想、再创造时,也许还是默读为佳,因为这样才能透过字面悟到本质,于无文字处求文字,自然容易领略言外之旨趣,丰富自己的美感体验;才能“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动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去调动联想、想象,从而进行再创造。
阅读应该提倡让学生自主阅读,使阅读回归自然阅读状态,即让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并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主动地去理解内容,体验情感,品味妙处。这是一个动态的、主体的、和谐完整的而又充满激情的流程,这个流程切合学生“注意――期待――探究”的阅读心理。如果教师违背现代教学规律,忽视学生的心理规律,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阅读教学的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
李涛,教师,现居湖北省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