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心理趣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心理趣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汝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

新疆海景心理咨询中心、共青团乌鲁木齐市委员会乌鲁木齐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心、共青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兵团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心理学讲师。

咨询电话:0991―4552507

心灵解码:

在这里我先和家长们分享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丹汝谈心:

其实,这种情况,心理学上早就有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位心理学家挑选了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将他们分为了两组。A组的孩子们得到了一个许诺,即“画得好,就给奖品”,而B组的孩子们则只是被告之“想看看你们的画”。两个组的孩子都高兴地画了自己喜爱的画。A组的孩子们得到了奖品,B组的孩子们只是得到了几句平常的赞语。

三个星期以后,这位心理学家发现,A组的孩子们大多不主动去绘画,他们绘画的兴趣明显地降低了,而B组的孩子们则仍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这个实验,曾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兴趣组里进行过,实验结果得到了反复的验证。

无论是故事还是试验,都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心理学的涵义: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否扼杀了孩子的内部动机?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在孩子的教育中,总是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很可能就会丧失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家长们对孩子的许诺有时真的不能太多。

案例一:

今年过年家人团聚时,一位亲戚向我倾诉了他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个困扰,他说孩子刚上一年级,每次考试前都问,考好了有什么奖励吗?我们就告诉他只要达到我们的要求,他想要什么,只要是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的,我们每次都满足他,可不知道这样做好不好?其实他的困扰许多家长也都有,那就是。对于孩子进行物质奖励对孩子的成长究竟有什么影响?

案例二:

我的女儿今年4岁了,胆子很小,性格内向,幼儿园的老师也说孩子不如其他的孩子活泼。上课也不怎么发言,下课也不和小朋友怎么接触。看着孩子这样,我们家长很着急,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孩子的性格?

丹汝谈心:

人的性格本来就有内向和外向之分。从这位家长的言语里,我感觉到了家长的焦虑和担心,还有对自己孩子的不接纳。

内向的人往往快乐是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的,喜欢安静、喜欢独处、喜欢思考。外向的人更多的快乐感是来源于外界的,喜欢热闹。

我不知道你的焦虑和担心及对孩子的不太接纳,你的孩子是否也能感觉到呢?假如你的孩子也感觉到了,那么,本就有些胆小,甚至自卑的孩子会不会因此而更加胆小、内向、自卑呢?再加上幼儿园老师对于孩子的态度和小朋友对于孩子的态度,你的孩子会不会觉得家里家外似乎没什么人对她是理解关爱的呢?如果孩子感觉很多人不认可她、不接纳她,她会不会变得更加胆小、内向、自卑,觉得世界更加的不安全和不可信任呢?

不知道这位家长能否感受到自己4岁的女儿这种孤独的心理感受吗?假如感受到了,可能你对孩子的角度就会变化了,对孩子的态度也会随之变化了。另外,我觉得你还有必要想想自己为什么对孩子不太接纳,比较担心呢?不管孩子是内向还是外向,只要能充分感受到父母对于自己的爱与接纳、理解。弦子的内心也会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