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际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际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际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只有深谙目标语和源语两种文化的译者,才能在译文中准确地表达源语的文化意蕴。本文着重从价值观念、、文学传统、审美意识等几个方面来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而指出如何在文化语境差异下交互使用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从而完成翻译的文化交流之使命。

关键词:中西文化 价值观念 审美意识 归化 异化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人们普遍认为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笔者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使用语言时必然反映出人所处社会的特定文化。翻译是两种语言沟通的桥梁,主要任务是在目标文本(target text)中再现源语文本(source text)的思想内容。译者翻译源语(source language)时必然在介绍和传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语际翻译必然是文化翻译。因此,对翻译的研究应该摆脱语言文字层面的束缚,放眼于广阔的跨文化视野之下。而由于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从事跨文化交际的译者必须了解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掌握不同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语境,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一、中西文化差异中的诸因素

1.价值观念的差异

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人们在价值观念方面会有所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和中华文化的群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以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体本位的意识是西方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具有最高的价值。因此,英语中就有很多表示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的短语,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You have to blow your own horn”(应吹自己的号角)。中华文化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一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特别是忠孝一体的泛家族主义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如:“在家者孝于亲”,“在朝者忠于君”。中国古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家”、“国”、“天下”的和谐,追求整体的利益,可以看出古人以家、国、天下利益为重的群体价值取向。

2.方面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意识、所组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中的第一句“Four scores and seven years ago,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on this continent,conceived in liberty,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在这一庄严的时刻,林肯想到了《圣经》中一个重要的日子,即Abraham(基督教《圣经》中犹太人的始祖)生第一个孩子时,是“four scores and six years old”。利用这样一个互文(intertexuality)结构的短语,林肯可以有力地感召笃信基督教演讲课题的听众,激发了他们为南北战争的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达到了“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但恰恰是这样一个貌似简单的短语“Four scores and seven years ago”,要将其翻译成汉语就出现了难以跨越的障碍,因为对于没有读过《圣经》的汉语读者而言,这一短语无法使他们产生共鸣,当然也就达不到原文读者心目中可能产生的那种效果。加之汉语并无score这一词的对应词,我们只能译为“87年前”,不得不承认这种译法丢失了原文的韵味。英语中有很多词语表达特定的宗教意义。如:End of the world(世界末日),中国人看到这几个字很容易理解为大难临头,人类即将毁灭的恐怖时刻。然而对西方人来说,它表示伸张正义的时刻,是指中国人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意。汉语中的“老天爷”、“神”,道教的“阎王”,神话中的“龙王”等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存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切不可硬要将异族文化向本族文化靠拢,一定要了解宗教文化的差异,才能准确、娴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3.文学传统上的差异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高度提炼和升华,承载和浓缩了许多本民族文化。因此,文学和文化是一种水融的关系。就英汉诗歌来说,英语诗歌中常用的形式有:商籁体、英雄偶句诗、无韵诗等,其中商籁体,亦称十四行诗,原是欧洲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文艺复兴时期从意大利流入英国,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154首商籁体,成就最显著。沙氏的商籁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一节两行对句组成,每行均为五步抑扬格,尾韵的韵式是abab,cdcd,efef,gg;英雄偶句诗,亦称英雄双行体,是由抑扬格、五音步、押尾韵的双行组成,该诗体在英国18世纪诗人蒲伯手中达到极高的水平;无韵诗则更是普遍,它常用的形式是五音步,抑扬格,不押尾韵。

在汉语的诗歌中,最早的有以《诗经》为代表的古体诗;然后出现了乐府五言诗,它迄自十九首至于陶潜,“它最大的特征是把《诗经》的变法多端的章法、句法和韵法变成整齐的一律”(朱光潜,1982:180)。中国诗歌的第二个大转变就是律诗的兴起,它迄至谢灵运和“永明诗人”,一直到明清止,“它最大的特征是丢弃汉魏诗的浑厚古拙而向精妍新巧”(朱光潜,1982:181)。这种“精妍新巧”主要表现在字句间“意义的对偶”与“声音的对仗”。在汉诗中,律诗最讲究形式,甚至因过于讲究而最终走上了僵硬的形式化歧途。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它有以下四个特点: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b.押平声韵;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王力,1977:14)。面对英汉二种不同的诗歌形式,我们该如何变通?如果我们硬要用汉诗的形式套用到英诗上去,这貌似“忠实”的翻译,其实是适得其反,反之亦然。

