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价值取向:和谐共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学校的效益,我国启动了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通过对美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以期对我国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关键词:农村学校 布局调整 和谐共生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学校的效益,我国启动了较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义务教育阶段“村村办学”格局逐步被“集中办学”模式取代,义务教育学校数量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统计显示,1998至2008年我国共减少33.34万所小学和1.38万所初中,平均每年减少3.16万所学校(包括3.03万所小学和0.13万所初中),减少部分主要在农村。学校撤并不仅仅是学校在空间上的变化,这将涉及学生、家庭、学校及社区利益。
1 当前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1.1 影响了农村儿童身心健康。大量农村学校撤并以后,学校的网点少且辐射半径较大,为了节省学生往返学校的时间和食宿问题,大部分学校采用寄宿制。在这些寄宿制学校中有大部分孩子还是留守儿童。调查中笔者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老师曾经给这些寄宿的孩子出了道题:写5个在生活中最亲最爱的人,若有人将要从你的生活中消失,那么再按先后顺序排列出。结果发现,在最亲最爱的人中,多数学生并没有写自己的爸爸、妈妈。孩子们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很少与自己交流。对于低龄儿童,父母和家庭的关爱比任何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学校教育是无法代替家庭教育的,寄宿制本身给农村儿童心理带来了潜在的伤害。
1.2 加大了农村家庭的负担,减弱了家庭教育的意识。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农民家庭主要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是家庭负担加大。有的父母或长辈弃田、弃农随孩子进城租房住在学校附近;有的农村家长早晚接送孩子上学,由于路途远,无形中增加交通费;还有的让孩子在学校住宿,住宿费、生活费、管理费加大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二是家庭教育意识减弱。不少家长放弃应有的教育孩子的责任,认为集中办学质量高、寄宿都归老师管等,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义务完全转交给学校。
1.3 过快的撤点并校使寄宿制学校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笔者在我国西部某县调查中发现,寄宿制学校与非寄宿制学校所得到的生均公用经费是相同的,这对寄宿制学校来说经费显然不足。由于资金不足,编制有限,农村寄宿制学校没有配备相关的后勤人员,如宿舍管理员、校医、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教师除了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以外,还要轮流管理、照顾寄宿学生的起居饮食,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住宿方面还存在两人共挤一张床,16人一间的拥挤现象等。
1.4 削弱了乡村学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中心地位。撤并学校时,人们往往忽视了学校与其所在区域的关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思考农村教育问题,不能仅就教育思考教育,而应当把农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思考。在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小学往往是本村的文化标志,是村民们的文化活动中心,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对村民的思想与文化素养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学校布局的调整,大量的村小和教学点被取消了,农村社区文化失去了载体,这将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美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学校布局调整是适应城镇化发展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下我国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美国在20世纪中期的农村大规模“学校合并”运动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些预见的问题将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2.1 美国农村大规模“学校合并”运动。19世纪末,随着美国步入城市化的进程,大量人口由农村涌入城市。这时的农村基础教育因其质量差,效率低下而饱受质疑和批判。1944年,美国白宫召开了第一次农村教育会议,提出通过农村学校合并与学区重组来复兴美国的农村教育,从而掀起了农村“学校合并”运动。基于较大的学校体系更具有规模效应,从而能降低生均费用;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教学设备、更多的课程选择;为学生取得学业成就提供更多的机会。科南特(JamesB.Conant)的“规模效益”理论将美国农村“学校合并”运动推向了高潮。在“规模效益”理论思潮的影响下,美国采取了学区合并与重组、为农村儿童提供交通保障、构建责权明确的农村管理体制等多种措施来推动农村“学校合并”运动。至此,美国学区数量迅速减少。“学校合并”运动使得美国农村学校在校舍、教学设备等硬件方面以及学校管理上得到一定的改善。
2.2 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运动。从20世纪70年代起,人们开始从多个方面研究学校规模的影响,出现了众多论证大规模学校或学校合并的弊端。一方面从学校规模与效率的角度看,政府预计学校合并会节省经费开支,但结果大量开支用于交通费、校舍维护、招聘非教学人员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甚至超过了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所节省下来的费用。同时,调查发现辍学率明显上升了,农村社区儿童的社会活动,与家人生活与交流、睡眠时间减少。减弱了家校的交流与互动,孩子的成长过程受到忽视。这些促使政府重新审视小规模学校的生存问题。另一方面,《科尔曼报告》的激发了美国社会对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关注和探索,美国的农村教育改革者开始倡导教育机会的均等,使农村小学校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具有同城市学校相同发展的均等机会。这为农村小规模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教育“机会均等”思潮的推动下,美国政府开始逐步采取各种措施用以扶持、恢复与建设一些需要保留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加大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资金支持。如,设立了“农村教育成就项目”(RuralEducationAchievementProgram),对偏远的农村小型学区和人口贫困指数在20%及以上的贫困农村学区提供附加资金,用于此类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新教育技术使用等。
