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阴阳学说对中药药性理论的渗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阴阳学说对中药药性理论的渗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阴阳学说是中医研究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属于富含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古代哲学思想。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发展,并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阴阳学说作为方法论,帮助人们构筑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明确提出了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性,而且概括了药性的阴阳属性,提出了药物的应用原则及药物的配伍和应用规律,为药性学说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阴阳学说;药性;渗透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3-0616-02

Discussion on the Yin-Yang Theory Infiltrate into Drug Characters

KANG Huan,advisor:CUI Han-nan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

Abstract:Yin-yang theory is an ancient philosophy which enrich Materialism and Dialectics,which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creed of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Yin-yang theory promot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CM theoretical system after they infiltrate into the medical field,and throughout all aspects of the whole Chinese medical field. As Dialectics Yin-yang theory assists us build the basic framework and raises cold,hot,warm,or cool nature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and summarized drug characters. Raised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drugs and drug combination. Yin-yang theory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matu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rug characters.

Keywords:Yin-yang theory;drug characters;infiltration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阴阳学说作为统领中医理、法、方、药诸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理所应当的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

1 历代医家有关药性“阴阳”的论述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内经》中虽然没有关于药性理论的直接论述,但作为中医药理论的奠基之作,中药药性理论在《内经》的基础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神农本草经》曰:“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又有:“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的论述,又为药性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指出了运用四气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即寒凉药用以治阳热证,温热药用以治阴寒证。

后世医药学家多用“阴阳”来阐释药性。到了金元时期张元素将《内经》中有关内容用于药性阴阳属性分类的理论依据,发挥药物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理论。如经云:“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亦不离乎阳之体,故入手太阳也。麻黄苦,为地之阴,阴也,阴当下行,何谓发汗而升上?经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发汗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手太阴也。附子,气之厚者,乃阳中之阳,故经云发热;大黄,味之厚者,乃阴中之阴,故经云泄下。竹淡,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也;茶苦,为阴中之阳,所以清头目也。”

李杲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一章中说道:“温凉寒热,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通过阴阳,既阐释了药之特性,又阐明了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规律性。

张景岳对《易经》、《内经》深有研究,其探求哲理在于,他认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因此从“医易同源”的观点出发,对祖国医学的阴阳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详尽的阐发。其在《本草正》中论药一般先介绍性味阴阳,次述功效及其药效机理,条理清晰,要言不繁,充分地体现了辨证用药思想。他力倡“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之论以救时弊。其论熟地曰:“味甘微苦,味厚气薄,沉也,阴中有阳。” 味甘微苦,微温,气味颇厚,阳中微阴,气虚血虚俱能补。阳气虚竭者,此能回之於无何有之乡;阴血崩溃者,此能障之於已决裂之後。惟其气壮而不辛,所以能固气;惟其味甘而纯正,所以能补血。

《本草求真》药品补泻,或阴或阳,或气或血,或燥或润,原自有别,遍绎诸书,无有实载;如白术味苦性燥,是能入脾补气;山药味甘气平,是能入脾补阴;人参、黄芪味甘性温,是能入肺而补气;萎蕤、蜂蜜甘平甘温,是能入肺而补阴;龙眼甘温,是能入心而补气;当归、柏子仁辛甘温润,是能入心而补血;山茱萸、杜仲辛温酸温,是能入肝而补气;首乌、阿胶甘平微温,是能入肝而补血;至附、桂辛热,则能入肾以补阳;熟地、枸杞甘润甘温,是能入肾以补阴;补剂如斯,泻剂亦然,而书仅以补泻混指。是集论补、论泻,俱以阴阳气血分辨,概不敢以影响浑混等语塞责,庶使开卷,无有错误。

