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警惕“集群热”后的隐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警惕“集群热”后的隐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产业集群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地方先后制定实施了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政策,有的甚至提出了宏大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构想,如江苏和河南等地都提出要重点培育建设100 个产业集群,河北、湖南等地则提出要重点培育50 个产业集群。可以说,目前全国各地已经掀起了一股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热潮。应该说,各级政府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这是一件好事情。但应该看到,在目前“集群热”的背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潜伏着持续竞争力不足的隐患。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应该从本地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跟风”,要重视培育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力,降低和防范产业集群的风险,防止产业集群走向衰退。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产业集群是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经验表明,大量相关企业的地理集中、以灵活专业化为核心的社会网络、积极向上的良好创新氛围、建立在合作竞争基础上的互动机制以及路径依赖性,这是产业集群获得成功并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这种产业集群将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因此,是否具有持续的市场竞争力,这是产业集群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我国扩大产品出口的主力军。据初步估计,目前广东工业总产值的近1/3、浙江和福建工业总产值的约50% 和江苏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近40% 都是依靠产业集群(专业镇、“块状经济”)来实现的。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而且大多位于城市边缘的农村地区。这是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有市场经济的土壤和良好开放的创业氛围,它是在市场力量自发作用下,大量相互关联、精细分工的中小企业高度集聚的结果。而沿海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具有经商创业的历史传统,商业氛围浓厚,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少,加上开放的环境以及资金、人才和经验的积累,为大量中小企业的产生和集聚,进而形成集群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成熟的典型产业集群还较少,绝大部分都是一种类似产业集群现象的“准集群”。所以这么说,主要有三方面理由:一是这些集群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水平和档次都较低;二是绝大部分只具有集群的某些方面特征,有不少还只是单纯的“地理扎堆”;三是集群增长还主要依赖于低要素成本优势,从长远发展看,这种发展模式将是不可持续的。事实上,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并不是建立在低要素成本和政策优惠之基础上的,而是主要来源于其内生的集群经济效益。这种集群经济效益是集聚经济、专业化经济、产业关联经济和学习经济的有机整体。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还主要依赖于低要素成本优势,发展层次低,缺乏持续竞争力。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过度依赖低成本。一般说来,集群的竞争优势并非取决于其低要素成本优势。但目前我国的情况恰好相反。工业用地低价格,劳动力低工资,加上政府的各种政策优惠,使我国产业集群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低价格的基础上,而这种低价格又主要取决于较低的要素成本。随着大规模产业集聚造成的要素成本上升,如土地价格和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到期,很容易促使现有集群内企业大规模向外迁移。

产业发展层次低。无论是东部沿海还是中西部地区,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领域,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低,价格低廉,集群规模增长主要靠价低量大取胜。相反,在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集群产品大多为名优产品,价格不菲。因此,如何加快集群产业升级,这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企业根植性较差。我国有不少产业集群都是依靠政府招商引资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在这些依靠外力驱动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中,外来企业最初大多看中当地的低要素成本和政策优惠,游弋性产业(loose-foot industries)较多。这种产业通常投资量不大,以追逐低成本为目的,一旦投资环境发生变化,很容易转移到其他地方。这样,就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使外来企业尽快在当地“落地生根”,实现外来企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

利润日益摊薄。从产品价值链的角度看,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大多呈现出一种“中间大、两头小”的菱形组织结构。即赢利较少的生产制造环节能力较强,而利润丰厚的研发、设计以及市场营销、品牌等环节较弱。这说明,目前中国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还局限于中低档生产制造环节,仍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部分。由于众多的中小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过度竞争,靠产品数量多和价格低取胜,由此导致利润摊薄,大量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

自主品牌缺失。目前,在产业集群内,大量的企业都采取贴牌的方式进行生产,不少企业缺乏自主品牌。比如,广东钟表生产量占世界市场的绝大部分,但很少有自己的著名品牌,不少企业都在忙于为跨国公司“贴牌”生产。广东生产的钟表综合成本平均只有7 元钱,出厂价格大约为10 元钱,跨国公司贴上自己的牌子后,却卖到好几百元钱。这说明,在“贴牌”的情况下,集群内企业大多在为跨国公司“打工”。虽然我们投入了大量的劳动和资金,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能源和资源,排放了大量的“三废”,但仅仅获取了少量的加工费,绝大部分利润都被跨国公司攫取了。

自主创新不足。在产业集群内,不少企业创新意识淡薄,跟风仿效之风盛行,模仿多于创新产品,创新人才高度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过去,我们曾把模仿看成是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模仿虽然有利于知识扩散和传播,有利于积累经验,但它会损害先行创新者的利益,挫伤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整个集群的长远发展和持续竞争力的提高。如果集群内大量中小企业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低水平重复和无序竞争,由此形成过度竞争的局面,那么将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效应,使集群最终走向衰退。

提高集群持续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一个成熟的产业集群应该具有持续的竞争力。这种持续竞争力将取决于其内在的集群经济效益,而非外在的低要素成本优势。但目前我国的一些产业集群恰好相反,集群竞争优势更多的是依靠外在的低要素成本优势。因此,从长远发展看,要改变这种状况,增强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力,关键是形成产业集群的内生机制,依靠

不断强化的集群经济效益,推动产业集群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以为,这种集群内生机制需要实施环境优化、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品牌塑造和绿色制造五大战略来不断推进和培育。

环境优化战略。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个积极向上、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法律和政策环境,还需要有健全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为此,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完善生产链条配套,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健全地方产业配套体系;强化信息咨询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信息平台;鼓励集群内企业与大学或者科研院所的合作,支持建立为生产者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的本地公共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培育各种社会化的中间组织,特别是那些具有监督职能的公证机构、仲裁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

产业升级战略。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已经进入到以加快产业升级、提升发展层次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一方面,要以现有的高新区、大学科学园和软件园等为载体,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的思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推动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增值程度和技术含量。要通过实施产业升级战略,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自主创新战略。首先,要强化技术创新,推进柔性生产,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走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的道路。特别是,对那些以贴牌为主的集群,要推动企业从OEM 方式向ODM 方式转变。其次,要鼓励集群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广泛吸引各种人才尤其是归国人员,并采取多种形式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尤其要吸引跨国公司和大企业在集群内设立研发中心,鼓励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建立合资研发中心。第三,要鼓励发展专业化的中小科技型企业,进一步完善金融担保、风险投资和创业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和配套服务,缓解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面临的资金瓶颈矛盾。

品牌塑造战略。重点是加强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实行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互动。一是强化技术创新,推进集群形象建设,逐步在全国培育一批有深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的区域集群品牌;二是鼓励集群内现有贴牌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支持现有知名品牌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最终实现从OEM 到ODM,再到OBM 的转变;三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击仿冒,加快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

绿色制造战略。在产业集群内,大量的企业高度集中在狭小的地理空间内,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突出。同时,产业集群作为我国重要的产品出口基地,越来越面临着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各种“绿色壁垒”的挑战。为应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和“绿色壁垒”的挑战,当前各产业集群必须实行绿色制造战略,大力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并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对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努力构建环境友好的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和生态型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绿色制造基地。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