4.审美意识中的差异

中西方在审美意识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正是这些差异性导致中西方在审美态度、艺术追求等方面显示出极为不同的特点。从美学思维对象的视角观察,我们发现中西有综合和分析的区别,从美学思维主体的视角观察,中西有感悟和思辩的区别。

在汉语所谓“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文字表达里,逻辑消失,意境却显豁;理形,文采却斐然。读者需从整体把握,用心灵感悟,通过主体直接经验和发挥想象力去发掘表达之内在、隐含的因素。如:“脸不改色心不跳”,此系妇孺皆知的汉语表达,既用于书面语,又用于口语。以汉语为母语者在初识“脸不改色,心不跳”时,不必查阅字典,也无须请教老师,即能自明其义,这七个字,写出“我自岿然不动”的镇静心理,有意境,有形象。恐怕无人会就此语的字面表达提出质疑:心如何可以“不跳”呢?汉语表达就是如此出“彩”,如此传神!意思到了,就行了。人们并不计较其字面逻辑,并不在乎表象含糊。汉语能在些许模糊中给人一种整体感应,能在几分拙朴中营造一种清朗意境。

英译“脸不改色心不跳”,问题随即而至。直译(Without one’s face changing color or one’s heart beating),native speakers断不能接受!经过逻辑梳理,“脸不改色心不跳”被译成:Behave without one’s face turning white or one’s heart beating any faster;not show the slightest fear.汉句与英译相比,后者添加了any faster和not show the slightest fear,两处添加,必不可缺。缺之,则成“问题表达”(problematic expression)。

二、文化语境差异下的语际翻译策略的选择

鉴于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那么如何克服障碍取得文化对等就成为翻译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德国语言学家斯莱尔马赫指出,翻译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尽可能地不打扰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打扰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其实他的观点换一种说法就是“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异化”是指在翻译时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在目的语文本的风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语文化的“异质性”。“归化”是指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形式。“归化”或“异化”的方法并非是决然对立的,译者在解读原文以及再造译文的过程中,两者语言文化结构是相互作用的。“一般情况下,译者的能力因素中本族语能力较强,在外语译成本族语时趋于选择‘归化’策略;反之,在把本族语译成外语时,由于在特定的语言结构中,本族语的文本内容找不到相对应的外语表达时,往往会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裘姬新,2004,(3)48-51)。可见,无论是“归化”或是“异化”翻译法,他们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要将源语中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以实现文化交流和传播。因此,译者应将异化和归化有机结合起来,即找出两者之间的切合点;否则,失之偏颇,将无法达到翻译的最高境界。

在这一点上,中国翻译界有一些很好的例证。《红楼梦》中“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加可厌。”(《红楼梦》第34回)杨宪益将其译为“Can this be another absurd maid and comes to bury flowers like Tai Yu?”He wondered in some amusement.“If so,she’s 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ieh.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如果机械地使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将“西施”译为“Xi Shi”,那译文读者有几个能够知道西施是何许人也?而如果使用归化的方法,在英文里Helen代表美人,古代的中国人谁又能起一个“海伦”这样的洋名呢?将“西施”略去不译,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如何谈起呢?因此,“译者先直译‘东施效颦’,然后将典故中的东施和西施作了注脚,让读者充分理解此成语蕴涵的文化内涵,达到了传递文化的目的”。(马菊玲,1998)

三、结语

翻译之所以不易,就是因为语言要反映文化而且受文化制约。在实际翻译中,译者要深谙附着在语言上的文化信息,加强文化意识就应用心观察,了解其成因、特点、规律,并与我们的母语作充分的比较、归纳、总结,继而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克服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给我们带来的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沟通障碍,克服文化差异导致的负迁移,才能使得译文最切近而又最自然,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正如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总结的那样,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毛荣贵.翻译美学[H].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H].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金明.英汉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A].东南大学学报,2001,(5)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A].中国翻译,2001,(1).

[6]郭爱先.词汇空缺及其可译性[A].外语学院学报,1998,(9).

[7]唐会玲.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语境及其翻译策略研究[A].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