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从水力发电企业的特点和重要性出发,人才培养与开发是其实现本质安全性电站运行管理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溪洛渡电厂员工队伍建设实践为例,系统论述了水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方法和成效。
关键词:水电生产 人力资源 培训 开发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水力发电企业作为国家发展重要的能源供应基本,其健康持久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经济建设、综合实力提升的方方面面,想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首先就应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溪洛渡电厂是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电力生产和成本控制单位,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其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固本之基。2013年,6个月时间密集投产运行12台机组,并创造了单月投产容量突破300万千瓦的世界新纪录,骄人成绩与其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成效密不可分。
一、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特点分析
1.电力生产管理模式的新变革,员工技能水平面临新考验
溪洛渡电站枢纽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点和长江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规模大,调节性能良好,发电质量高,综合效益显著。溪洛渡工程具有“四高三大”的特点,即高拱坝、高地震区、高边坡、高水头,大洞室、大泄量、大地下厂房;左、右岸电站分别供电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客观上形成了“一库、两站、两调”局面;机组投产集中在2013和2014年,平均月投产1至2台机组。生产调度、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及值班方式的管理难度,对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是对人员技能水平的重要考验。
2.金沙江地域环境的特殊性,带来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冲击
溪洛渡电站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以上230公里(公路)的金沙江河段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当地能够利用的资源相对匮乏。由于库区河段河谷深切,地势高差悬殊,区域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同时,电站所在地是汉、彝、苗、回等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当地生活、文化习惯较为特殊。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等的改变,以及生活方式与工作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会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员工生产方式、文化生活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3.员工队伍结构的年轻化,员工思想呈现多元化
2008年,溪洛渡电厂筹建。截止2013年底,电厂员工到岗五百余人。35岁以下中青年员工占89%;工作年限10年以下员工占88%;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73%。电厂人员结构呈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工作经验相对欠缺,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相对比重不高。另外,青年员工特有的特立独行、思维敏捷、时尚新潮的多元化群体性的特征,无疑为传统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建设思路
1.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规划
电厂紧密结合发展战略,充分考虑生产管理方式和地域特点等因素,以打造“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将培训贯穿员工职业发展的全过程,大力开展以管理和岗位技能培训为核心的培训项目,加速培育专业领军人才和知识型、技能型员工,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培训开发体系;同时,优化岗位管理,建立注重实绩、逐级培养、梯次推进的人才考评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2.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基础建设
结合大规模、高强度接机发电任务的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组织机构;完善员工培训管理制度,优化组织管理、经费管理、计划实施、效果评估等工作流程;充分评估内部人力资源,通过科学的考评手段建立内部培训师、技术专家队伍,规范管理发挥最大效能;加强培训与开发软硬件建设,建立全面系统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培训教材与专业题库,通过网络学习考试系统、网上学习论坛、多媒体教室、技工训练室等开发建设,为员工提供全方位、多层级培训平台。
3.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实施与效果评估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活动通常包括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制定、培训活动组织实施以及培训效果评估三个环节。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及员工职业发展需要确定培训目标,以“全员培训与重点提高相结合、自我培训与传授培训相结合、岗位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针,组织员工积极参与,同时加强过程监督与考核。采用前期座谈、调查、考核以及后期用人部门评价、工作业绩考核等评估培训效果,通过改进措施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员工参与兴趣及降低培训成本。
