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沧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氨氮指标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沧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氨氮指标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根据2008年度沧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监测数据,对各试点县的农村饮水状况进行评估。从2008年的7个试点县监测的氨氮数据看,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较高,尤其是第一季度为最高,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较低,接近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深层地下水好于浅层地下水;地表水中以西部水的氨氮值为各种类型农村饮用水的最高值,富营养化最严重。

关键词:饮用水 农村 氨氮 检测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自然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中主要以硝酸盐氮(NO3)为主,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受污染水体的氨氮叫水合氨,也称非离子氨。

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氨离子相对基本无毒。国家标准Ⅲ类地面水, 非离子氨的浓度≤0.02毫克/升。

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氨氮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中平均含氮量每人每年可达2.5~4.5公斤。

雨水径流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氮的重要来源。

另外,氨氮还来自化工、冶金、石油化工、油漆颜料、煤气、炼焦、鞣革、化肥等工业废水中。

为全面掌握沧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根据国家对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要求,沧州市对确定的7个定点县农村饮用水进行了采样,由沧州市环境监测站联合沧州市供排水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数据汇总和上报。

一、数据来源和监测方法

1.数据来源

2008年国家安全生饮水工程项目检测的沧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7个试点县140个水源、560份水样中氨氮指标数据。

2.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

采样方法和采样人员全部经沧州市环境监测站和沧州市供排水集团有限公司指导和集中培训,水样全部由7个试点县的培训人员进采集,检测实验室为经省级认定的二级实验室:沧州市环境监测站生物和理化检验科;检验方法按照(HJ535-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准检验方法》,测定氨氮指标使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检验。

3.水样评价标准

(HJ535-2009)《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为评价标准,水样是地表水水源时按GB-3838要求评价,水样是地下水水源时按GB/T-14848要求评价;氨氮指标≤0.2mg/L。

二、结果

1.各季度氨氮数据分析

从7个试点县数据看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氨氮较高,尤其是第一季度为最高,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较低,接近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2.各型水源中氨氮数据分析

水源类型包括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河水和水窖)。深层地下水好于浅层地下水,基本接近国家制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浅层地下水略高于国家制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地表水中河水的氨氮值相对较高;以西部的水窖储存水的氨氮值为各种类型农村饮用水的最高值,污染最严重,富营养化程度最严重。

3.合格率分析

从各县市的农村饮用水水样的合格率上分析,位于西部地区的3个县市主要饮水方式为收集雨水在自制或者半集中的水窖,在共计205份水样中合格率仅为0.83%,其氨氮值范围为3.6~1.8mg/L,平均值为1.74mg/L,为国家标准的3倍多。而位于平原的4个县的深层地下水水源共计300份水样中,合格率达到93%,其氨氮值范围为0.7~0.4mg/L,平均值为0.51mg/L,基本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三、讨论

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成分,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是水体的污染指标,它可以被细菌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对饮用者和水体生物造成毒害作用;它更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敏感指标,是一个特征性污染因子之一。东部平原的4个试点县80个采水点的320份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样,大部分是一个村子或者几个村子的深层地下水的集中供水,虽然未经处理,属于水源直供水,氨氮指标的合格率较高,只是在特定时间轻微超出国家标准。也证实经过农村改水改厕工程的实施,达到了改善农民生活现状的目的。由于沧州市地处北方,第一、四季度降水较少,地表水的流动和自净减弱,氨氮指标相对升高;随着雨季的到来,第二、三季度的水样中的氨氮指标有所降低。

四、对策和意见

建议当地政府继续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和投入,尤其是对于吃水困难的散住户和小型村庄,彻底改变他们的饮水方式,使国家的政策真正造福于民。对于东部县市区也应该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保障农村改水改厕的普及,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直供水的基础上,对水源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农村生活饮用水更安全、更卫生。

参考文献

[1]宋强.徐州市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状况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2003,(01).

[2]彭玉霞,余世军.菏泽市二次供水卫生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1999,(11).

[3]陈丽娟,周登仁,刘成.海口市1993~2002年二次供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4,(02).

[4]梁伟,袁正泉.二次供水水质检测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