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1世纪美国军事工业发展趋势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并进一步影响到军事力量格局的变化。军事工业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战斗力支撑,其发展趋势反映其军事实力和战略方向。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军事工业体系健全,军事科技实力强大。近些年来,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军民融合进一步深化,企业兼并重组由国内转向国外,军火贸易自由化。
【关键词】美国;军事工业;趋势
一、军民融合进一步深化
美国军事工业的军民融合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其目的是为了应对冷战后美国军事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美国认为军事工业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将军事工业基础和民用工业基础融为一体。为此,美国政府提出了技术再投资项目(简称TRP)。该项目包括三个活动领域:技术开发、技术利用以及制造技术培训。其目的是开发军民两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在军品科研单位和民品企业之间建立联系,着眼于提高未来美国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尽管美国政府以高回报吸引企业投资军品开发,但是大部分的军工集团为降低经营风险和摊销军工产品开发成本,从未敢放弃民品的开发。进入新世纪后,美国主要在三个方面深化军民融合:第一,“911”事件后,美国调整国防科技发展战略,在《基础研究计划(BRP)》、《国防技术领域计划(JWSTP)》和《国防技术领域计划的国防技术目标(DTO)》都强调国防基础科学研究的军民融合,例如,针对《基础研究规划(BRP)》,美国防部强调,要着眼军方现实需要和长期发展,兼顾民用和军用的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研究。第二,为实现美国防工业的转型,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DSB)成立了国防工业结构转型特别工作组,于2008年7月递交了旨在应对21世纪国际安全环境所需的国防工业的《国防工业结构转型报告》,其中提到:“国防部十分需要建立一个国家安全工业规划,并与工业部门共同努力来确保能够实现用户与供应商之间的改善,同时必须推动它的民品转型,从而可以为21世纪的军队提供支持”。第三,美国防部注重利用小型、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兴供应商,来解决大量复杂的国防问题,美国防部在其军事工业转型路线图中表示,未来转型能力的获得有三个主要来源:成功转型了的传统国防供应商,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兴公司或子公司以及围绕未来作战需求而成长起来的潜在的民用公司,为推动国防工业能力转型,美各军种制定相应的风险资本计划方案,为创新型的民用公司提供资金和渠道。
二、企业兼并重组由国内转向国外
为应对苏联解体所带来的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和美国国防费的下降,美国的军事工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联合和并购活动。1994年8月,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达成合并协议,建立了一家资产高达230亿美元的新公司;1995年底,诺斯普罗·格鲁曼公司兼并了西屋电气公司的国防电子业务部门;1996年初,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又以91亿美元购买了罗拉尔公司的国防电子业务部门,两公司的合并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工企业;到2000年,在航空航天领域,约有40家不同公司合并或兼并为三家公司: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和雷神公司;2002年,随着诺斯普罗·格鲁曼公司收购TRW公司,美国军事工业被综合为五大巨头: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斯普罗·格鲁曼、通用动力和雷神公司。上述合并使美国军事工业避免陷于收缩的困境,克服了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2000年以来,国际军火贸易竞争激烈,美国军火巨头在传统销售地区感受到了来自欧洲国家和新型国家的竞争压力。为保持在传统销售地区的霸主地位并进一步拓展销售领域,美国军工企业的兼并重组开始由国内向国外发展。在美国国防部支持下,美国军工企业中约有四分之三与日本等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开展了军工技术贸易合作。
三、军火贸易自由化
美国军火贸易自由化趋势,一方面是因为军工生产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能力,尤其是在当期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军工生产能够创造众多的就业机会,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转化为民用,产生“二次效益”,例如,“911”后,美国向阿曼出售12架F-16战斗机,这项合同就足以使洛克希德·马丁下属的沃斯堡飞机制造厂正常运转,并使其1.15个员工衣食无忧;另一方面,美国军火贸易自由化也是其全球化战略的一个部分,体现出“融合主义”的理念,即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纳入到美国的全球战略轨道上,例如避免打击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在广大的阿拉伯地区引起众怒,美国同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进行军事贸易,将它们融合起来为其所用,以获得国际支持,尤其是穆斯林国家的支持。
参 考 文 献
[1]汪琳,杜人淮.美国军工的军民一体化转轨[J].航天工业管理.2004(2)
[2]黄薇.美国国防科技工业两次重大调整及启示[J].国防科技工业.2006(2)
[3]何奇松.新军事变革下美国国防科技工业调整及其启示[J].太平洋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