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本院校学生记者队伍建设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三本院校的学生记者队伍存在文化基础欠佳、人员构成复杂、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阻碍其发展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我院以规章制度建设为工作基础,以文化内涵建设为核心任务,以人才队伍培养为目标关键,将对外交流学习作为重要途径,走出了一条大学生记者队伍建设的可喜路子。
关键词:三本院校;学生记者队伍建设;实践探索
大学生记者是高校宣传报道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大量的学校、院系、班级各级部门单位的新闻事件、好人好事、竞赛活动的宣传报道重任。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优秀学生记者队伍无疑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三本院校的学生由于高中基础欠佳等原因,增加了学生记者队伍建设与培养的难度。如何建设好三本院校大学生记者队伍是摆在高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 宿迁学院大学生记者队伍存在问题分析
我院是一所省属三本院校。通过多年对我院大学生记者团的实践分析,我们发现三本院校的大学生记者队伍存在一些阻碍其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文化基础欠佳,业务素质不高
三本学生由于在高中阶段文化基础不扎实,高考成绩不理想,在进入大学阶段之后,其文化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素养等方面都要明显逊色于一本、二本的学生。三本院校的学生记者的新闻写作水平和新闻业务素质也明显不如一本、二本的学生记者,普遍缺少新闻基础知识,甚至连基本的新闻要素都不知道。在新闻报道采访中,对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不深入,对新闻事件的采访视角较局限,不会多角度看问题;甚至在基础的语法知识、标点符号运用、文字排版、Word版面设计等方面都经常出现错误。大学生记者业务素质不高直接导致了校园宣传工作的困难。
(二) 人员构成复杂,工作时间不确定
大学生记者队伍中,既有文科生,又有理工科学生,也有艺术类学生;既有二、三年级的老生,也有大一新生;既有写作能力强的同学,也有写作水平一般的同学。
大一、大二年级的记者课程多、学习任务重,放在宣传工作中的精力和心思有限;大三年级的记者虽然专业课程减少了,但由于考各种证书及考研、考公、考编等事情都集中在大三,因此能放在记者团的工作时间就很短暂了;而大四的记者面临毕业和就业,都会退出记者团。诸多因素造成了大学生记者工作时间的不确定,进而影响了记者团的整体工作效果。
(三) 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成效不理想
由于大学生记者团成员较多,一个学期内的重大采访任务可能排不到人均一次,采访机会有限;同时,基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一些必备的新闻采访设备添置不够,在一次新闻采访中有时多人共用一台设备,导致他们得不到很好地锻炼。加之大学生记者团隶属于党委宣传部,而学生的评奖评优入党等名额都在其所在院系产生,在对记者们的奖励(包括物质和精神奖励)方面缺乏有效沟通,不能有效地调动记者们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其工作成效不理想,进而影响全校的整体宣传工作。
二、宿迁学院大学生记者队伍建设地有益探索
针对上述情况,我院立足三本院校实际,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走出了一条大学生记者队伍建设的可喜路子。
(一) 以规章制度建设为工作基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并完善大学生记者团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依、有制可偱,是大学生记者团顺利运行并健康发展的工作基础和有力保障。
1.制定《宿迁学院大学生记者团工作章程》、《宿迁学院新闻工作管理考核办法》、《宿迁学院新闻稿件格式规范》,明确大学生记者的工作职责、权利义务、工作流程、写作规范,明确其工作量及奖惩细则,在记者团内部实行量化考核,有效地避免了工作效率不高、人浮于事的情况。
2.坚持例会制度。我院依据校报出版周期,确定每两周召开一次记者团例会, 对上两周的新闻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布置,明确下一期栏目策划的具体分工和任务。定期的例会为大家提供了沟通了解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3.完善激励措施。每学期由学院党委宣传部对全体记者进行考核评比,设立全院“优秀学生记者”、“优秀宣传工作者”及新闻类、散文类、通讯类作品的一、二、三等奖等奖项,鼓励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作品,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学生记者进行表彰;推荐优秀作品参评“全省高校优秀校报新闻”,对获奖同学予以重奖。获奖情况由党委宣传部以公函的形式通报到各院系,在学生的每学期综合测评中加分。同时,建立大学生记者团直属团支部,在优秀校报记者中,评选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为党员发展提供后备人才。这些激励措施充分地调动了记者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 以文化内涵建设为核心任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对大学生记者提出“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工作要求。文化内涵建设是大学生记者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和坚强支柱。