三、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管理实践
1.基于企业发展的培训与开发管理规划制定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企”战略要求,溪洛渡电厂以创建国际一流电厂的目标,紧密结合筹建、接机、运行各个阶段特点,以“服务于参与工程建设、电力生产筹备和员工自身发展,着力打造电站营运、设备维修、技术创新、队伍建设、标准制定五项核心能力”为目标,编制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规划及年度员工培训计划,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内,实现全员技能达标、持证上岗,每个专业面至少有1~3名掌握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关键岗位员工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员工队伍整体实力和使用效能处于企业先进水平。
2.以服务企业和员工为目标管理体系建设
结合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建立了培训与开发管理组织机构,由厂长直接领导和协调,各部门、分部/值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确保工作有效实施;完善了员工培训管理办法,按照“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全员覆盖”管理方式开展工作,形成了信息报送、沟通反馈、台账管理等长效管理机制;完成了多媒体教室、钳工等技能培训室建设,结合网上学习考试系统等信息平台开发建设,完善了各专业课件、教材、题库建设,有效促进员工自主学习。
3.注重员工全面发展的培训与开发举措
(1)全方位的岗位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是为提高和改善一线生产作业员工安全意识、岗位技能及管理水平而实施的培训,具有人数多、专业广、形式多样和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是培训工作的重难点。电厂结合员工实际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建立多层次、开放式的培养体系,采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培训计划、“高强度、高频次、全考核”培训密度,“专家课题、导师带徒、实践课堂、考问讲解”等培训手段,开展系统全面的岗位培训,快速解决了一线生产任务重、关键岗位人员紧缺的矛盾。
(2)分层次的管理教育培训。电厂坚持把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作为一项事关企业长久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按核心管理、中层管理以及一般管理三个层级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如核心管理人员主要进行与所分管工作相关的战略管理、领导艺术、决策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以及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培训,而一般管理人员则主要进行与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岗位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有效沟通、时间管理、执行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培训。
(3)多样化的专项特色培训。专项培训时事性强,培训方式灵活多样。通过“每月一专题、每月一考核、每月一演练”、桌面演练、反事故演习等培训活动,有效提升了运行人员操作、巡检、分析、值守、工单许可、发受令、生产指挥协调、应急准备和响应等技能水平和紧急应变能力;通过“设备专家论坛”、“模拟工单”演练、模拟事故案例分析、技能竞赛等专项培训活动,提高设备检修人员对所辖设备的巡检、故障处理和设备消缺等业务技能。
(4)系统性的技能达标管理。为有效解决员工队伍技能与经验相对不足的实际问题,电厂全面开展了生产作业人员技能达标上岗工作。坚持量化、细化、准确、具体的原则,编制岗位技能标准与培训大纲,对生产人员应知、应会的内容以及要达到的知识、技能标准以及培训内容做出规范。通过技能达标认定方案,对认定时间、形式、程序等进行规定,使员工技能考核、岗级水平认定等工作有章可循。以笔试、面试、实际操作、模拟演练等形式进行分类考核,并及时反馈成绩、集中讲解,确保员工查漏补缺,有目的地学习提高。
(5)有效性的技术专家打造。 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电厂积极培育具有梯级层次的技术专家和领军人才。创建了技术和管理“双跑道”,引导和激励员工专心钻研技术、技能,拓宽了技术专家职业发展通道;建立了技术专家库,通过参加技术交流、合同谈判、机组设联会、机电安装监理等工作,为其提供技术决策、专业咨询、行政管理的机会;通过组织内外部培训、专家讲坛、技术评审等活动,促进其开阔视野、掌握新的信息和技能;通过参与行业标准、规程编制,结合重点课题攻关、发明专利创造、技术优化建议等活动,有效提升了专家科技创新能力。
(6)针对性的青年骨干培养。针对青年员工比例大、学习能力强的特点,电厂积极探索青年员工岗位成才方法。在工作中采取参与重点工作研究、参加重要会议筹备、提拔任用等形式进行培养;充分发挥技术专家技能优势,通过导师带徒在工作实践中带领青年员工提升技能;加大青年员工参建力度,有效降低了培训成本,提前掌握了设备的管理能力;以互讲促学、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岗位工作技能。同时,根据员工职业发展需要,开展了工程硕士、MBA等后续学历教育,有效提升员工文化水平。
四、培训与开发效果评估与实施效果
溪洛渡电厂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已建立和运行五年,人才队伍素质快速提高,技术力量得以增强,生产岗位员工技能全面达标,在高强度接机发电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主观能动作用。另一方面,建立学习型团队的思想得到全体员工的肯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使公司的战略落到了实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大提高,员工个人价值和企业整体价值得到了共同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葛文波.以服务公司战略为目标的立体化人才开发体系[J].人力资源开发,2007(12):48-51
[2]尹利霞.三峡电站人才培养机制初探[J].科技咨询,2009(32):156-157
[3]罗如英.人才开发与评价研究[J].科技咨询,2012(3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