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物理“记忆触发器”的类型及其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我们对物理知识的记忆是以语词、概念、规律为内容的记忆,属于逻辑记忆.这种记忆所保持的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定义、定理、公式、数值等.它对学习理性知识,尤其学习物理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触发器是特定事件出现的时候,自动执行的代码块.它是一个特殊的存储过程,它的执行不是由程序调用,也不是手工启动,而是由某个事件来触发的.它不触不发,一触就发,触发过后,进入新态.所谓物理“记忆触发器”是指物理学中有些公式、数值、规律等信息就像触发器一样,能立即引发人们的记忆.它在人们理解的基础上,具有帮助记忆、防止混淆、理解掌握、快速应用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中学物理常见的“记忆触发器”,归纳为三类,下文分别介绍,供大家参考,欢迎指正.
1形象化的记忆触发器
这种类型的触发器,从物理公式、定理本身来看,比较形象直观,容易产生联想,只要抓住它们形象化的一面,就很容易记住.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一看到它们就能立即触发,打开记忆,引发思考.
案例1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分电流表外接和电流表内接两种,如图1所示,遇到具体问题时应如何选择?这两种测量方法都存在系统误差,它们的测量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如何减小它们的系统误差?
这些问题都是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每年高考电学实验常考的基本方法.因此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为了快速解题必须将推出来的相关结论记清记牢.下面就从理论分析帮助理解和记忆触发器帮助记忆两个角度加以阐述,读者不妨慢慢品味这种触发器的特点及其应用.
理论分析在电流表外接情形下,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两端的电压,而电流表测出的是通过电阻以及电压表的电流之和,它略大于通过电阻的电流,因此电阻的测量值要小于电阻的真实值.要减小系统误差就应减小电压表分得的电流,根据并联电阻分流的规律,当RRV时,IRIV,所以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小电阻时,系统误差小,因此该方法适用于小电阻测量.
在电流表内接情形下,电流表测出的是通过电阻的电流,而电压表测出的是电阻以及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之和,它略大于电阻两端的电压,因此电阻的测量值要大于电阻的真实值.要减小系统误差就应减小电流表分得的电压,根据串联电阻分压的规律,当RRA时,URUA,所以电流表内接法测量大电阻时,系统误差小,因此该方法适用于大电阻测量.
记忆触发器1电压表实质是能够显示自身两端电压的大电阻,电流表实质是能够显示通过自身电流的小电阻,它们并不是理想的电表.测量电阻时,不能将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三者中电阻值差不多的放在一起,否则由于电表的分压或分流产生的误差大,而应该把它们之间阻值差异较大的放在一起.即测大电阻时,将电流表与待测电阻放在一起,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系统误差小;测小电阻时,将电压表和待测电阻放在一起,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系统误差小.这里的触发器可记成“一山不容二虎(不能把阻值相近的放在一起)”或者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就容易记住测量时应将阻值差异大的放在一起.
记忆触发器2汉字“内”中有“大”,则大电阻测量时采用内接法,这种方法的测量结果也偏大,即大“大(内)”大;汉字“外”中有“小”,则小电阻测量时采用外接法,这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偏小,即小“小(外)”小.所以此处的触发器可记为“大大大,小小小”,根据这种触发器学生很容易记住“大电阻测量采用内接法测量结果偏大,小电阻测量采用外接法测量结果偏小”.
案例2在学习过电容器的电容之后,不少学生将电容的定义式C=QU,错误地记成“C=UQ”,遇到相关问题时常常出错,这个问题引入记忆触发器也很容易解决.
记忆触发器字母Q外形像篮球,字母U外形像球框,投篮时,篮球Q落入球框U,即“QU”.此处的触发器就是“篮球入框”,这样一来学生就容易将它混淆成“UQ”.
2规律性的记忆触发器
通过寻找不同物理量之间、不同数值之间或不同运动过程之间存在的某种规律,而建立起来的触发器,就称为规律性的记忆触发器.借助此类触发器能够改变枯燥的机械记忆为有意义逻辑记忆,从而提高记忆的质量和解题的速度.
案例3人教版必修二教材的第六章是《万有引力和航天》,这一章的第5节主要介绍宇宙速度,学生常常能够记住第一宇宙速度7.9km/s,但记不住第二宇宙速度11.2km/s和第三宇宙速度16.7km/s.引入记忆触发器以后,学生就能轻松记住这三种宇宙速度的大小.
记忆触发器仔细分析这三种速度的大小,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种规律,那就是7.9+3.3=11.2,11.2+5.5=16.7.
即第一宇宙速度加3.3等于第二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加5.5等于第三宇宙速度.这里的触发器就是“1、3、5”,如果把第一宇宙速度称为1,则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就分别是3和5,那么从第一宇宙速度到第二速度就加3.3,从第二宇宙速度到第三宇宙速度就加5.5.
