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展读兰亭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展读兰亭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曲水流觞笔墨情

兰亭修禊晋永和,风雅犹传醉山阴。”

兰亭,是东晋士族兼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处。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曲水流觞,群贤毕至”,是人文风景绝佳之处。春秋时越王勾践在此种兰,汉朝设驿亭,故名兰亭。兰亭盛会,会稽内史王羲之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自此名扬天下,兰亭成为书法圣地、回味魏晋风流的好去处。

走进绿树掩映的小山村,除了浓浓的乡土气息,你还会从中闻到一阵阵翰墨飘香。沉浸在“桃花源”里的兰亭村村民们,无论是古稀老人,还是学童稚子,拿起毛笔,都能写上几笔。走在乡间,溪水潺潺,仿若还能倒映出当年王羲之与文人雅士曲水流觞的情景,而这片土地在《兰亭集序》经久的熏陶中也自有了另一种秀美。

中国的书法,源远流长,光彩夺目,被称为“有情的国画,无声的乐音,纸上的舞蹈,砚中的云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在兰亭村书法活动室,只见村民们或潜心练书法,或三五成群观摩研讨书法作品,这一份认真劲谁看了都会动心。他们用毛笔和水墨,在纸面上形成黑白的意味,毛笔的疾运、徐缓、飞动、顿挫所抒写出的与其说是高雅艺术的表达,不如说是朴素生命的流淌。

陆小华的妈妈王文雅是村里远近闻名的书法好手,已经当了外婆的她从年轻时候就酷爱书法,作品更是被村里人认为是“精品”,经常会有一些村民来讨要作品。由于书法之风盛行,村里逢年过节,总是少不了一群书法好手送上自己亲笔书写的春联、“福”字、“喜联”,挥毫泼墨间也使得彼此关怀的情意绵绵,村风和谐。更有人将自己的书法技艺搬到了兰亭风景区门口!村民袁张龙现场题扇,现场卖扇,他题写的《兰亭集序》纸扇深受游客欢迎,有的客人一次就买走几十把,成为了风景区外的又一道靓丽风景线。

“曲水流觞,茂竹修林”已升华为一种书法文化的意境,一种至高无上的艺术情趣。《兰亭集序》引领着书法艺术的前进道路,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最广、渊源最深的传统宝典。兰亭,也已经成为了一方孕育书法艺术的沃土。兰亭镇中学是省级“书画特色学校”,兰亭镇中心小学是“全国书法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兰亭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书法村”,并被命名为市级“文化特色村”。

从民间到学术,“书法朝圣地”的美名,让它继续沿着历史的流脉,越飘越深远。

坐落于清幽之境的中国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气韵非同凡响。它的成立使得书法正式纳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它的创办也拓展了兰亭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欧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书法爱好者纷至沓来。建于1988年的书法博物馆依山傍水,里面陈列着中国书法简史和古今中外书法精品。没有曲水,照样流觞。文运方随国运盛,心花喜逐笔花生。无论是业余爱好,还是致富途径,又或者是学术交流,兰亭得天独厚的艺术渊源,正使之日益成为欣赏、品味、体验和解读书法艺术的摇篮和乐土。

幽香致远识兰韵

流觞亭有竹刻楹联:竹阴满地清于水;兰气当风静若人。

沿着绍大线驱车前往浙江海峡两岸兰花科技园,在入口处随意洒下的几把花籽,已经烂漫成了一片野花,情趣盎然。走进园区,一排排智能温室大棚,专为兰花量身定做,工作人员正在为幼苗浇灌营养液,花苗长势喜人。

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十三公里处的兰渚山下。《越绝书》记载:“勾践种兰法山。”诗人王十朋在他的名作《会稽风俗赋》中,热情讴歌“兰亭国香”。绍兴是中国春兰的故乡,而兰亭恰是绍兴种植兰花的中心地区之一。据传世界上有七处兰亭,分别在北京、宁波、台湾及日本等地,但是真正以兰名亭的可能只有绍兴的兰亭。但可惜的是,一直以来该镇境内缺少有规模上档次的兰花休闲观赏地。现在,随着由台商投资的浙江海峡两岸兰花科技园的进驻,兰亭“无兰可赏”的局面得到了改观。

据了解,这一项目由绍兴县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推荐,台湾东明兰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350亩,计划总投资720万美元。主要依托台湾兰花种植、研发技术优势和国际知名度培育蝴蝶兰、明日叶,并利用温室大棚,采用组织培养方式进行品种繁殖与优化,其规模在全省独一无二。“兰花科技园落户兰亭,将对兰亭镇兰花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兰亭镇党委书记陈学军说。

兰亭雅集选择三月初三上巳日,正是兰花盛开之际,也是采兰、赏兰、画兰、颂兰最好时节。在《兰亭集》的37首诗中,有些诗就触景生情,由兰起兴。这些佳作可说是一幅幅蕙兰吐芳、清香送远的“兰亭国香”图。在兰亭湖生态休闲区南侧,一个占地约70公顷,总投资2000多万元,集兰花栽培、科研、展示、交易及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兰文化博物园即将完工。至此,兰亭人将会把更多兰花的芬香与远方的来客分享。

而在兰亭人的日常生活中,兰花也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点缀小品。古有屈原颂兰之美、孔子扬兰之善,他们通过兰花来求真、求善、求美,来追求高尚完美的人格修养。今有兰亭人,以兰为美,人品如兰。他们充分利用“兰的品质”来熏陶人,激励人:如兰那样一身正气,清耿廉洁,鼓励人们陶情与立德;如兰一样真诚与芬芳,团结人,凝聚人,形成温馨和谐的友居氛围……当兰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达到无所不有,无所不在,兰文化也融化为兰亭新型城市化建设中的时代风采和精神内涵。

茂林修竹见精神

中国的文字,望得久了,渐渐逼真,栩栩如生。比如兰亭。这个“亭”字,挺拔的,俏生生,还有秀气的飞檐;而这个“兰”字,修长的叶片上,绽出两朵小小的花儿来,还沁着淡淡的幽香。来到兰亭,满目是绿色,最多是竹。这里的竹,不如安吉的茂密壮硕,也没有灵峰那么婀娜多姿。这里的竹清秀却不张扬,是真正的“修竹”。

《尔雅》称:“东南之美,有会稽之竹箭焉。”东南之美,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然而我们的古人却把审美的目光集中在会稽的“竹箭”上,初看似乎显得偏爱,细想确实颇有见地。竹箭即竹,《礼记》谓“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炎炎夏日,置身竹林,顿感一片清凉;寒风凛凛,面对青青翠竹,增添气节精神。风吹竹林,摇曳起舞,坚韧不拔是它的性格;野火烧过,竹鞭犹存,来年更旺是它的意志。怪不得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一生爱竹、画竹、咏竹,甚至与竹须臾不可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