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利用文言虚词断句(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利用文言虚词断句(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言文断句,是近年来高考新题型。它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卷第Ⅱ卷的第11小题就是文言文断句题,分数为5分;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语文卷、北京高考语文卷、辽宁高考语文卷也相继出现了文言文断句题。这说明文言文“断句”题将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又一个新尝试。让我们先来看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卷第11题:

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

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者而能如是乎

(清・汪琬《传是楼记》选自《尧峰先生文钞》,有删节)

答案:(1)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

(2)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3)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

(4)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5)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我们现在看到的答案中用斜线分开的文字内容,就是“断句”。古人把读文断句加标点叫作“句读(dòu)”。《师说》中提到:“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古人在读书时十分注重“句读”。当然,古人所说的断句标点,是指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即指文句的意思表达完毕后,在句末断开,叫“句”;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断开,叫“读”。其实,古人断句标点时,无论是句或读,一律以“。”(类似今天句号用的小圆圈)作为断句的标记;今天高考“断句”试题一般是要求在文言文中将需要断开的地方加“/”表示。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一定要在初步整体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文言语感,结合文言语法知识去划分出文意的语言单位。怎样才能正确给文言文断句呢?除了利用实词构成的逻辑意义和文体的语体规律断句之外,我们可以先从文言虚词与标点的角度,明确断句的判断标准。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比如发语词等句首虚词常常用在句子的开头;再如,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常用在句末;还有复句中的关联词大多用在句首,这些关联词一般可视为断句的标志。下面具体举例说明。

一、利用“之”“乎”“者”“也”“已”“焉”“哉”来断句。这些词语是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富有代表性的虚词,在阅读理解时可作为停顿的明显标志。见到这些虚词,大多可在其后断句。

1.“之”与断句。(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如: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之,代人,作宾语。②成然之。(《促织》)之,代事,作宾语。(2)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2.“乎”与断句。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如: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以上都是根据句末语气断句。

3.“者”与断句。(1)作为助词,可以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提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如: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五蠹》)(2)“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也”与断句。(1)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①表示判断语气。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②表示肯定语气。如: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③表示疑问语气。如: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④表示感叹语气。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也有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5.“已”与断句。当做虚词,可作副词、连词与助词。(1)用作副词。表两件事之间相隔时间短暂,常用“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如: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连词,“已”同“以”,和“来”“后”“东”“西”“上”“下”等结合,表示对时间、范围等的限定。如: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3)用作助词。“已”放在句末表示动作行为的既成状态,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语气,相当于“了”;有时也表感叹,相当于“啊”。如: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焉”与断句。常用在句末。(1)语气助词。如: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如: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2)代词。常指代人和物。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3)兼词。“于+此”。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焉”,译成“在捕蛇抵交赋税这件事上”。

7.“哉”与断句。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1)表示感叹语气。如: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疑问语气。如: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3)表示反问语气。如: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利用“夫”“盖”“矣”;“而”“然”“则”“故”;“以”“为”;“乃”“ 惟(唯、维)”;“其”“若”“或”断句。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在文言文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确定断句的位置。

(一)常用在句首和句末的助词:“夫”“盖”“矣”。

1.“夫”与断句。 用作助词。(1)用在句子开头,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称为“发语词”。如: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2)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或“了”。如: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

2.“盖”与断句。(1)用作副词。“盖”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如: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2)用作连词。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3.“矣”与断句。语气助词。(1)用于陈述句尾。或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为“了”,有的可不译;或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或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讽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如: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4)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如: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

(二)常用在句首的连词:“而”“然”“则”“故”。

1.“而”与断句。(1)用作连词。①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②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然”与断句。(1)用作连词。①主要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如: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②“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③“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2)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如: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3)用作助词。①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如: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②“然”还常作应对之辞,与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如:袁曰:“然,固有所闻。”(《谭嗣同》)

3.“则”与断句。用作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3)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4.“故”与断句。(1)用作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如: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时用“是故”“以故”。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2)用作副词。有“从前”“故意”的意思。如: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史记・刺客列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