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定边:向天要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定边:向天要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贫瘠土地饮水难

从关中向北,走过陕北披满绿茵的山区,眼界马上开阔起来。高速路两旁是一片片的草地和灌木丛,不时出黄色的沙土地。偶尔见到一些旱柳和白杨,直直地站在沙包上。因为缺水,它们失去了植物生长的优势,枝叶稀疏地戳向天空。

出包茂高速,向西再行约2小时,就到了定边县,这里是陕西省最西北部的白于山区,夹在陕甘宁蒙四省区、六县(旗)交界处。

由于境内植被稀少,土壤沙化、水土流失严重。这里多年来平均降水量仅为300毫米左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地表径流封闭内流,河流稀少并且水质差。在全县6920平方公里的总土地面积里,县城南部的白于山区占了69%。那里地下水资源奇缺,埋藏深,水质咸苦,人畜不能直接饮用。极度的缺水和长期饮用高氟水,让定边县成了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饮水型氟中毒重发病区。

有史以来,整个白于山区19个乡镇的19.84万人就主要靠收集雨雪水来饮用。如遇干旱年份,水荒大于粮荒,山区群众只有往返几十里,人拉畜驮苦咸水或高价买水度日,生活十分困难。长期以来,山区饮水困难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着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多年来,解决缺水问题成了历届县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多方筹集资金,在白于山区实施了一系列饮水解困项目工程,帮助群众解决饮水困难。直至2006年年底,通过打水窖、安装屋檐接水、建蓄水池、建供水站、打深井、配套硬化集雨场等措施,初步解决了1.6881万人的饮水困难,极大改善了山区人民的生活条件。但在定边县白于山区仍有16.1521万人存在饮水困难问题。

十年九旱水如金

2007年6月20日,由陕西省水利厅和世界水伙伴协会主办的“水窖与扶贫现场会”在定边召开。记者跟随考察队伍对定边县的4个试点工程进行了参观和采访。

在采访的几天里,十几年罕见的连绵阴雨降在这片干旱的沙土地上。据向当地村民了解,在定边一年的降水量也就在300毫米左右,而且主要集中在七、八、九月。但六月中旬这几天的雨水就已经接近50毫米了。

在前往村庄的路上,平坦广阔的农田里成片的庄稼,稀疏地探出头来欢快地迎着雨水。但是记者发现这里没有像关中地区那样的灌溉渠,红柳沟板窑村的陈桂芳告诉记者:这里十年九旱,根本就用不着修灌溉渠。对于白于山区的农家来说,这天上下的雨水比油还珍贵。因为缺水,这里的群众只能种些耐旱的农作物,以洋芋、黑豆、绿豆、荞麦等杂粮为主。而且广种薄收,纯粹靠天吃饭。有雨水的年景,成百亩地也就收入1万元。有一年逢上水荒,她家将近100亩地的荞麦才收入还不到800元,连种子和化肥钱都收不回来。

在板窑村,那些靠近水源有条件的人家,还养些羊或猪等家畜,家境也能殷实一些。在过去严重缺水的时候,家里养不成什么家畜,地里又没有收成,比如像陈桂芳家里七八口人,全靠丈夫和儿子在外打工补贴家用。

跟当地群众一样,以前陈桂芳家里一直依靠打泥糊水窖、挖土涝池收集雨水来解决人畜饮用。但是雨水经过盐碱地流到水窖里,不仅不卫生,而且水又咸又苦,含氟量最高达到了16.4毫克/升。四十多岁的陈桂芳已经没有一颗好牙了。记者随后询问了几个十来岁的小孩子,他们的牙也出现了氟斑牙的症状。

在板窑村,流传着一句话:“宁舍一个馍,不给一口水。”半盆混浊的雨水对于一个五六口人的家庭来说,比一碗油还值钱。一家人围着水盆依次洗脸,洗完脸又洗衣服,洗完衣服又饮猪喂羊。而且山区的学校一般是不允许住校学生用热水瓶的,每天只允许每个学生用吃饭的碗打一碗水,用作一天一夜的饮用。

赵文富在镇上的初中上初一,他说,他们一个宿舍十个人,喝热水需要学校印的水票,一张票一暖瓶。为了节约用水,学校一星期只发给他们十个人20张票。他还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件尴尬的事:学校在一次遭遇水荒之后,一星期没有给学生提供热水洗脸,校长无奈地 “指示”,等星期天回家再洗吧。

