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活,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活,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吕叔湘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关键一个活。”一堂好的语文课,“活”是关键。活,是语文课堂学的生命线。那么,如何才能把语文课上活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一、 课堂氛围愉悦,是语文课“活”的基础

我们的语文课堂需要每一堂课都要给学生以一定的成就感,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就需要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切实拉近学生与文本和教师的关系,在这样的“轻松和谐的语文课堂”中进行互动式的学习,我想,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成功的,也是愉快的,学生也一定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再说,语文课是形象加情感的课,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共同感动,在与文本的切磋对话中逐步走向深层的精神交流。在看似松散的课堂流程中,对文章主旨的领悟却越来越深。这就要求教师激感,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感受随时发表。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从中生成能力、方法、习惯,让理趣与情趣交相辉映。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课上活。

二、 教学方式得当,是语文课“活”的前提

传统教育一直沿袭“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之路,广大教师总是把“师道尊严”看得很重,小小三尺神坛禁锢了千千万万教师的心,仿佛给教师套上了厚重的枷锁。要想还教育一片蓝天,让教育充满生机,就必须让教师解禁,让学生解放。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不能再采用向学生硬性嵌入概念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应逐渐形成以学生终生发展、终生学习为根本目标的意识。很多优秀教师总是广取博览,汇大千世界、取众家之长为己所用,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专长,挖掘学生的潜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的可贵探索、可喜成绩,都可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因此,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的方式中解放出来,变“传递――接受”的讲授方式为“合作――探究”的开放活动方式。一旦如此,何愁不能把语文课上“活”。

三、 师生情感融洽,是语文课“活”的关键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善于利用自己的课堂,创设教学情境,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受到审美教育,受到人文情怀的熏陶,从而进入到“人化情境”中去,与作者、教师同悲同喜,同歌同泣,从而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教师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学生、教师与教材之间的情感沟通,运用饱含深厚情感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对具体词句进行阅读、品味、讨论,并展开想象联想,用自己的体验自主感悟。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体会,教师细心点拨,巧妙“移情”,在感受父爱的伟大中激发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谐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充满了活力,理性的光芒就会在情感共鸣的火花中放射出来。

要真正地实现平等对话,教师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着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即和谐的师生关系。

重建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要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身体要走下来,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心要走下来,贴近学生,与学生互相交流,一起活动,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合作意味着参与,师生有一种共同的体验。教师不应该对学生说“你去干什么”,而是应该对学生说“我们一起去干什么”。我们要把学生的真心放在自己的心里。

语文课是形象加情感的课。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共同感动,在与文本的切磋对话中逐步走向深层的精神交流。在看似松散的课堂流程中,对文章主旨的领悟却越来越深。这就要求教师激感,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感受随时发表。教师善于因势利导,抓住疑点、重点、闪光点,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从中生成能力、方法、习惯,让理趣与情趣交相辉映。

四、 教学方法灵活,是语文课“活”的保障

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教学有法”是指,任何教学都必须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都必须按一定的教学模式或程序来教。所谓“教无定法”是指,即使同一个教师,在讲授不同的文本时,也不可能按一个模式用同一种方法来教。任何教学方法都不能机械照搬。所谓“贵在得法”是指,教师要根据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灵活地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任何教学方法都是教法与学法的结合。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结构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师怎么教,还要考虑到学生怎么学,甚至还要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还要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师不能只顾自己的教,不管学生的学;只顾施教意图,无视学生的感受体验、愿望需求。不然,就会出现教与学“有谋而不合”的现象,多向交流变成单向灌输,互动合作变成自导自演。师生不能心灵相通、默契配合,“力道”难以交汇,何来碰撞的火花,何来满足的幸福?这样的教学又何来和谐、美感可言?

实际上,一个教学活动往往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不可能一堂课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我们在具体操作时往往以一种方法为主,配以其他方法,但是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既注重多样性,更注重协调性和统一性。因为只顾及讲法的多样性而忽视教法的统一性、协调性,教学程序就会杂乱无章;反之,只提统一性,而忽视多样性、变化性,也会使教学活动单调、僵化,缺乏动态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追求最佳效果的多种教法的和谐统一,这样,才会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姿多彩而又协调一致的和谐美。

总之,我们一定要把语文课上“活”,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语文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动自主、创造性地感悟人生和社会,充分获得生活经验的顿悟与积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推动学生生动活泼、快乐自由地发展。

(南通市海安县海陵中学;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