1. 加强大学生记者的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是素质教育的灵魂。”① 我们从平时的工作入手,结合我院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和安排,及时向记者们传达学院的工作要求,做到上情下达,统一思想认识,围绕全院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开展新闻宣传报道。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引导记者们根据国际国内形势找寻新闻点,进行专题报道。如:建党90周年前夕,组织采访我院及我市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在与老同志的交流中,同学们接受了直观生动的革命思想教育,加深了对党的历史和发展的了解,加深了对祖国和党的热爱之情。
2. 深化新闻业务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记者不仅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而且应该具备较强的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能力。除了学院宣传部和校报编辑部负责同志每学期都开设新闻写作指导课之外,我院每学年都邀请市电视台、报社、广播电台的专家、知名记者为记者团开展“新闻基础理论”、“新闻摄影实践”、“新闻写作技巧”、“新闻采访要点”等专题讲座,帮助记者们掌握新闻稿件的写法,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强化新闻工作能力。开展“读书、写作汇报会”,要求记者们养成勤读书,经常写作的习惯,每次例会时请五位记者为大家展示自己的读书、写作心得体会,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 注重综合能力的锻炼
学生记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新闻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在采访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言语表达、社会交际、情感沟通等能力;在新闻策划和选题中,挖掘平凡事件的深刻意义,培养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多元思维能力;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探寻问题背后的问题,锻炼良好的创造能力。通过这些工作,为记者们综合能力地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 以人才队伍培养为目标关键
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记者团的人才队伍培养是工作成败的关键。
1. 公开招聘,精心选拔
每年9月中旬开展记者团的纳新与选拔工作。通过在校园内张贴海报、悬挂横幅广泛宣传,系部辅导员推荐,老记者引荐等多种途径在全校范围内广纳贤才。经过面试初选、笔试考核等环节,将思想积极上进、态度端正、文笔较好、素质较高的同学选,根据各人的不同特点归入新闻部、编辑部、专题部、摄影部等不同的部门,成为大学生记者团见习记者。
2. 见习试用,严格把关
见习记者有三个月的试用期。在试用期内,由其所在部门的部长对其进行考核,注重考察其写作能力、办事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经过认真考察,严格把关,淘汰一部分力不胜任记者工作的同学,将真正踏实办事、乐于奉献、安心新闻工作的同学正式聘用为学院大学生记者,并颁发聘书,在校报上公布名单。
3. 传帮带,培养团队精神
安排老记者与新记者“1+1”结对子。在新记者刚入团的一个学期里,跟随老记者进行采访,老记者言传身教,将自己的新闻采访技能悉心传授给新记者,帮助新记者在新闻采访实践中不断成熟。大学生记者团是一个集体,更是一个大家庭,新老记者共同努力,培养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团队精神。
(四) 将对外交流学习作为重要途径
每学年,我们都有“走出去”的活动安排。一方面,组织全体记者到市记协、电视台、广播电台、日报社、西楚网等市级新闻单位参观学习,接触、了解各类媒体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派出我校的大学生记者利用寒暑假及双休日在上述单位实习,学习其成熟的新闻采编方法、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和纵深报道的新闻思路,锻炼自己的新闻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新闻实战水平。
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三本院校大学生记者队伍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创新,坚持探索,一定能更好地发挥大学生记者队伍在高校宣传工作中的作用。
[注释]
① 闵黎.高校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85.
[参考文献]
[1]李正关,王兴东,罗艳﹒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管理实践[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2]戴云﹒强化学生记者队伍建设 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2)
[3]王慧,刘凯,杜颖华,郭剑欢﹒高校学生记者队伍建设策略探析[J]﹒出国与就业,2011,(14)
[4]陈晓艳,汤可娟﹒和谐校园背景下大学生记者队伍的建设与培养[J]﹒考试周刊,2011,(16)
[5]罗艳﹒论高校校报大学生记者团的育人作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6]王晨﹒新时期应强化大学生校园记者队伍建设[J]﹒文学教育,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