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宁远 生活给我什么,我就接住什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宁远 生活给我什么,我就接住什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天是我32岁的生日,过生日的时候人总是喜欢回忆,好像只有过去的才是好的,其实认真想想,今天也很好。32岁,感谢上帝,我还没觉得自己老,还随时准备像个孩子一样迎接明天,心在往深处走,人却越活越简单。”

――宁远 2012年3月15日博客摘录

上种红菱下种藕

两年前也是在这个季节,第一次见到宁远,因为不识路,我们和宁远在同一条路上来回兜圈子找对方。等终于找到她,她开了车窗大喊:“反正也在等,所以脆化了个妆。”第二次见到她,是在城西的某间手工布艺教室里,那时她正在为自己终于找到一个同好扎堆的地方感到高兴。后来也就有了第三次、第四次,在不同的场合碰见,她很少跟人寒暄,但总会说起,家门口小花园里的花和菜长势如何。她爱贴近土地和自然,如果称她为“乡下人”,她总是很高兴。

最后一次遇见宁远是在一年前的初夏,彼时她正打算换份工作,工作之余勤奋地做手工,做出得意的作品会拍照拿给人看;她也勤奋地写作,继散文集《丰收》之后,她写专栏和随笔,还记录女儿小练的成长趣事。那时她很忙,问到她的梦想,她总是说:“希望属于自己的时间能多一点,再多一点,拿来做手工、种花种菜、写东西,最好还能试着做自己喜欢的衣服。”大家理所当然地将宁远的这番话当做说说而已。

最近半年以来,很少在热闹的各种活动上遇见宁远了。作为拿过“金话筒奖”的主持人,她不再在电视上出现;作为写作者,较之从前,她的名字也很少出现在各报刊上。那个说希望有更多属于自己时间的宁远,哪儿去了?如果有人知道宁远,离她不远也不近,刚好保持着一个仿佛偶尔抬起头就能看见她在做什么的距离,那个偶尔被注视的宁远是值得尊敬的。你听她说起自己的小小梦想,然后看着她一样一样把梦想从一个说法变成一个事实。

宁远很忙。如她从前所向往的那样,她真的有了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她自己当设计师,因为有画画的功底在,制图不是问题。图画好,挑好布料,剩下的事情交给工人。她也自己当模特,反正每件衣服都出自她的审美,穿上身便是活招牌。宁远也写作,写那些属于内心的,拥有柔软触手的敏感。画绘本,将童年往事誊于纸上,画纸上呆憨的小人,其中一个便是宁远自己。做手工,不仅自己做,还将自己做手工的过程拍成视频供新学同好参考,也有了自己的手工兴趣小组,并定期举办活动。从前开在红砂村的“远远的阳光房”转手了,新的阳光房在西村开张。如果去新阳光房的客人熟识宁远,会发现楼上楼下店里店外都强烈地透出宁远的个人风格――大片的墙面特意保留了砖的本色,随处可见灰、浅棕、浅绿的纯色布料和实木桌椅。和自然贴近,一向是宁远的喜好。有咖啡有简餐,有来往的新旧朋友要招呼,在这栋有着别墅外貌的建筑里,宁远有许多事要忙。

生活的潮水携带着机会与变化来到宁远的面前,如果来的是机会,她毫不迟疑地将其打捞起来加以接受,如果突如其来的是变化,她只不过是略微多想一下,依然上种红菱下种藕,这句话很衬“乡下人”宁远,她确实有那股乡下人的顽强劲儿。所谓诗意,对宁远而言,是门前种花后院种菜的踏实。

顺势人生

宁远不是那种给自己订个每日作息表严格执行的人,“双鱼座嘛,随意随意。”各种事情都在手边,拿起一件就做,这样一天又一天过去,在社交场合见不到她,倒也正常。“我越来越少出席各种活动吗?有吗?你这么一说,好像是的。现在是这样的,说不定哪天又出去露露面。”以前的宁远和其他很多人一样有“社交焦虑”,觉得要认识很多人才有安全感,等看淡了焦虑,回头就觉得社交场合的虚假繁荣太不可靠,“不遗憾与人少打了很多交道,这是我的主动选择。”

两年前宁远介绍自己:“我是一个被动的人。”去年她也是这么介绍自己的性格,但在最近这一年,宁远遇见了很多事。从原先的单位跳槽到新东家,然后再一次辞职,很快,她成了一个自由职业者。离开熟悉并喜爱的电视界是什么心情?宁远说她并没有觉得有多遗憾。“就不细说了,是不顺利,但不顺利就不顺利呗,说不定是命运把我往另外一条路上引呢?生活给我什么我就接住什么。”宁远成了自由职业者,最高兴的人是她的丈夫,“他当然高兴,这样我就有更多时间可以带孩子了。”

宁远喜欢穿宽松的布衣服,以前就喜欢,现在,她干脆做起了布衣服。从电视荧屏上消失没多久,她开始张罗自己的网店,做服装。无论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人,只要买了她的衣服,穿上自拍一张照片再“@”她,她就挺高兴的。原本她打算做的是鞋而不是衣服,市面上难以买到她想要的好看、简单、穿着舒服的鞋子,她琢磨着,那就找家鞋厂自己做吧。“也不知道怎么做着做着成了今天这样。”一开始,服装店只有她一个人,“还是个外行。”做了一段时间,宁远惊觉自己手下竟然已经有了十五六个人,一件让她头疼的事摆在了面前:管理。 她温和,不要说对别人疾言厉色,连拒绝都不忍心。现在有妹妹来帮忙,她还是不知道怎么“管理”别人,“一件一件解决呗。”这桩不被她看作是生意的“生意”进展顺利后,她开始一脸坏笑地跟人说起自己的新身份:“我是‘设计总监’。”