随行的另一位记者说:“早听说这里有一句话叫做‘婆姨见人侧着脸,汉子见人两只眼,小娃娃从小不洗脸’,看来是真的。这话说出了当地群众的辛酸啊。”

因地制宜建水窖

车辆顺着乡路一直向南开,一路上淫雨霏霏。在盘旋的山路上两旁的沟壑里,随处可见草地中无人看守却悠闲吃草的牲畜。据当地的人介绍,因为缺水,农民弄不来水来饮喂牲畜,只好把它们放在沟壑里,“这是当地村民让牲畜‘逃荒’哩,现在雨天它们正欢喜着呢。”

经过一段曲折的山路,记者来到了王盘山乡王盘山村。这里属于丘陵沟壑地区,地下水埋藏深。山大沟深,塬高水低。祖祖辈辈,当地群众靠着打水窖、挖土涝池收集雨水。但是一遇干旱,窖池干涸,农民只有往返几十里到深山沟里人担畜驮,找一点苦咸水或高氟水勉强度日。

村民冯淑珍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取水的情况:天旱的时候,不等天亮就赶着驴去几十里外的山沟里排队,和邻近几个村的人们争抢那一点点水。等半天还接不满一桶,一次能取三四担水,还不到半方。有时候甚至排上一天的队,到跟前却没有水了。实在不行就以每立方20至30元的高价买水饮用。

严重缺水困难让当地群众苦不堪言。2006年王盘山村被列入省级农村饮水工程专项资金计划,针对白于山区的具体情况,建设了集雨场和水窖。

记者在农户家看到,所谓集雨场也就是将农家院子的地面用水泥硬化,并将地面建成一定的坡度,以便于雨水汇集流入水窖。在雨水进入水窖之前,还经过一个用钢箅盛上细沙和石子的沉淀过滤池,并且可以定期清洗更换。这样不仅卫生,而且有效降低了雨水经过盐碱地后含氟量和盐分。而水窖内壁也是用水泥抹面,减少了水的外渗。

这样的水窖按照标准不同,建造成本在1500元至4000元不等,由定边县水利局根据具体要求分类建设。2007年定边县水利局组织了3个施工队培训后同时开工建设,共完成投资70.48万元,共建100平方米集雨场162个。不仅解决了774人的饮水困难,同时还带动了庭院经济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母亲水窖”是这里另一个独具特色的人饮解困工程。陕西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张英介绍说:“2001年定边县先后两次被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列为第一批‘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工程试点县和实施县。经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负责实施试点项目工程的王盘山乡就完成了第一批项目建设任务,125眼高质量的水泥窖顺利通过验收。一场造福白于山区数万农民的饮水解困攻坚战迅速在王盘山等几个水荒重灾区乡镇展开。”

在贺圈镇的下门村现场,记者在村头看到有一口公共的泥糊窖。据几位年老的人说,这窖里的水又苦又咸,水的含氟量超标,成为定边县氟中毒的高危区。但是这口井却曾经是全村1031口人的救命水井。直到2001年,由陕西省妇联投资和建设的“母亲水窖”工程,才彻底解决了这里群众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

两年解决水安全

据陕西省水利厅宣传处提供的资料显示:从“十一五”开始,国家决定在中央预算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实施旨在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安全饮水项目工程。

根据省市安排,定边县规划利用2007年至2009年三年期间,彻底解决涉及白于山区16.15万人的饮水困难。按照计划安排,已于2007年4月1日启动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至5月12日完成了第一批试点项目的建设任务,共建成高标准集雨场58200平方米,屋檐接水320户,自来水供水站1处,完成总投资336.68万元,可解决2000人的饮用水困难。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定边县隶属的榆林市通过以工代赈、甘露工程、母亲水窖、西部人饮工程和国际援助人饮工程等项目,采取打水窖、建集雨场、建集中供水工程等模式,先后投资350万元使得这里的20万人告别了吃不上水和吃苦咸水的历史。但因客观条件限制,目前仍有近39.33万群众饮水困难。陕西省计划新建集中供水工程700多处,解决20.68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建高标准水窖3.73万眼,集雨场373万平方米,解决18.65万人饮水困难。项目总投资3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资2亿元,社会各界及群众筹措1亿元。2007年,榆林市计划筹措2.42亿元资金,解决白于山区30万人饮水困难,占现饮水困难的76%。

从2007年开始,陕西省将用2年时间通过新建集中和分散供水方式,解决陕西白于山区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