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机制砂砼配合比设计以及应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机制砂砼配合比设计以及应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以及不断进步,混凝土浇筑工艺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尤其是以泵送混凝土,它具备施工方便、易振捣、浇筑速度较快等诸多特点,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但在实际施工与使用过程中,泵送混凝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结合这些存在的问题,对机制砂砼配合设计以及应运进行详细探究与讨论。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振捣;浇筑

在对机制砂砼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满足混凝土设计的相应强度以及弹性模量需求之外,还需要确保混凝土本身的可泵性,即保证混凝土在制作以及使用过程中具备一定保水性、和易性以及流动性,并确保其在连续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泌水以及离析情况,同时也要有效的防止和避免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出现因卡管堵塞而导致混凝土浇筑质量低下等问题。

1 机制砂特性

1.1 所谓机制砂,其实就是指通过专业机械将硬质岩石破碎制得,在全部加工完成后,呈针片颗粒状、拥有较为尖锐棱角,本身软弱颗粒含量相对较大,且硬度远比河砂要小。

1.2 机制砂级配相对比较集中。通过相应的试验得出:1.25mm以上的颗粒要占总重量的45%左右(河砂大约要占20%-30%),而在0.315-0.160mm范围之内的颗粒大约占10%左右(河砂大约要占20%左右)。

1.3 机制砂本身的空隙率大约要在40%左右,整体要小于河砂。

2 机制砂的质量标准

2.1 级配范围:相应的累积筛余量要满足混凝土相应的用砂级配要求。

2.2 云母粉以及含泥量以及其他物质含量均要满足相应的施工技术规范及施工要求。

2.3 对C30以上的混凝土,以及要求抗渗、抗冻类型混凝土,其砂的实际压碎指标不应超过35%;而对C30以下的混凝土,其砂的压碎指标不能超过50%。

2.4 石粉含量:对于颗粒直径小于0.08m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10%。

普通混凝土施工作业过程中,相应机制砂抽检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其相应的筛分试验结果则如表2所示。

3 配合比设计的要点

3.1 对大颗粒含量进行严格控制。在对机制砂砼进行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机制砂中,其颗粒颗粒含量超过5mm的不要高于总数的10%。这主要是因为当5mm以上的颗粒,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超过规定的颗粒含量,则会对粗骨料级配形成一定影响,从而使得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以及泌水等情况,从而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够均匀;此外在机制砂进行输送过程中,易发生卡管堵塞等问题。

3.2 选择合理砂率。在对机制砂砼进行配合设计过程中,通过选择合理砂率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确保混凝土具备较大流动性,并始终保持较好粘聚性以及保水性还有可泵性,此外,砂率还会对混凝土的整体强度造成一定影响。由于机制砂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颗粒含量超过5mm的概率相对较高,所以在对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当适时的提高相应的含砂率,将其控制在45%-55%以内。而配合比设计时,若砂率偏低则容易导致混凝土粗糙、不易被拌合,且整体浇筑以及振捣难度较高,坍落度相对较小;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比较容易形成泌水以及离析等问题,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正常泵送;此外由于混凝土表面易产生麻面以及蜂窝、外观质量较差等问题。如果砂率偏高,则会造成机制砂砼在进行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易导致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相对较大,在加上水泥用量多多,致使混凝土收缩徐逐渐变大,从而致使混凝土强度不均匀,易在拌合物表面形成裂缝。所以,在对机制砂砼进行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以及施工工艺还有相应的外观质量来选择正确、合理的砂率。

3.3 石粉含量。在对机制砂砼进行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明确指出石粉含量不应超过10%。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反复试验,发现提高石粉含量对于混凝土本身的强度来讲,并无显著性作用,但却能从一定程度上提混凝土自身的粘聚性以及流动性还有保水性与和易性,这样就可以对混凝土自身的工作性能起到了有效的改善。并利于混凝土搅拌、振捣以及浇筑,同时又可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此外石粉含量最高不得超过12%,否则会致使混凝土和易性较大,并最终导致混凝土表面裂缝收缩,强度逐渐降低,其弹性模量亦不断减少。

3.4 用水量。混凝土自身具备良好的和易性是当前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其强度以及正常浇筑的基本要求。通过相应的试验得出,对于相同等级的混凝土,且在保证水泥用量以及水灰比还有砂率基本相同条件下,机制砂要比河砂的和易性较差,并导致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相对较小、易离析等现象,且其流动性较差。另外为了有效的确保混凝土拌合物具备相对较好的和易性,所以在加入外加剂的同时,应加大约为8%的用水量。

3.5 在对机制砂砼进行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适当的去增加一些减水剂与泵送剂,以此来有效的解决和缓解混凝土自身的可泵性,以避免和防止出现卡管堵塞现象。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这些存在的问题,对机制砂砼配合比设计以及应运进行详细探究与讨论。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机制砂砼的配合比设计进行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关明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9).

[2]李渊文.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

[3]冉小康.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