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徐文英 蓬勃发展的30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徐文英 蓬勃发展的30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纺织企业出身、深厚的行业背景、两次“压锭”调整的参与者、行业蓬勃发展的亲历者――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谈起棉纺行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时一如既往的严谨:“有几个典型阶段”。

纺织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传统产业,棉纺织业又是中国纺织行业的基础产业。建国之初,我国纺织工业以棉纺织产品和服装为主,随后的几十年,化纤、针织、印染、产业用、家用纺织品等分行业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纺织产品的多样性,但棉纺行业的基础地位依然不变,棉纺企业为下游的针织、印染、家纺、服装提供大量原料和基础产品。2000年以前,棉纺织纤维加工量一直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60%以上。到2007年棉纺织品及其制成品、服装的出口已经占了整个纺织工业出口的41%。棉纺织在纺织行业中具有“龙头大哥”的地位。

建国以来,经过不断发展,我国棉纺纱锭从建国初期的约500万锭,到1978年已达到1561万锭,建国29年产能增长1061万锭;而改革开放开始的1979年到2007年的28年间,棉纺纱锭从1978年的1561万锭增长到2007年的9900万锭,28年增长了约8340万锭,是改革开放以前29年的5.3倍。2007年,纱产量2000万吨,布产量670亿米,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8.4倍和5.98倍,成为名副其实的棉纺织大国。1978年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里,在供需平衡的调解下,棉纺行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走过了大起大落的几个周期,科学的说法叫做走了一条“发展――调整――再发展”的道路。

1978~1991内需拉动的快速发展期

1978年前,尤其期间,我国棉纺生产发展非常缓慢,三中全会以后,纺织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90年代初,我国棉纺产能已从1978年的1561万锭增长到1991年的4192万锭,平均每年的增幅都在200万锭左右,显示出行业飞快的增长势头。这期间由于棉纺和化纤的快速增长,在1984年前后全国取消了布票。

1992~1997第一次压锭调整期

改革开放以来的较快速发展在1991年左右出现了阻力,由于这一时期我国还没有加入世贸组织,出口市场尚未打开,产能的增长过快与内需增长的相对缓慢产生了矛盾,1991年底,当时的纺织部决定进行产业调整,解决总量过大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棉纺织行业。

这一调整被业内人士称为“第一次压锭”,目的在于控制总量,同时提升现有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的纱锭,把建国以前的和“1”字头的棉纺设备淘汰。“棉纺压锭专项”从92年一直延续至97年,同期相关的支持政策包括:每压1万锭,国家给予1600万元贷款,用于企业技术改造。由于当时大多数企业是国有企业,政策惠及面较广,也有很多企业在没有监销的情况下,仅凭炼铁厂、废品收购站出示的砸锭证明就获得了相应的贷款。这一时期棉纺行业的技术改造确有一个飞跃,落后生产能力淘汰约400万锭,整个棉纺设备的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企业积极购买新设备,如当时刚刚时兴的喷气织机、自动络筒机、清梳联等。整个“八五”期间,国家设立了深精高纺织出口专项,新型纺织原料专项,新型纺机国产化、棉纺压锭专项,“两机”专项等五个主要项目,为纺织行业投入固定资产1139亿,技术改造投资占其中70%左右,为800亿。其中“两机”专项即《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引进技术与国产化专项》一共实行了21个子项目,项目资金高达14.87亿人民币,项目把国外先进技术通过技贸结合的办法引进来,再进行消化吸收国产化,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纺织行业特别是棉纺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不过从总量来看,“长出”的锭数和“压掉”的锭数相差无几,因此,从1991年的4191万锭到1997年的4245万锭,“第一期压锭专项”棉纺行业产能增加了54万锭。总的看来,1992到1997的6年来实施了“棉纺压锭”专项,产能基本稳定,没有增长。但是这几年也是行业连续亏损的几年。

1998~2000第二次产业压锭调整期

1992年至1997年,在连续六年的调整过程中,由于计划体制等原因,总量过大、产能过剩的供需矛盾难以解决,全行业一直处在亏损状态,于是国家开始对纺织工业实行第二次调整,棉纺行业由此开始了第二轮更为强势的“压锭”。