案例4如图2所示,某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由A点滑到B点,摩擦力做功为W1;若该物体从M点沿两斜面滑到N点,摩擦力做总功为W2.已知物体与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则
A.W1=W2B.W1
C.W1>W2D.无法确定
理论分析此题属于物体做直线运动与做折线运动的比较问题,可以采用化折为直的方法.所谓化折为直就是将物体在一段折线上的运动等效成相应的一段直线上的运动,其结果保持不变.很显然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规律要比折线上来得简单直接.
当物体由AB时,摩擦力做的功为
由于AB=MN,所以W1=W2,答案选A.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物体在斜面MC和CN上的运动,从摩擦力做功角度来看,与在水平面MO和ON上的运动是等效的.因此,在处理摩擦力做功问题时,我们可以将物体在折线上的运动等效成直线上的运动,从而使问题大大简化.
记忆触发器根据以上分析,不难得到此处的记忆触发器是“物体在斜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效于在水平投影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有了这种触发器,我们就可
以快速地解决一系列的相关问题.
问题如图3所示,DO是水平面,AB是斜面,初速度为v0的物体从D点出发沿DBA滑动到顶点A时速度刚好为零,如果斜面改成AC,让该物体从D点出发沿DCA滑动到A点且速度刚好为零,则物体具有的初速度(已知物体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
A.大于v0B.等于v0
C.小于v0D.取决于斜面倾角
评析物体沿不同斜面上滑,两次克服重力做功相等,那么两次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大小情况如何呢?由记忆触发器不难想到,在摩擦力做功问题上,物体沿DBA的运动可等效成DO上的运动;物体在DCA上的运动同样可等效成DO上的运动.尽管物体两次沿不同的斜面运动,但等效后的直线运动情况相同,所以两次克服摩擦力做功相等,由动能定理很容易得到两次的初速度相等.因此答案选B.
3极值型的记忆触发器
讨论分析物理量的变化,单调性问题比较简单,先怎么样后又怎么样变化类问题,难度较大,尤其那些变化规律不明确的物理量,讨论起来就更加困难.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判断该物理量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有无极值点的存在加以解决,这就属于极值型的记忆触发器.
当物体由MCN时,摩擦力做的总功为两斜面上做功之和,即
案例5如图4所示,用细线悬挂一个小铁块,将小铁块拉直到图示的水平位置,然后放手使小铁块从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在小铁块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铁块做功的功率A.保持不变B.不断变大
C.不断变小D.先变大,后变小
理论分析设小铁块摆至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枋保√榈乃俣任獀,由机械能守恒得
很显然,这种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数学要求较高,部分同学可能求不出此类函数的极值,当然该函数的极值也可以用物理方法求解.但需要注意的是本题并没有要求求极值,只要求对该物理量的变化作出定性判断,我们用这种求极值的方法判断功率变化,显然费时耗力,甚至容易产生错误.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能否用简洁的方法,快速判断重力的功率是否存在极值.
记忆触发器1本题重力对小铁块做功的功率是瞬时功率,P=mgvcos瑁 随着下摆角度的增加,v
增大,另一个变量减小时,一般会存在极值.因此本题的记忆触发器可记为:一增一减有极值.
记忆触发器2既然讨论重力对小铁块做功功率如何变化,那么此处功率必定指瞬时功率.在初始位置,由于速度为零,则功率为零;在最低点,尽管速度不为零,但速度与重力方向垂直,功率仍为零.所以在摆动过程中,功率先变大后变小.因此记忆触发器可记为:从零变化再到零,中间必然有最大值.下面根据这种触发器,我们再来思考两个问题.
问题1质量均为M,相距2L的两质点A、B,在它们的连线中点上放一质量为m的质点C,当质点C沿连线垂直平分线方向移动时,质点C受到A、B的万有引力的合力将如何变化?
问题2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A、B相距2d,带电量均为+Q,在两点电荷连线中点的中垂线上,从中点到无穷远处电场强度将如何变化?
评析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结论都是先变大后变小.由对称性可知,连线中点处的万有引力和电场强度为零;当r∞时,根据万有引力和电场强度公式可知,无穷远处的万有引力和电场强度也为零,根据触发器“从零变化再到零,中间必然有最大值”,就可以很快地判断出该类问题的正确答案.
记忆触发器仅仅是一种帮助人们记忆的方法手段,但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学习,不能只靠方法记忆,而应在全面理解,正确掌握的基础上,借助“触发器”帮助记忆.这样的记忆,才会更准确深刻,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物理学中的“记忆触发器”肯定不只是上面的三种类型,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供同行参考,激发大家对此类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