《本草蒙筌》其论单味药,先述性、味、阴阳。如对人参的论述尤为精辟:气味阳多于阴,少用则泛上,多用则沉下。故遇肝肾之病,必须多用之于补血补精之中,助山茱萸、熟地纯阴之药,使阴中有阳,反能生血生精之易也。盖天地之道,阳根于阴,阴亦根于阳。无阴则阳不生,而无阳则阴不长,实有至理,非好奇也。有如气喘之症。乃肾气之欲绝也,宜补肾以转逆。故必用人参,始能回元阳于顷刻,非人参入肾,何能神效如此。又如伤寒厥症,手足逆冷,此肝气之逆也,乃用四逆等汤,亦必多加人参而始能定厥,非人参入肝,又何能至此。

郑钦安在《医法圆通》里谈到:“用药一道,关系生死,原不可以执方,亦不可以执药,贵在认证之有实据耳。实据者何?阴阳虚实而已。阴阳二字,万变万化。在上有在上之阴阳实据,在中有在中之阴阳实据,在下有在下之阴阳实据。……把这病之阴阳实据,与夫药性之阴阳实据,握之在手,随拈一二味,皆能获效。”

从内经中对药性理论的最初认识到历代医家对其的继承与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阴阳学说作为中医药理论的基础渗透于药性理论发展的始终,阴阳学说的发展促进了药性理论的发展,不断地给药性理论注入新的活力。

2 阴阳学说对中药方剂的渗透

治疗疾病,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和确切的治疗方法,同时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根据治疗方法,选用适宜药物,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从药性来看:寒、热、温、凉,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按疾病的性质看,不外寒、热两类,而药物治疗疾病从性质来说,也可分为寒热两大类。一般能治疗热性病的药物性多寒凉,如发散风热、清解里热、泻下热结、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清化热痰、清心安神、平肝息风、补阴等药的性质寒凉,寒凉性质的药物一般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或滋阴等作用;能治疗寒性病的药物多属温热,如发散风寒、泻下寒积、祛风除湿、芳香化湿、温里散寒、温通行气、温经止血、温化寒痰、补气助阳药多属温热,温热性质的药物多具有散寒、温里或益气助阳等作用;既可用于寒证,又可用于热证的药物多属平性,但这仅是相对而言。而从治疗上总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这就是治疗的基本出发点。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促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临床上则以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治疗效果。

有了这些进一步对药性的分类,对于临床具有更加实际的应用意义,而方剂的形成与发展使药性的发展由理论付诸于实践,是药性的飞跃,是检验药性理论的“实验”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一次完美结合。徐灵胎指出:“若皆以单方治之,则药性专而无制,偏而不醇,有利必有害。”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曰:“其寒热温凉四气者生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生存而阴阳造化之机存焉。” 对于现代科学来说,方剂尚处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在发展中医药的重点,方剂的配伍来源于对药性的掌握程度,越是对药性理论越清楚就越接近于揭开方剂配伍这一复杂的课题,而研究阴阳学说对药性理论的渗透可以为揭开方剂配伍提供一个理论的依据与平台。阴阳学说渗透于药性的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着方剂的发展,方剂是中药的进一步的应用与拓展,是药性理论的延伸。透过了对中药及方剂中药性阴阳的渗透的分析,可以看出阴阳是贯穿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核心,在中医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导向作用,使中医药始终在其自己特有的轨道上发展而未失去其自身的发展方向。透过现象看本质,阴阳学说推动了四气五味的形成与发展,使方剂的配伍组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了整个中医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也为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作用。

阴阳学说作为中医药理论的基础,肩负着基础性研究的作用,把握住阴阳学说在药性理论中的指导作用,有助于药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基础学科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与中医药的发展息息相关。任何的创新之路都需要最基本的理论来支持,脱离了基础理论的发展就会使中医药的研究脱离中医的轨道而失去自身的价值。因此,在发展中药药性的过程中阴阳学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倡导中医药现代化的今天,不论是在进行中药药性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实验研究方面,都不能丢弃阴阳学说在其中的基础指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的同时继承,继承的同时发展,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一脉相承,坚持中医药的特色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