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相约统计建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相约统计建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6月8日,高考鏖战到了最后关头。与此同时,北京统计局队机关的108会议室内,统计青年也正激烈比拼。与高考一样,北京市统计建模选拔赛决赛在这个夏天如约而至。

共赴建模之约

今年适逢全国统计建模大赛之年,两年一度的北京市统计建模选拔赛提前预热,再次隆重登场。褪去了四年前初识建模时的青涩与茫然,统计人参赛的热情与投入依旧。来自市局总队专业处室、全市16个区县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39支代表队117人共赴这场统计建模之约,其规模与声势在全国统计系统亦十分鲜见。组队参赛、集中培训、两天封闭式初赛、论文匿名评审,整个赛程一环扣一环,紧张而有序,最终丰台1队、石景山2队、门头沟1队、国民经济核算处等12支代表队成功闯关。

上午9点30分,扣人心弦的决赛鸣金开锣,按抽签顺序西城2队第一个走进赛场……围绕“北京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这一研究主题,各代表队要在8分钟之内结合演示文稿阐述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过程,并在接下来的10分钟内就评委的提问进行答辩。还是这熟悉的场地和规则,选手们所面临的挑战却是全新的。

“考虑到不同的行业之间投资弹性存在差异,我们采用了变系数Panel Data模型。”

“请问统计检验未通过能否说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弱化?”

……

无论是台上的选手还是台下的评委,各个有备而来,双方你来我往,思想的火花、智慧的交锋不时引来观众的掌声。主讲选手的侃侃陈述化作一个又一个精彩的8分钟,想要过评委这一关却绝非易事。五位评委,既有高校的知名统计学者,也有熟稔统计业务的行家里手,他们的提问和点评大多围绕论文中的问题或漏洞展开。其言之灼灼,既令听者钦佩,也难倒了不少选手。当选最佳辩手的杜明翠赛后感言:“评委们或机智或犀利或幽默的点评,一针见血,我们怕什么他们问什么,使模型的弱点无处可藏。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和回答显然已经不能蒙混过关。”

下午5点,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成绩揭晓的一刻终于到来。评审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杜子芳教授宣布:国民经济核算处、西城2队、房山1队等3支队进入前三甲,获得了优胜奖,其余9支队获得优秀奖;国民经济核算处代表队的杜明翠和门头沟1队的林爱诺获得最佳辩手奖。在欢快的乐曲声中,进入决赛的每一位选手先后走上颁奖台、分享荣耀一刻。此时,成绩的高下已不重要,心头那份收获都是沉甸甸的。

志同才能道合

本届选拔赛,已是北京统计人与统计建模的第三次亲密相约。是什么成就了这一份不变的执着?正如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所言:通过建模这样一个平台的展示,也是在给统计人一个导向,“这就是激励大家努力去学习、去钻研业务,去争当统计改革和发展的模范”。只有当比赛的意义超越了比赛本身,它才能彰显持久的魅力。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总队长李纲如是评价:这次选拔赛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一是市局、总队通过开展这个活动,为青年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智慧和能力的舞台;二是各个团队的合作彰显了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统计文化精神;三是调动起具有高知识含量的新一代统计人用知识和智慧改造和变革统计方式和统计方法的热情。其实这也是三届建模选拔赛一以贯之的理念和追求。

所谓志同才能道合,一茬又一茬的选手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历练中,努力接近着“争当统计改革和发展的模范”这一目标。杜子芳颇有感触地说:“尽管很多同志是第一次参赛,但这次比赛的整体水平与过去几届比提高了不少,尤其是在模型的选择、数据的选择、把握模型中的细节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纵观今年的比赛,选手更年轻、学历更高,队员间知识结构搭配更趋合理。参赛选手年龄普遍低于往届,80后占到92.5%,这其中30岁以下的选手占到了73%;全部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水平,且三分之二的选手拥有研究生学历。

房山局队此次派了两支队伍参赛,其中1队成功杀入决赛并一举获得第三名的历史最好成绩。队员邱爽用“紧张与兴奋并存”形容自己第一次参加建模比赛的感受。她觉得,在清晰的研究思路指导下,合理运用计量模型,得出与实际相符的经济结论是取胜的关键。

代表昌平局队参赛的张荣幸、王荣伟、霍晓玮,参加工作还都不足一年,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一股“牛劲儿”,三位来自基层统计所的统计新兵愣是闯进了决赛。决赛成绩的不理想,让他们看到了差距,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霍晓玮坦陈:“通过这次比赛,让我们意识到统计工作并不只是单一的数据汇总,今后必须在数据处理、加工、分析上下工夫。”

值得欣慰的是,选拔赛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深深懂得:比赛只是一种检验的手段,惟有不断提升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能力,统计的明天才会充满希望。

后会有期

着眼于明天——这也是北京局队近年来下大力气坚持在全系统开展统计建模选拔赛的原因。四年前,局队领导班子在研究备战首次全国统计建模大赛方案时,举办以自愿报名为基础的选拔赛获得一致认可,这意味着机会之门向每个人敞开。

借参加全国大赛之机,谋人才兴统战略,可以说,北京市统计建模选拔赛应时而生,又意在长远。而打造高素质统计人才队伍,既要靠比赛激励,更重在扎实细致的培训。选拔赛的组织者、教育中心负责人包彤介绍说,有了前两届赛前培训打下的良好基础,今年的培训更突出实战性。授课教师分别从统计数据分析中的模型选择、宏观经济分析中的VAR系统建模方法应用和马克威分析系统在统计中的应用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员直呼过瘾。

如今,统计建模选拔赛已成为全市统计系统的一件盛事。16个区县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局队悉数组队参赛,成为今年的一大亮点。西城区统计局局长郭启兴决赛当日亲临赛场观战助威,在他看来,“建模比赛作为体现一个统计部门业务水平高低、人员素质高低的重要平台,有助于提升基层统计人的形象”,而“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工作到位”是西城屡创佳绩的关键。提到重视,各区县亦各有各的高招。石景山、门头沟局队请来老师专门为参赛队员“开小灶”;丰台局队将统计建模列入干部培训计划;几乎所有的局队都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倾力支持……

统计建模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同样体现在每一位参赛选手身上。此次代表综合处参赛的马俊炯,上一届还是原宣武局队的一员,并曾代表北京参加了全国统计建模大赛。现在能到新的岗位专注于统计分析工作,小马深情地说:“感谢建模,让我收获了成长与自信。”延庆小伙魏勇自从报名参赛就卯足了劲,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初赛时像个拼命三郎,一熬就是半宿,虽然助力延庆局队获得优秀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可他并不想就此止步:“下次一定还要参加,争取更好的成绩!”

从清晨到日暮,从春末到夏初,从2008到2012,北京统计人相逢在统计建模的赛场,将经济理论、统计方法、计算机技术完美结合,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亦证明着统计的价值。向着更高、更强的目标,从每一次比赛的终点再出发——统计建模,我们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