关于写作,宁远清楚,她是一个对细节有偏好的人,“反过来说也难有大格局吧,我不是那种有使命感的作家。”她写作,是为了抵抗虚无,将看起来没什么特别意义的事写得有意义,甚至简单得只是为了不甘心生命白白过去而要记录一些什么。她回忆攀枝花的童年生活,描述城郊工地上突然出现的菜地,记录一床手工衍缝被子是如何诞生,让图画替她讲几个小女孩生活在一个村庄里的故事。没有什么能阻止她写作,“没有大格局,就不写千秋家国呗。”

她说:“我认为人生就应该是这样的,有被动,在被动中也有主动,就像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敏感如孩童,柔软如孩童

人们知道宁远,因为她是“地震最美女主持人”,是“金话筒奖”的得主和奥运火炬手,这些是属于公众的她。写作、画画、做手工、经营咖啡馆,那是属于如今的工作的她。在不那么为人所知的许多时间里,宁远属于她的女儿小练。小练两岁零三个月了,前些日子宁远问她,狗狗怎么叫的,小练说汪汪,又问小鸡怎么叫的,她说叽叽,接着问小兔子怎么叫的,她就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小练从画片上记住了狼长什么样子,看到小区里大一点的狗她就叫:“狼。”宁远说不是,那是狗。过了几天,在乡下看到马,小练大喊:“哇,大狗狗!”她一口气说了许多女儿的趣事,而且,谁都会相信她能说更多。孩子带给宁远最大的改变,是给了她孩子一般的敏感触觉。孩子的每一次惊奇都是一条崭新的视线,顺着看过去,宁远发现了那些潜伏在各种“习以为常”中的奇妙。

小练爱吃酸菜,大人们怕她吃太多对身体不好,不让她吃,因此小练伤心地大哭一场,谁也劝不住。宁远抱着她不说话,抱了很久,小练抬起头来,止住哭声说:“妈妈,我好了。”在孩子身上,宁远如此真实地体会到什么是“情绪管理”。“我会受困于自己的情绪,嗯,要向小练学习。”

目前女儿的喜好随宁远,一个在城市里出生的孩子,爱好是在花坛里“劳动”,弄得一身都是泥。宁远觉得,小练和自己,还指不定谁学谁,“和孩子相处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她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也在不断成长。”晚上抱着小练去散步,走一步,天上的月亮动一步,突然跑起来,月亮也跑起来,站住不动,月亮也不动了,小练觉得很神奇。在出太阳的日子里,小练喜欢上一个新游戏:和妈妈互相踩对方的影子,谁踩到了就笑得踹不过气来。“这些也是我们小时候的惊奇,长大了,就忘记了。我觉得,有了小练这个孩子,我变得和她一样敏感,这是我再做一次小孩子的机会。”

当她说起这些时,她是一个骄傲的母亲吗?是的。那她是一个炫耀的母亲吗?“我还挺担心别人觉得我是在炫耀自己家孩子的,每次发关于小练的微博时,我都字斟句酌,尽量忍着,生怕有人认为我在炫耀。”

宁远亲近的朋友,和她前后脚地生了孩子,现在孩子们都差不多年纪。每次她和同样忙碌的朋友们约好要聚一聚,到了那天总是会发现大人们的聚会现场变成了吵作一团的幼儿园。至于大人们,手忙脚乱连哄带骗,但其乐无穷。

好友看宁远 >>>

徐哩噜

成都理工大学老师、“小红马”基金负责人

说也奇怪,女友们几乎从未听远远提到过梦想。她想要的,其实很现实。比如,我想有本自己的书,我想有双自己喜欢的鞋子。初衷也简单:书可送人,鞋可穿很久。然后呢?便实现了。好像所谓梦想在她那里,就是拿来实现的下一步,想要的现实前一步。或许是梦想太远,她一抬脚,就走进了现实。

想要的未必都实现,这世界变数大。她懂,就转身给自己一个世界。养个女儿,写字画画,种菜养花,做手工,设计舒服的衣服,自己当模特,拍好看的照片。她知道自己享受生活的哪部分。这样的现实,反而渐渐成为别人的梦想。

这一年来,远远在自己的世界里活色生香,常变点小戏法,逗引了不少围观喝彩。戏法背后的工夫倒不在深,要紧处其实在那点智慧,比如放下,比如顺势而为。

宁远小讲堂

我喜欢明朗的人

“我常常觉得,保持敏感会给一个人带来很多难以言说的东西,它们通常是我不愿,也不知道怎么和人分享的东西。如果我还要写作,那么一个写作者怎么可能放弃敏感?但更多的时候,我不写作,我生活。生活永远不可能抛给你的正好是你想要的,想要快乐,就把敏感放在一边去吧。神经大条点,大方点,别把自己想成娇滴滴的小女人,对你的大方,生活会更加大方地回报你。

我喜欢那些明朗的人,讲感情时既不含糊,也不暧昧,爱恨分明,做事果断。他们很好相处,不会让你多花费心力去猜测,也不会给你机会让你感叹人心复杂,就比如《乱世佳人》中的郝斯嘉。哦,对了,在那本书里,我很讨厌性格黏糊的梅兰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