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纽约往事 第23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纽约往事 第2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到纽约尼克斯,在国内球迷的视野中基本属于空白,资深些的球迷们也许会想起曾经的20世纪90年代,那支由帕特里克・尤因、约翰・斯塔克斯、查尔斯・奥克利和拉里・约翰逊带队的铁血劲旅,还会想起1998―99赛季的季后赛中,由阿兰・休斯顿、斯普雷维尔和坎比领军的超级“黑八”。然而,尼克斯队近几年的乱相,已逐渐在球迷眼中沦为笑柄。

《王朝》系列,已经完成的有洛杉矶湖人、波士顿凯尔特人与费城76人,想必读者们都会清晰感觉到,这些被冠以“王朝”名号的球队均可长期盘踞在NBA金字塔顶,像费城76人之流虽然奖杯数量远远不能与凯尔特人、湖人相提并论,却在漫长岁月中扮演了高端劲旅角色。而今,《王朝》系列连载又重开一篇章,记载对象将是纽约尼克斯――对于绝大多数国内球迷而言,纽约尼克斯着实没有多少关注的理由,这支球队貌似最近十年来除了不停签垃圾合同或者交易垃圾合同之外,罕有亮点,“微笑刺客”托马斯把麦迪逊广场花园变成儿童乐园,任何一位天王巨星都以在麦迪逊创造高分为乐。

然而,这并不能算完整的纽约尼克斯,这支战绩一塌糊涂的球队能年年在福布斯排行榜上占据最有价值NBA球队地位,可不是只依赖先天的大都市优势,也一样有悠久且荣耀的历史可供追溯,一样有无限精彩的往事

遥想当年

NBA的球队各有不同出身,有的是1948、1949年时候,BAA从NBL吞并的球队;有的是1976年NBA从ABA兼并的球队;有的是在NBA漫长的扩张过程中加盟的新军。不过,上述三大种类的球队都无法比拟一种特殊地位,那就是被称为Original Teams,也就是1946年NBA前身BAA问世时候的最初11支球队。如所有球迷知道的那样,NBA最早的日子毫无滋润性可言,由于现金反馈无力,让很多球队不得不在挥金赔本若干年后选择卷铺盖离开,因此,最初BAA的11支球队绝大多数风云散,能留存迄今被看作NBA活化石的球队只有两支:波士顿凯尔特人与纽约尼克斯,这两支球队不仅从1946年开始便见证历史的全部进程,也保持了一项绝对的光荣传统,那就是从建队加入NBA迄今没有搬迁换过城市。

若对NBA历史涉猎面较广的球迷,会了解到一个规律:早在北美职业篮球还没有发展壮大的六十年前,对原始蛮荒市场的争夺依旧存在着,NBA能在六十年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篮球商业联盟,反思历史必然不能忽略两次吞并。一次是吞并NBL,拯救了岌岌可危的BAA且更名为NBA,另外一次就是1976年吃掉ABA,完成一统天下的壮志。研究两次吞并,读者们都会看到一句描述,那就是NBA“牢牢掌握了大城市的球市”,这句话反向参详两次吞并期间的NBA,会很明显地看出上世纪40年代的NBA正因为手握东部大都市的球市才有机会吃掉西北部小城市为根基的NBL,且ABA之所以会在与NBA对峙9个赛季后无奈接受收编的命运,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NBA提前20年就占据大都市市场,令后来者ABA只能在中小城市或者交通不发达地区谋求生存空间。话说到这儿,就得继续看本篇章主角纽约尼克斯与另外一支1946年保留迄今的球队波士顿凯尔特人。尤其是纽约尼克斯,作为美国东部商业气息最浓郁的大都市,纽约尼克斯为NBA带来大都市辐射战略的根本底气,若没有那段岁月--纽约尼克斯苦苦支撑着联盟在新闻媒体上的出镜频率,恐怕混沌阶段的NBA还会有更多的苦头要吃,走更多的弯路,才能冲出泥潭。

如果说波士顿凯尔特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取得霸主地位,八十年代独霸东部,新世纪初重现辉煌带给球迷太多惊喜与自豪,纽约尼克斯的历史自然稍显含金量不足,历史上只有1970、1973年两次总冠军经历。可千万别忽略尼克斯的生存基础是超级都市纽约,苹果城作为整个北美洲的经济商业中心,能提供海量的消费力人群,也有着夜生活习惯,这些硬件助推尼克斯票房与广告收入遥遥领先于联盟其他球队。就算纽约尼克斯最落魄的几个赛季,麦迪逊广场花园都不必担心赔本,每年的福布斯照样把尼克斯列为价值最昂贵的NBA球队。

可以如此定义,纽约尼克斯的生存,从理论意义阐述了职业或者商业竞技应该注重的发展侧重点,那就是依靠大都市效应,规避风险,获得庞大商业利益回报。

得名由来

NBA球队的名字都有根源可溯,譬如波士顿凯尔特人有着浓郁的爱尔兰民族味道,又譬如奥兰多魔术的取名源于佛罗里达度假旅游胜地的传统,尼克斯的名字较为拗口,也很难从字面上解析,挖根源的话还得与北美洲垦荒阶段的殖民统治挂钩。

