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贸易潜伏性风险中的产业安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贸易潜伏性风险中的产业安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二战后到20世纪末日本贸易政策演变

1.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开始制定“产业合理化”政策,重点支持了钢铁、煤炭、海运、电力、石化、合成纤维等行业,以振兴本国产业。体现在贸易政策方面,推行贸易保护政策,限制进口,对进口实施较高关税和重要产品实施配额制,截止到1960年,日本60%的产品都实行进口配额,此外还对进口物资和技术采取严格的审批制度,保证把外汇集中用于政府支持的产业;同时限制外国的直接投资,减弱来自外部的竞争,保护本国企业;大力促进企业大型化和集团化,增强国际竞争力,并通过日本开发银行和日本进出口银行给予这些行业低息贷款,设定了出口创汇免税制度和出口信用保险等,以鼓励本国行业的发展。

2.战后20世纪60年代日本贸易政策。20世纪60年代,为提高工业国际竞争力,日本仍然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对国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进行保护,限制国外商品进口,并对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出口产业实行优惠政策扶持,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知识化。这一时期产业组织政策是产业政策的主要形式,规定企业可以采用合理化卡特尔、萧条卡特尔等限制竞争行为,把实现技术进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达到世界领先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因此,这一时期的日本贸易政策是为产业政策服务的,并用提供低息贷款等方式诱导出口企业合并和集中,以增加出口,带动产业发展。

3.20 世纪70-80 年代日本贸易政策。这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日本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升,并自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持续性贸易顺差,贸易摩擦也日益突出。为应对这一个局面,这段时间,日本开始推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特别20 世纪80 年代以后,贸易摩擦问题日益严重。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很多扩大贸易自由化的措施,对外贸易政策由原来的振兴出口、限制进口转变为合理扩大出口,同时削弱进口壁垒,鼓励进口,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另一方面进一步融入以WTO 为首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加强国际协调,减少贸易摩擦,为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20世纪90年代日本贸易政策。日本经济在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呈现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使人们相信日本贸易政策的正确性,而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贸易政策也是在这种信念下的前期贸易政策的一种延续。从出口方面看,20世纪90年代虽因日元升值等因素的消极影响,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于以往有所下降,但日本仍鼓励出口,出口贸易仍保持了相当规模和速度,年平均增长率仍高达8%以上;在进口方面,为减少摩擦,日本政府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断放宽进口限制,积极采取一系列刺激进口的举措,1994进口贸易增长速度骤然回升至两位数,达14.2%,第一次超过了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因此这个时期日本的贸易政策仍是朝着鼓励自由化方向前进。

在看到日本贸易政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却忽视了其可能会引发的问题。其实,日本的贸易政策更多的是基于产业发展的基调来考虑和设计的,忽视了贸易环境本身的变化,但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世界贸易趋势和经济环境已发生变化,而日本由于本国产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疏忽了对世界贸易趋势的分析,在贸易政策的制定上也没有从国际环境的角度和发展趋势上加以调整,这就给日本的产业安全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和风险。这种风险在日本泡沫经济发生后逐渐显现出来,虽然泡沫经济后日本的出口仍然在增加,但主要的支柱产业以及需要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并没有得到出口的大力支持,在出口中受到了强烈的抵触和遭受了日益激烈的竞争,逐步的失去一些市场和竞争优势。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自1955年加入关税贸易总协定后,日本一直奉行多边自由贸易政策,拒绝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也不加入次区域自由贸易组织,意图通过产品的竞争力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横行于世界。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衰落,日本产业政策实施失败,整个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进程被大大推迟,日本的产品竞争力开始退化,并且由于没有签订双边及次区域协议,使得意图通过出口带动产业升级和改造的目的难以实现,使得日本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科技产业都面临着严峻的竞争,产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产业发展出现滞缓的时期,也是日本贸易政策潜在风险的不断显化的过程。