二是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增加农村教师资格条件的弹性、共享教师资源。
三是鼓励农村小规模学校间实现“共享安排”。鉴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有限,美国有些州鼓励农村学校之间共享师资、设施、远程学习技术等资源,从而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用,以保障农村小规模学校各项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随着相关研究的广泛开展,人们逐渐发现农村教育“规模效益”理论可能被绝对化了。科尔曼的“机会均等”思潮促使决策者、社会各界对待农村小学校的态度以及在政策和实践上都逐步进行取向调整,不再把学校合并作为解决农村小学校问题的唯一目标。美国开始挖掘农村小规模学校本身的价值和农村的多元化办学。当然,美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有赖于其独特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基础,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和移植。但是,人类社会发展有其共同规律,美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从一味的重视“规模效益”的学校合并,到“机会均等”的小规模学校的路径转变,视角更多地转向了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多元化办学,校际资源共享等。这些预见的问题和有益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参照的。
3 对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思考——和谐共生
学校撤并涉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利益,教育是和政治、经济、文化相互捆绑的统一整体,各要素间的和谐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参考美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有益经验,我国在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过程中,应从“规模效益”走向“和谐共生”。应发挥农村教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和社区发展功能,彰显农村教育的存在价值,跳出农村教育常常成为“公平和效率”之争牺牲品的怪圈。
3.1 回归教育的本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已一周年,一年来,人们问得最多的依然是:改什么?如何改?却很少有人问为什么要改。然而,只有每个人真正明白为什么要改革,才能成为自觉的改革者,才能彻底自知改什么和怎么改。《纲要》立意的教育改革是要为人民更幸福提供适合的教育服务。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教真育爱,教育的最终价值是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在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改革中,我们应当回归教育本位,由人民在切身体验的基础上作出判断,是否满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否注意孩子童年生活的价值,是否减轻家庭承受的教育负担,这样才能真正办成增进人民幸福的教育。
3.2 合理规划,规避风险。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内撤并大量学校,以此作为地方政府改革的政绩,这不仅有违教育发展规律,也给学生、家庭、学校及社区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我们不仅要从宏观上考虑该地区人口因素、学龄儿童所占比例、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新农村的建设等因素,还要考虑到人口的流动对生源产生的影响,规避风险。例如,目前有的省份已出现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不少随父母进城的儿童也随迁回乡,乡下学校没了,如何解决返乡儿童的入学就读问题,这就要在规划中给教育未来发展留有空间,规避风险。因此,各地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规划,在中西部一些边远山区,保留与建设好一批农村小学校和教学点仍然是现实的选择,切勿盲目“”。
3.3 认识农村小学校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小学校及教学点在我国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与积极作用,应该用正确的价值观看待它、引导它,使它们继续存在并为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从文化的角度上看,在撤并校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学校与其社区的关系,在与农村社会融为一体的乡村学校里,有些知识是通过情景陶冶的途径传播,课堂教学无法替代,而地方知识的多样性,有利于提升人类社会的创造性。若人人都走向更加集中的地方,空壳化的农村最终会导致荒漠化。我们必须明白学校之于村庄、村庄之于学校的意义。教育应当是家庭、学校、社区相融为一体的,相互和谐的。
3.4 实现城乡教育双向共生。《纲要》着重强调了我国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者们在提出的措施中常含有“实现城乡教育公平、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等词语。但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家对共同促进等概念的理解是片面和单向的。一味的只重视城市的单向帮助,单向补充,忽视了农村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色,来自农村自身的发展。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也不例外,寻求像城市一样的大规模、高效益,农村学校似乎成了城市学校被动的模仿者和追随者,形成了农村在教育、发展上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在向农村“输血”的过程中,农村还需学会自身“造血”。城乡教育应相互共生,相互发展,不了解农村就不了解中国,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适应农村需要的、优良的农村学校不仅是一项教育事业,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998-2008.
[2]王强.美国农村教育发展史[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3]贾建国.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运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