在美洲大陆被发现之前,这一地界由于海路闭塞,生产力与经济发达程度远逊于欧洲,所以当欧洲列强纷纷至北美洲淘金时,挂着“垦荒”招牌的背后,不乏圈地割据的潜意识在内。“尼克斯”这个词汇,在NBA的英语原文为Knicks,是Knickerbockers(灯笼裤)的简称,而“灯笼裤”为何会与纽约挂钩?便是因为十六世纪荷兰拓荒者经常穿着一种略低于膝盖的中裤,1809年华盛顿・艾尔文著书写史,把Knickerbockers官方意义变成纽约的简称,在未来的四百年内,Knickerbockers很快变成纽约所有事物的象征,这里就能解析为何驻扎在纽约的职业篮球队会以Knicks作为队名的因果缘由。

Knickerbockers与纽约的关系密切到何种地步?简单概括,就是只要是球迷听到“Knickerbockers”这个词汇,就会立刻联系到苹果城纽约,举例来说,纽约出产啤酒就命名为“Knickerbockers啤酒”,而1938年百老汇名剧“Knickerbocker Holiday”也使用了Knickerbockers的象征性理念。

Knickerbockers不能算是纽约尼克斯独家垄断的品牌资源,这个词汇属于整个纽约,最初被使用是在1845年的棒球领域,在纽约成立的纽约尼克斯棒球队是有史可查的第一支阵容齐整的棒球队。接着的100年内,纽约不止一支职业球队使用过Knickerbockers的名字,而今球迷们耳熟能详的纽约尼克斯不过是历史上的一个缩影,能从中看到数百年前殖民统治的文化痕迹,其中蕴含的寓意包括坚韧、勇敢等等。

在上一章节提到过,纽约尼克斯与波士顿凯尔特人一样,是NBA最初的球队中仅有的没有搬家也没有更名的球队,回过头看看也不奇怪,只要这支球队还在纽约生存,就不可能去修改Knickerbockers的名字,更符合逻辑的是,尼克斯怎么可能放弃这一块风水宝地?还记得哈德逊河对岸的新泽西篮网么?最早成立的篮网队非常垂涎河对岸的富贵邻居尼克斯,老惦记着把主场搬家到纽约分一碗羹,可尼克斯在纽约多年沉淀下的人脉与人气都不是乡村球队篮网所能比拟,每每篮网抛媚眼开软档尝试接近纽约,都会被尼克斯明枪暗箭赶回去――尼克斯多么在意一家独霸纽约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对尼克斯管理层来说,这座城市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有什么理由让穷街坊篮网来共享?

纽约之父

1946年的春夏之交,刚开业的BAA小日子不怎么好过,可“艰难”、“困苦”之类的形容词从来不适用于尼克斯,纽约腰缠万贯的财主多如牛毛,就算那段篮球被看作娱乐猎奇的年头,纽约的富豪们都不在乎美钞,很乐意买票进场看看新运动。BAA把纽约看作最重要的总部基地,与此不无关系,对还处在亏本营业的新兴职业联盟而言,惟有守住这一道天堑才可能把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握在手中。

被称为“尼克斯之父”的是内德・埃里森,作为奠基人的他亲手缔造尼克斯最初的球队组织结构,作为纽约尼克斯第一任总裁的他在位接近30年,一直到1974年卸任前,始终是球队最有权势的话语权人物。埃里森老先生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努力推广篮球运动,将篮球从小众化运动变成能在公众面前表演的普及运动,在他的苦心运作下,麦迪逊广场花园迄今还被看作篮球圣地麦加,尼克斯最落魄的输球时代,纽约球迷都乐意买票看主队输球,而绝对不会选择开车去新泽西看篮网赢球。能把一支球队与城市的归属感捆绑到如此地步,埃里森功不可没。

内德・埃里森有着与生俱来的商业天赋,他10岁开始就租小船划到湖面上向游客兜售饮料赚零花钱,全家搬迁到布鲁克林区后,埃里森进入伊拉斯莫高中,他从小历练的商业管理才能进一步被激发,在学校内享有极高威信,同时管理包括游泳队、网球队在内的竞技队伍。很多迹象表明,内德・埃里森日后成为纽约篮球运动的奠基人,应该与其早年的运动管理经历有关。

埃里森是一个绝对勤勉的人,他不辞辛劳接触每一项自己能触摸到的商业模式,一直等到他见证曼哈顿大学篮球馆的某个偶然场景,埃里森嗅到了财富的味道。这事儿不复杂,曼哈顿大学篮球馆的票全都被卖完了,可还有观众没有入场看球,如何解决?埃里森的想法是在篮球馆办公室开一个大窗户,让观众可以从办公室通过窗户直接观看篮球,办公室的环境比看台更好,也更宽敞――请注意,这一模式,便是而今NBA习以为常的观众贵宾包厢模式,包厢的票价远贵于看台散座,且包厢模式一旦被开发,就意味着原本座位有限的篮球馆得到进一步扩张,办公室全都可以被观众塞满。列位看官,篮球这项运动,场上成本几乎不会有太大变化,也就是说如果球员们打一场比赛拿50美元工资的话,100个观众看球与200个球迷看球都不会导致球员收入增减,这便意味着只有更多观众看比赛才能带来更多收入,通过扩张收入渠道,获得更多利润。如今看来天经地义的商业模板,在六十多年前从来没有人想过,正是埃里森先生的智慧把脑海中的框架变成现实。

1964年,内德・埃里森入主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他在北美篮球领域的地位极高,可以说,若没有埃里森的扩张模式,职业篮球未必就会有如此的盛况。而对于尼克斯队自身,他们也迅速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成为联盟知名劲旅。下一卷,笔者将谈谈最初10个赛季的尼克斯,这支球队从初出江湖便奠定劲旅地位,敬请关注《纽约往事》第二卷《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