1998年中国纺织总会改名为国家纺织工业局,压锭调整是这个新机构的一件大事,国家希望通过压锭的方式,扭转国有企业长期亏损的局面,调整结构,减员增效。与第一次压锭不同,此次调整有三个明确的目标:三年压掉1000万锭,分流120万人,全行业实现扭亏。到1997年,棉纺织行业国有企业比重仍高达78%以上,国家对于这些通过淘汰落后的杂牌设备实施产业提升的国有企业有了更加实惠的政策:每压1万锭就能获得300万人民币财政拨款,用于安置分流人员再就业。配套的优惠政策还包括:核销呆坏账、债转股(企业所欠债转为银行的股份)、土地置换政策,45岁职工提前退休的政策等。原计划是1998~2000三年的压锭任务,在1999年底就完成了,棉纺行业压掉了960万锭产能,分流了120万职工,全行业扭亏,并在当年实现盈利。经过这一次的产业调整,棉纺产能从1997年的4245万锭锐减为2000年3443万锭。与此同时,行业悄然改变了旧的容颜:优质国有企业甩掉了包袱,轻装上阵,开始加快发展经济;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接过了部分国有的资产,借2000年中国洞开全球纺织品市场之机登上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舞台。

2001~2007“国退民进”大发展期

2000年,也是“十五”的最后一年,我国棉纺纱锭悄然上升到3443万锭,在接下来2001到2007年间,中国棉纺织业上演了爆炸式发展模式:从2001年的3548万锭,到2007年的9900万锭,每年增长约1000万锭。

快速增长的内需市场和出口市场是拉动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001年,中国加入WTO,如同给老车换上了新的发动机,我国的国民经济总值几乎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房地产、汽车、公路建设带来的纺织品需求激增,人民消费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除了不断增长的内需之外,纺织行业作为我国加入WTO最先受惠的产业得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出口市场的瞬间扩大让中国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纺织加工基地。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仅为23.3亿美元,到2007年已经达到1750多亿美元,几乎是从无到有的市场放量。人世之后,较低的准入门槛使纺织行业成为当时民营资本最为活跃

的领域之一,国有企业在行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仅余不足4%,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下,棉纺织行业“国退民进”的大趋势也无可避免。

但是,不论企业结构、经济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从宏观来看,这几年都是棉纺行业建国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仅气流纺纱产能一项就从2001年的71万锭,发展为2007年的203万锭,棉纺织工业实现了全方位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产量和产能上,也表现在棉纺行业技术进步的速度上。到2007年,我国棉纺行业无梭织机的占有量已达到40.79%,元结纱比重已占到总产量的62.76%,无梭布和精梳纱比重分别为63.8%和26.9%,而这些百分比前面的数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都只是个位数而已。据2007年底统计,2000年以后生产的先进棉纺织设备占全部棉纺设备的65%,装备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008~迫在眉睫的调整期?

从2001年开始的全行业发展交响曲,到2007下半年开始出现了不祥的音符:人民币升值、进口棉提高进口滑准税、出口退税下调、进口设备加税、原材料涨价、煤、电、油、运及水费高涨、闹了三年的劳工荒干脆演变为劳工工资的大幅度上升,这一系列外部的政策变化同时集中落在棉纺企业身上,棉纺织企业不堪重负。到2008年,这一切更加雪上加霜了:新《劳动法》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紧缩、人民币兑美元恍然进入“6”时代了!一直都处变不惊忍辱负重的“大哥”行业中的“大哥”企业也忍受不住,感叹2008年是“所经历的最难的时期”。所有的外部条件都对行业发展不利,困难开始显现。

2008年1~5月,棉纺织宏观统计数据仍然显得良好,利润实现123亿元,增长15.9%,出口270.9亿美元,增长7.86%,但增幅出现大幅度下降,大多数企业反映极为困难。统计局数据显示,约1/3的企业((3645户)实现利润120.8亿元,占棉纺全行业利润的98%。而占行业2/3的企业(7040户)实现利润只有2.4亿元。平均利润率只有0.124%,大多数企业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

棉纺织行业协会进行的调查显示,有一半的企业订单比去年差,平均减少了22.46%;31.4%的企业开机比去年减少;在原材料成本平均上涨7.16%和劳动力成本平均上涨12.3%的情况下,50%~79%的企业主要产品价格都比去年有所降低!在大多数企业面临严重困难的时候,行业协会多次提出产业预警,并开始积极呼吁国家给予产业相对平稳的宏观政策,同时鼓励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来应对市场这一无形之手的调整。

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展――调整――再发展”的经验来看,技术进步、技术改造一直是棉纺行业发展的动力。每当不能够坚持科学的发展,粗放的、数量的、规模的增长就变得迅速,过一阶段就会出现发展的困难,客观的分析,这也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因此,不论企业面对的是怎样的困难、需要调整的时间是长是短,提高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新型装备的拥有量、推进棉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减量升级,尽快进入一个新的、节约型的行业发展阶段,都是回归健康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