二、21世纪以来日本贸易政策的转变及影响

鉴于生存环境的困难,产业竞争力的下降,21世纪初日本政府就意识到以前贸易政策的失误,开始努力改变格局,对外不断合作,签订的双边贸易协定逐步增多,并把这种想法以文本的形势制定下来。2002年10月日本颁布了《日本FTA战略》,纲略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双边自由贸易,创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形成对日本产业发展有利的国际氛围,并强调在合作中要以保护产业为中心,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这个精神,日本先后与泰国、文莱、墨西哥、东盟、越南、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瑞士、秘鲁等国签订14个自由贸易协定。并且这些自由贸易协定的分量和影响力也越来越重,如和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中,而和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开始处于设想阶段。

出于对本国产业保护的考虑,遵循《日本FTA战略》精神,在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时,日本注重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如出于对农业的保护政策,日本先后在1999年、2000年和2001年拒绝智利、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等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要求,这些国家在农产品方面更具有竞争力,同时为更好的保护本国产业,充分利用WTO 规则,2010年日本政府还放宽申请反倾销调查的条件,使日本企业能更好的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救济手段保护自己,反倾销更容易申诉和实施;2011年起日本开始消减贸易“普惠制”,降低普惠制的税率优惠幅度,防止由于普惠制的实施而使本国产业受到损害。

21世纪以来,日本与多个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反映了日本要通过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促进产品出口,通过产品出口振兴日本产业,特别是扶持处于竞争核心的制造业和电子业的决心,使本国产业重新走向国际领先。虽然现在的日本电子业和汽车制造业出现了困难,但未来众多的自由贸易协定必将对日本的制造业和相关行业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到底多大需要时间来衡量。但从发展趋势的角度,有利因素将远超不利因素,对日本的产业发展和产业安全更多的将会是一种积极的影响,也很可能通过双边自由贸易的发展,为日本产品的出口创造更多空间,从而促进日本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完成日本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所没有完成的任务。

三、日本贸易政策的评论及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启示

1.日本贸易政策与产业安全关系的评论。 (1)贸易对产业安全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外部的影响,这些就如我们所知道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其实贸易政策的前瞻性才是一国产业安全中贸易影响的根本。而其余的,通常我们所重视的不过是表体而已,并不能对一国的产业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在WTO体制下,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是相互相存的。而只有不恰当的贸易政策才会真正对产业安全造成影响。(2)贸易政策对产业安全的影响作用非常巨大,不过这种影响也许没有产业政策或竞争政策那么快速,往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酝酿,但一旦显现出来,后果将比较严重,会对一国产业的根基造成影响,特别是在产业发展遇到瓶颈时。(3)贸易政策的制定要基于本国产业的情况,要与产业政策、竞争政策相配合,但除此之外,贸易政策要能够具备一定的先进性,至少能够反映贸易的一种趋势,并能与主流国际贸易趋向相吻合,这样才能最大发挥效用,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产业安全。

2.日本经验对于我国的启示。加入世贸后,由于自由化进程过于快速,我国一些产业已处于疲态。如在国内头发护理市场,非本土品牌占有率已高达73%,在轿车市场自主品牌占有率下降到24.31%,随着我国关税的降低,虽然对我国有些产业的影响现在还没有体现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而且按照我国现有的自由化进度,如果没有采取相应措施,那么也许这种风险未来显现的会更明显、威胁更大,而且根据测量,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阶段仅相当于1951年的日本,1977年的韩国和1975 年的台湾地区。而在这个阶段,日本等国采取了较为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并且极大的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也较好的维持了该国产业的安全。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产业仍需要保护。

不过强调贸易保护好像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相违背,因此纯粹参照日本当时的贸易政策显然不符合世界贸易趋势,且这种做法没有融合世界贸易发展趋势,有可能重蹈日本的覆辙,因此需要有所调整。为了降低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过快对产业安全的影响,非关税壁垒这个武器就是我们能充分利用的凭靠之一,此外加紧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含量也将是产业提高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的重要手段。当前需要创造一切条件,大力进行产业的调整和升级,这是我们最终走出贸易政策风险影响,提升产业安全的关键。[江苏省201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2011SJB 790025,江苏“青蓝工程”资助]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